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电动车、5G、新能源:宽能隙元件大显身手 (2025.02.10) 随着运算需求不断地提高,新兴能源也同步崛起,传统矽基半导体材料逐渐逼近其物理极限,而宽能隙半导体材料以其优越的性能,渐渐走入主流的电子系统设计之中。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高功率元件加速驱动电气化未来:产业趋势与挑战 (2025.02.10) 高功率元件将成为实现全球电气化未来的重要推动力。
产业需共同应对供应链挑战、降低成本并提升技术创新速度。
最终助力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全球能源管理体系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中研院突破高效太阳能技术研究 提升次世代电池效率逾3成 (2025.01.20) 为了克服现今太阳能发电场域增加不易,由中央研究院携手国内顶尖学者组成下世代太阳能电池研发团队,整合来自成功大学、清华大学、明志科技大学等高效太阳能光电技术的研究专长,於今(20)日宣称以2年时间成功开发出光━电转换效率超过31%的下世代(叠层式钙??矿/矽基)太阳能电池元件,成为化解此困境的核心策略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LG Display推出全球首款可伸缩萤幕 (2024.12.23) LG Display日前於首尔LG科学园区发表全球首款可伸缩萤幕,将显示技术推向崭新境界。这款突破性创新产品可延伸至原始尺寸的1.5倍,实现前所未有的显示灵活性。
这款12寸萤幕采用矽基板和微型LED光源,可延伸至18寸,同时保持高清画质(100ppi)和完整的RGB色彩表现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imec推出无铅量子点短波红外线感测器 为自驾和医疗带来全新气象 (2024.12.17) 於本周举行的2024年IEEE国际电子会议(IEDM)上,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携手其比利时Q-COMIRSE研究计画的合作夥伴,展示第一款包含砷化??(InAs)量子点光电二极体的短波红外线影像(SWIR)感测器原型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超高亮度Micro-LED突破绿光瓶颈 开启显示技术新纪元 (2024.12.15) 根据《nature》期刊,氮化??Micro-LED阵列亮度突破10?尼特,实现高达1080×780像素的高密度微型显示器。这一突破克服了晶圆级高质量磊晶生长、侧壁钝化、高效光子提取和精巧的键合技术等长期挑战,为AR/VR设备、可穿戴设备和下一代消费电子产品带来巨大优势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碳化矽市场持续升温 SiC JFET技术成为关键推动力 (2024.12.11) 随着全球对高效能源与高性能技术需求的增加,碳化矽(SiC)市场正迎来快速增长。碳化矽材料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高击穿电压与高功率密度性能,成为许多高效能应用的首选,涵盖电动车、再生能源系统以及资料中心等领域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侠发表全新记忆体技术OCTRAM 实现超低功率耗 (2024.12.10) 记忆体商??侠株式会社(Kioxia Corporation),今日宣布开发出全新记忆体技术OCTRAM (Oxide-Semiconductor Channel Transistor DRAM),这是一种新型 4F2 DRAM,采用具备高导通电流和超低截止电流的氧化物半导体电晶体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力攻美国电池市场 Solidion携手台湾基隹太阳能材料 (2024.11.26) 电池材料供应商 Solidion Technology, Inc. (NASDAQ: STI) 欣然宣布与台湾材料制造商基隹太阳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策略性谅解备忘录 (MOU)。此次合作夥伴关系是加速美国创新氧化矽 (SiOx) 负极材料生产,并在北美确保稳健的锂电池材料供应链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SiC MOSFET:意法半导体克服产业挑战的颠覆性技术 (2024.11.11) 意法半导体中国及APeC车用SiC产品部门经理Gaetano Pignataro分享了他对碳化矽(SiC)市场的观点、行业面临的挑战以及ST应对不断增长需求的策略。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诌:绿色回收与半导体科技的新未来 (2024.10.24) 诌的环保回收值得关注,特别是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诌,提高回收率并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负荷。此外,诌近来在半导体先进制程中扮演要角,无疑也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推进的方向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英飞凌HybridPACK Drive G2 Fusion结合矽和碳化矽至电动汽车先进电源模组 (2024.10.16) 英飞凌科技推出HybridPACK Drive G2 Fusion,为电动汽车领域的牵引逆变器确立新的电源模组标准。HybridPACK Drive G2 Fusion是首款结合英飞凌矽(Si)和碳化矽(SiC)技术,可随??即用的电源模组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ASM双腔体碳化矽磊晶平台 满足先进碳化矽功率元件领域需求 (2024.10.07) ASM 发布了全新PE2O8碳化矽磊晶系统。这款双腔体碳化矽(SiC)磊晶 (Epi)平台旨在满足先进碳化矽功率元件领域的需求,具备低缺陷率、高制程稳定性,成为业界标竿。PE2O8具备更高的产量和较低的拥有成本,促进了碳化矽元件的更广泛应用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先进封测技术带动新一代半导体自动化设备 (2024.09.27) 因应近年来人工智慧热潮推波助澜下,科技巨头无不广设资料中心,备妥「算力军火库」。因此带动庞大AI先进制程晶片需求,却也造就台湾半导体代工产业链产能缺囗,分别投入矽光子等先进封装制程布新局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imec矽基量子位元创下最低电荷杂讯 成功导入12寸CMOS制程 (2024.08.04) 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展示高品质的12寸晶圆矽基量子点自旋量子加工技术,元件在1Hz频率下的平均电荷杂讯为0.6μeV/OHz,且数值达到统计显着性。就杂讯表现而言,这些数值是目前在12寸晶圆相容制程中所取得的最低杂讯值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开启HVAC高效、静音、节能的新时代 (2024.08.01) 文:本次要介绍的产品,是来自德州仪器(TI)一款业界首创的650V三相智慧功率模组(Intelligent Power Module;IPM)━「DRV7308」,适用於250W马达驱动器应用。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经部A+企业创新研发淬炼 创造半导体及电动车应用产值逾25亿元 (2024.07.22) 基於半导体及电动车对先进制造领域技术的强烈需求,经济部产业技术司近日召开今年度第五次「A+企业创新研发淬链计画」决审会议,并陆续通过东联化学「利用二氧化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解析锂电池负极材料新创公司:席拉奈米科技 (2024.07.15) 席拉奈米科技公司(Sila Nanotechnologies)是一家位於美国加州的企业,专注於开发和制造先进的锂电池技术。该公司的目标是通过利用奈米技术和材料科学来改进锂电池的性能,使其更安全、更持久、更高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安森美完成收购SWIR Vision Systems 强化智慧感知产品组合 (2024.07.04) 安森美(onsemi)完成对SWIR Vision SystemsR的收购。SWIR Vision Systems是基於胶体量子点(CQD)短波红外(SWIR)技术的供应商,该技术扩展了可探测光的光谱范围,可以透视物体并捕捉以前不可能捕捉到的影像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高速运算平台记忆体争霸 (2024.07.02) 各类AI应用的市场需求庞大,各种记忆体的竞争也异常的激烈,不断地开发更新产品,降低成本,企图向上向下扩大应用,只有随时保持容量、速度与可靠度的优势才是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