 |
科技大展百家爭鳴 COMPUTEX期能一統全球生態系 (2016.05.11) 看好亞洲市場的爆發力,全球重量級資通訊大展近來爭先恐後地進軍亞洲市場,位居地主優勢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36年來掌控全球科技業價值鏈的樞紐角色,伴隨台灣走過PC風雲年代蛻變至今日物聯網與創新風潮的領頭羊 |
 |
科思創成功試製聚氨酯風機渦輪葉片 (2016.05.11) 當風機葉片更輕更長時,意味著更高的發電效率,與更低的發電成本,也是全球風電行業的趨勢。科思創(Covestro)公司日前在2016中國國際風電複合材料高峰論壇,分享全球第一支長達37.5米,重約6噸的1.5MW新型高性能聚氨酯樹脂體系風機葉片的成功試驗結果 |
 |
[COMPUTEX]多國新創團隊群聚InnoVEX 打造跨國跨業交流平台 (2016.05.09) 資通訊科技不斷進步,消費型態持續改變,開發新商機,新創企業成為市場主流。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主辦單位之一的台北市電腦公會(Taipei Computer Association,TCA)表示 |
 |
資策會攜手創客團隊 Maker Faire大顯創意科學 (2016.05.09) Maker界年度最大盛事-Maker Faire Taipei在5月7日-8日舉辦,以創客教育做為訴求主題,吸引人潮進場。投入創新應用發展、創業輔導多年的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創研所) |
 |
[COMPUTEX] InnoVEX新創團隊展區 發現「美麗之島 創業天堂」 (2016.05.05) 為推廣台灣創新創業的國際能見度,國家發展委員會與時代基金會Garage+,共同籌辦 Startup Global Program,廣邀國際創業團隊來台;入選團隊可獲得機票、住宿、COMPUTEX參展、企業商機洽談行程及資金媒合等機會 |
 |
Robustel路由器結合Exosite雲端平台 強化工業物聯網智慧連結 (2016.05.03) 工業物聯網路由器與硬體解決方案商–Robustel (魯邦通)攜手物聯網雲端平台開發商–Exosite(美商遠景科技)整合為高性能的工業級物聯網應用方案,共同為物聯網產業提供端到端的整體性解決方案,滿足工業物聯網多樣化需求 |
 |
ST雷射測距啟發智慧想像 (2016.04.13) 雷射問世時間相當久,技術已相當成熟,應用也極為廣泛,近年來IC大廠ST(意法半導體)將其應用於距離量測,其快速精準的特色,開啟了許多智慧應用想像,ST技術行銷經理張程怡指出,ST的這款FlightSense目前已多有應用 |
 |
MOXA四零四科技全力發展工業物聯網 (2016.04.08) 工業網通與自動化系統技術廠商MOXA:四零四科技宣布在工業物聯網(Industrial Internet of Technology, IIoT)的全力投入與策略,以持續創新優化的技術與系統開發能力,結合各應用開發商 |
 |
NEC勾勒安全智慧城市願景 (2016.03.29) 城市與資訊科技的共生,在這幾年開始加速升溫,尤其在物聯網概念興起後,智慧城市發展越來越快,在「2016智慧城市展」中,全球IT大廠NEC以安全為核心概念,展出一系列產品 |
 |
ADI收購SNAP Sensor強化物聯網感測器陣容 (2016.03.18) 亞德諾半導體(ADI)收購SNAP Sensor SA;這是一家總部設在瑞士的私人公司,專精於高度創新的視覺感測技術。此次收購將進一步提升ADI在感測和信號處理領域的地位,並打造出一款平台等級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像是ADI獲獎的Blackfin低功率影像平台(BLiP) |
 |
施耐德創新科技 「Life Is On」翻轉生活風貌 (2016.03.15) 施耐德電機正式啟動全新品牌策略「Life Is On」,以全新面貌於台灣市場展現其能效管理專長優勢。隨著數位化、工業化、及都市化等趨勢迅速發展,2020年全球將有2120億個裝置互相連結 |
 |
SEMI半導體智慧製造國際論壇 探索工業4.0生產流程再進化 (2016.03.10) 智慧工廠與工業4.0的概念,已成為近年台灣科技產業的重要議題,如何有效地引進各類製造業之生產流程,將成為下一步的挑戰。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與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為協助台灣產業走向智慧工廠 |
 |
工業4.0平台與工業網路聯盟達成合作意向 (2016.03.04) 工業4.0平台(Plattform Industrie 4.0)和工業網路聯盟(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 IIC)的代表在瑞士蘇黎世會面,共同探討雙方分別推出架構的潛在一致性,即工業4.0參考架構模型(RAMI4.0)和工業網路參考架構(IIRA)的一致性 |
 |
台灣產業轉型 西門子籲低碳機不可失 (2016.03.03) 巴黎協議宣示低碳經濟的來臨,在此協議前,西門子(Siemens AG)總部已宣布將於2030年實現零碳排放的願景,致力成為全球首家「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的工業公司,並藉此表明減少碳排放不僅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重要的商業計劃,還能帶來豐厚的回報 |
 |
Maxim 隔離式RS-485收發器有效簡化設計實現可靠通訊 (2016.03.01) Maxim Integrated推出MAX14853/MAX14855和MAX14943/MAX14949系列高整合RS-485收發器,幫助工業自動化設計人員簡化設計、實現高效率和可靠通訊。工業自動化開發人員需要靈活的高效率方案 |
 |
達梭系統攜手DCNS採用3DEXPERIENCE平台開發新一代海軍防衛方案 (2016.02.17) 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emes)與法國海軍防衛解決方案供應商DCNS日前宣佈,DCNS已選擇3DEXPERIENCE平台來開創海軍防衛解決方案的設計、工程、建造和生命週期服務的新時代。
DCNS將運用3DEXPERIENCE平台管理其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包括新一代潛艇、巡防艦、巡邏艦艇、航空母艦以及兩棲船塢運輸艦(landing platform docks;LPD)等 |
 |
工業機器人Give you a hand (2016.01.27) 相對於消費性產品,機械業的技術變動速度向來緩慢,不過進入21世紀後,年產業環境變化快速,連動影響機械產業,尤其是人力成本日漸高昂,且中國企業快速崛起,以往仰賴低廉人力的台灣產業競爭力逐漸流失 |
 |
從軟體面建構智慧工廠 (2016.01.27) 要談未來工廠,軟體是不可忽視的要點,就技術面來看,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態勢下,廠商彼此間的硬體技術水準已相去不遠,因此幾乎所有廠商都認為,未來的製造系統市場 |
 |
未來工廠的智慧製造架構 (2016.01.27) 未來工廠講究智慧化,透過智慧化,工廠中所有的製造設備將可完全整合,進一步提昇系統效益,智慧製造根基於自動化技術,過去自動化設備在製造業的效益,主要是取代人體不足之處(例如更精細的視覺檢測)與高昂的人力成本 |
 |
北科大與國家儀器攜手培育工業 4.0 新型產業人才 (2016.01.07) 傳統製造業已面臨轉型的今日,工業4.0 智慧製造已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孕育下一代產業人才的校園,首當要務為培育具備動手實作能力、能建構智慧系統的創意新型產業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