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澳洲量子科技突破:微创手术精准侦测肠胃道癌细胞 (2025.04.08) 澳洲南澳大学(UniSA)的研究人员开发一款前所未有的腹腔镜探头,这项技术将使外科医生能够精确绘制肿瘤的扩散范围,有??显着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与生活品质。
这款新型探头将与Ferronova的氧化铁奈米粒子配方(FerroTrace)协同运作,在手术过程中更有效地侦测癌性淋巴结,从而减少传统手术中大范围组织切除的需求 |
 |
Nordic技术为智慧眼镜实现自动对焦功能,改善近视和远视问题 (2025.03.18) 日本科技公司ViXion Inc发布了一款智慧眼镜解决方案,可为患上近视和远视等视力问题的使用者提供免手动的自动对焦调节,同时维持普通眼镜的轻量设计。ViXion01S是专为解决包括老花眼 (远视) 和近视 (短视) 在内的各种视力问题而设计的眼镜 |
 |
休士顿大学研发3D X光技术 精准医疗影像获突破 (2025.02.26) 美国休士顿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一种 3D X光的新技术,有??彻底改变医疗影像,为传统诊断方法提供更快、更精确且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
多年来,医生一直依赖传统的 2D X 光来诊断常见的骨折,但微小的断裂或软组织损伤(如癌症)往往无法被侦测到 |
 |
人工智慧将颠覆物联网 (2025.02.24) 在物联网融入人工智慧可以极大地提升能力和灵活性,不过,首先需要克服重大的工程技术挑战。 |
 |
人形机器人方兴未艾 跨域合作与技术创新是发展关键 (2025.02.24) 人形机器人(Humanoid Robot)技术正迅速发展,全球各国企业和研究机构积极投入,推动此领域的创新与应用。
根据研究指出,中、美、日、韩、德国等国家长期位居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前列,预计2025年将持续执行总计超过130亿美元的相关计画 |
 |
意法半导体升级版感测器开发板 强化 ST MEMS Studio 即??即用体验 (2025.02.18) 服务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之全球半导体领导厂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推出新一代感测器评估板 STEVAL-MKI109D,让搭载 MEMS 感测器的情境感知应用开发更快速、更强大且更具弹性 |
 |
超微型化仿生触觉电子元件促进智慧皮肤更敏锐 (2025.01.21) 让未来机器人在接触时产生类似人类的敏锐反应机制找到了! 由国立中兴大学生医工程所林淑萍教授与物理所林彦甫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以二维材料为基础加以模仿人类触觉机械受器的人工装置,被称为人工默克尔盘(Artificial Merkel Discs) |
 |
机器人LLM市场2028年估破千亿美元 NVIDIA Cosmos平台成主流 (2025.01.09) 基於现今人型机器人迈向高度系统整合,并有??从工业场景走进居家生活,前端的AI模型训练将更为关键,以满足更多後端的理解、互动需求。依TrendForce预估,包含AI训练、AIGC解决方案在内的全球机器人大语言模型(LLM)市场,有??於2028年超越1,000亿美元,2025~2028年复合成长率将达48.2% |
 |
CES 2025:日本新创推出「猫舌头」机器人 帮你吹凉热饮 (2025.01.07) CES 2025正在美国火热进行中,而来自日本东京的机器人新创公司 Yukai Engineering,发表了一款名为 Nekojita FuFu 的便携式迷你机器人,可以透过「吹气」帮使用者快速冷却热食和饮品 |
 |
意法半导体推出 STM32WL33 低功耗长距离无线微控制器及专属生态系扩充方案 (2025.01.03) 服务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之全球半导体领导厂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正式推出 STM32WL33 无线微控制器(MCU)。这款 MCU 整合最新一代 Sub-G Hz 长距离无线电、Arm® Cortex®-M0+ 核心,以及专为智慧电表设计的周边功能与节能技术 |
 |
首款新型TPSMB非对称TVS二极体为汽车SiC MOSFET 提供卓越的栅极驱动器保护 (2024.12.31) Littelfuse今日宣布推出TPSMB非对称TVS二极体系列,这是首款上市的非对称瞬态电压抑制(TVS)二极体,专门用於保护汽车应用中的碳化矽(SiC)MOSFET闸极驱动器。 这项创新产品满足下一代电动车(EV) 系统对可靠过压保护日益增长的需求,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单元件解决方案,取代了传统用於栅极驱动器保护的多个齐纳二极管或TVS 元件 |
 |
MIPS:RISC-V架构具备开放性与灵活性 满足汽车ADAS运算高度需求 (2024.11.22) 随着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对高效能运算需求激增,促使 MIPS 积极投入 RISC-V 架构的开发。MIPS 执行长 Sameer Wasson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MIPS 选择 RISC-V 作为核心架构,正是基於其开放性及灵活性 |
 |
CAD/CAM软体无缝加值协作 (2024.11.05) 相较於传统独立CAM软体之外,如今大多数CAD设计软体品牌旗下不外??都有CAM软体商深度整合,也因此让後者有机会能透过CAD based或CAM产生程式语言,直接与工业机器人对话,进而提高操控灵活性 |
 |
掌握多轴机器人技术:逐步指南 (2024.10.24) 本文叙述透过配置AMD Kria KR260机器人入门套件控制Trossen Robotics ReactorX 150机器手臂运行,以及说明处理非常复杂的伺服系统和机器人应用时,所需要进行大量处理来规划和解决机器人运动 |
 |
让IoT感测器节点应用更省电 (2024.10.24) 本文比较在船舶模式或睡眠模式下,使用负载开关、RTC和外部按钮控制器的传统解决方案,与使用整合解决方案改进方案的特性,探讨如何在物联网(IoT)感测器节点应用中更好地实现节能 |
 |
英飞凌HybridPACK Drive G2 Fusion结合矽和碳化矽至电动汽车先进电源模组 (2024.10.16) 英飞凌科技推出HybridPACK Drive G2 Fusion,为电动汽车领域的牵引逆变器确立新的电源模组标准。HybridPACK Drive G2 Fusion是首款结合英飞凌矽(Si)和碳化矽(SiC)技术,可随??即用的电源模组 |
 |
柏斯托高效能浸没式冷却液 满足资料中心永续发展需求 (2024.10.14)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化工集团(PCG)全资子公司柏斯托(Perstorp),正式推出适用於资料中心浸没式冷却的高效能冷却液Synmerse DC。Synmerse DC不仅拥有高导热、低黏度、高闪点的平衡特性 |
 |
以低轨卫星实现定位导航应用 是现实还是炒作? (2024.10.14) 近年来,利用低轨道星系建构的卫星通讯网路正快速普及。
这些通讯系统被当成是地面蜂巢式网路的延伸,其中一些具备PNT功能。
为了解析LEO系统的优缺点,近来全球也针对此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 |
 |
探讨用於工业马达控制的CANopen 协定 (2024.09.29) CANopen具备易於整合和高度可设定性,还提供高效率且可靠的即时资料交换机制,本文将从低功耗马达控制应用的层面切入深入探讨CANopen。 |
 |
日立轨道公司采用NVIDIA技术推进即时铁路分析 (2024.09.24) 日立轨道公司(Hitachi Rail)是一家驱动全球五十馀国的铁路系统的全球运输公司,该公司正将 NVIDIA 的 AI 技术整合至其技术中,以降低铁路公司的保养成本、缩短列车空转时间,以及为乘客提高运输的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