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清華奪冠 全能機器人成功挑戰未來產線MVP (2025.03.16) 國研院儀科中心協同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台灣分會舉辦「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學生競賽(SPDC),於今(15)日齊聚清華大學進行「機器人挑戰未來產線全能MVP 」產線機器人挑揀分類競速賽,由清華大學「DIT-Bounty Robot」團隊拔得頭籌 |
 |
產學合作推動數位健康落地 海大、北醫大與陽明海運三方攜手 (2025.02.25) 航運產業具有高度的專業性、未來性及永續產業價值,培育海事人才、鼓勵上船意願從精準醫療照顧開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臺北醫學大學與陽明海運近日簽署「數位健康照護計畫」產學合作意向書 |
 |
智慧局公布百大專利排名 國內外發明人專利申請及發證數創新高 (2025.02.18) 迎合近年來人工智慧(AI)產業化浪潮,正加劇資通訊科技產業競爭,台灣也因位居半導體製造重鎮,吸引國內外大廠積極申請發明專利布局!根據智慧局最新公布2024年專利申請及公告發證統計排序 |
 |
陽明交大創新技術優勢 讓AI更聰明、更省電 (2025.02.12) 神經形態計算為一種電腦模仿人腦運作的技術,這項技術可應用於自動駕駛或醫療系統診斷等。神經形態計算大幅拓展AI在生活中的應用場景,讓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與安全 |
 |
迎戰CES 2025新創國家隊成軍 國科會TTA領科研新創赴美 (2024.12.20) 迎戰全球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5,國科會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aiwan Tech Arena, TTA)於今(20)日宣佈將率72家入選新創團隊赴美,將在明年1月舉行的CES展會上,大秀台灣新創科技實力 |
 |
製藥產業推動製程連續升級 加速創新研發高值藥品 (2024.12.13) 因應近年來高齡化及全球氣候變遷趨勢,現行醫藥品耗時的批次製造遭逢挑戰。在國際醫藥法規協和會(簡稱ICH),建立連續製造技術及製程品質管控指導方針後,美國、歐盟和日本均積極投入連續、低碳與智慧化產線開發,因此推動台灣醫藥製程升級,降低能源消耗,接軌國際爭取市場商機,已勢在必行 |
 |
2025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展科研實力 台灣20篇論文入選再創新高 (2024.11.26) 一年一度的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ISSCC)將於2025年2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被譽為晶片設計領域的奧林匹克大會,每年都展現出產學界創新的科研實力,台灣此次入選2025 ISSCC共計20篇論文 |
 |
筑波舉辦化合物半導體與矽光子技術研討會 引領智慧製造未來 (2024.11.15) 筑波科技(ACE Solution)攜手美商泰瑞達(Teradyne)近日舉辦年度壓軸「化合物半導體與矽光子技術研討會」。本次活動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中原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共同主辦,打造產官學交流平台 |
 |
逢甲大學科研火箭再次升空 全型火箭試射成功 (2024.11.11) 逢甲大學第二支科研火箭升空!今(11)日06時01分於屏東旭海的國科會「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逢甲大學成功發射該校第二支單節混合式小型科研火箭「SHSR-Aero2」,火箭平均推力1250N(牛頓),燃燒12秒,總衝約15000 Ns(牛頓秒),總飛行時間約75秒,高度6.4公里,符合測試目標 |
 |
資策會發表2025十大AI關鍵技術趨勢 助企業導入生成式AI應用 (2024.11.07) 在科技管理領域中,技術預測是重要環節之一。為協助企業善用AI技術提升產業競爭優勢,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簡稱軟體院)於今(7)日舉辦2024 STI TECH DAY,並首次發表「2025十大AI關鍵技術與趨勢」 |
 |
臺歐攜手 布拉格論劍 晶片創新技術論壇聚焦前瞻發展 (2024.10.31) 為促進臺歐半導體技術合作,並因應全球半導體技術快速發展趨勢,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國研院半導體中心)於10月29日至31日,與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及歐洲IC實作中心(Europractice)於捷克布拉格共同舉辦「臺歐晶片創新技術論壇」 |
 |
台灣領航A-SSCC將邁向20年 台灣區獲選論文搶先發表 (2024.10.30) 全球半導體產能和關鍵材料供應有近八成集中在亞洲,使得亞洲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佔據主導地位,而IEEE亞洲固態電路研討會(Asian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A-SSCC)是亞洲IC設計領域學術發表的最高指標 |
 |
國科會專案研發 MIMO 4D感測技術 實現通感算融合 (2024.10.24) 中山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及國研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國科會「下世代通訊系統關鍵技術研發專案」的支持下,成功研發了多輸入多輸出(MIMO) 4D感測技術,可望提升生活便利性與安全性,促進健康照護發展 |
 |
恩智浦再度攜手文曄科技參與「2024新竹X梅竹黑客松」競賽 (2024.10.21) 恩智浦半導體,再度攜手長期合作夥伴文曄科技,參與由新竹市政府與國立清華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合辦的「2024新竹X梅竹黑客松」,於10月19日至10月20日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復校區體育館跨夜舉辦,匯聚232位共54組來自全國大專院校橫跨多個校系的青年人才熱情參與 |
 |
2024台灣創博會即將登場 探索前瞻科技樣貌 (2024.10.09) 2024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簡稱創博會)」即將於10月17~19日於台北世貿一館登場。本展由經濟部、國科會、國防部、教育部、勞動部、衛福部、數位發展部、農業部、國發會、環境部及中央研究院等11個政府機關聯合主辦 |
 |
[SEMICON] 臺日攜手合作為半導體產業打造韌性生態系 (2024.09.04) 為了推動臺日在半導體領域的戰略合作關係與技術創新,促進整體供應鏈的穩定發展,工研院攜手日本九州半導體數位創新協會(SIIQ)舉辦「2024 臺日半導體設備技術研討會」,以「半導體設備技術」為主軸,兩者合作強化半導體產業鏈韌性,進而提升雙邊在全球市場中的產業競爭力 |
 |
第十六屆上銀智慧機器手實作競賽揭曉 激發學子發揮創意 (2024.08.26) 第十六屆『上銀智慧機器手實作競賽』於8月21~24日在南港展覽館舉行,大專院校「應用組與撞球組」報名共27隊127人次,經激烈的複賽與決賽後得獎隊伍12組65人次;技職組「智慧堆疊與智動創造」報名共76隊391人次參賽,經激烈的複賽與決賽後得獎隊伍17組90人次 |
 |
xMEMS發表毫米級全矽主動散熱晶片 支援AI世代行動裝置創新 (2024.08.21) xMEMS Labs(知微電子)於今(21)日宣布發表其最新革命性產品xMEMS XMC-2400 μCooling,則強調為有史以來首件微型氣冷式全矽主動散熱晶片,相當適用於整合超便攜裝置(ultramobile device)與下一代人工智慧(AI)解決方案 |
 |
ADI攜手安馳舉辦電子訊號量測競賽 扎根培育新一代電子工程人才 (2024.08.06) 為積極促進電子學理論與實務的學習交流成效,Analog Devices, Inc.(ADI)與代理商安馳科技(Macnica Anstek Inc.),攜手校園通路輔宏(iStuNet),以及亞洲矽谷學院(ASVDA COLLEGE)、國際工程與科技學會中華民國分會(IET)等國內外學術單位 |
 |
和碩推動國產5G低軌衛星貨輪應用 5G專網前進海事場域 (2024.06.17) 新世代通訊為近年全球產業發展關鍵的硬實力,透過彈性擴充的通訊設備和穩定不中斷的網路服務,強化在收訊受限場域的通訊韌性。和碩聯合科技展示台灣第一艘 5G 低軌衛星貨輪應用,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指導,打造國產 5G O-RAN 專網系統結合低軌衛星通訊,落實在陽明海運的海事應用,擴大通訊場域及技術運用的無限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