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VG携手工研院扩大先进异质整合制程开发 迈向供应链在地化 (2022.08.31) 微机电系统(MEMS)、奈米科技与半导体市场的晶圆接合暨微影技术设备之领导厂商EV Group(EVG),今日宣布携手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扩大先进异质整合制程的开发 |
 |
工业储存技术再进化! (2022.08.26) 近年来,半导体先进制程微缩趋势带动下,加上AI人工智慧、5G与AIoT等科技加速推进,3C设备、智慧家电、智慧汽车、智慧城市到国防航太等领域都可以应用大量晶片记录海量数据 |
 |
工研院突破多机控制器技术 智慧制造研发衍生新创 (2022.08.24) 於「2022台湾机器人与智慧自动化展」法人科专主题馆展出12项先进制程及整合服务,在智慧制造、人机共工等技术发展趋势的旺盛能量
根据日本市调机构富士经济(Fuji Keizai)指出,2025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成长2.5倍,达到267亿美元 |
 |
电力产业前景无穷 工研院号召产学研为国育才 (2022.08.11) 因应全球戮力实现净零排放趋势,带动新能源产业欣欣向荣、企业对相关人才需求也逐步增长,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预估,2030年全球将新增2,400万个绿领工作机会;台湾随着能源转型、电业自由化所带来的新兴商机,企业同样急需人才投入 |
 |
工研院为电力产业育才 助台湾实现净零永续 (2022.08.10) 因应全球戮力实现净零排放趋势,带动新兴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企业对相关人才需求也逐步递增。工研院也号召台湾产学研专家培育本土电力菁英,於今(10)日举办「电网人才发展联盟奖学金颁奖典礼暨人才趋势讲座」 |
 |
企业见学节能减碳策略方案 加速产业转型发展 (2022.08.08) 2050净零排放已逐步落实到企业永续,根据2021台湾企业气候行动调查报告,年营收50亿以下的企业,只有少数的业者已展开碳盘查,显示全球净零排放浪潮对中小企业是极大的挑战 |
 |
工研院携手打造化合物半导体聚落 超前部署电动车供应链 (2022.08.08) 看好全球进入电动车时代,化合物半导体成为下世代科技产业的新战场,工研院今(8)日携手台南市政府举办「产业汇聚向南行化合物半导体应用产业商机论坛」,邀请产官研代表聚焦讨论化合物半导体的产业趋势,分享相关技术与应用发展 |
 |
产研跨域合作打造智慧科技共生社区 抢攻数位健康??场 (2022.08.05) 根据市场研调机构Global Market Insights公司推估,2020年全球数位健康??场规模为1,418亿美元,2027预计成长至4,268亿美元,年平均复合成长率达17.4%。为了协助健康照护产业趋於智慧化,在超高龄社会来临前,催生出跨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抢攻全球数位健康市场商机 |
 |
工研院与创奕能源携手合作智慧运输 自主研发导入国产电动巴士应用首例 (2022.08.03) 根据Markets&Markets调查显示,全球电动巴士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11万2千多辆成长到2027年的67万1千多辆,年均复合成长率近43.1%,而政府积极布局智慧电动巴士,目标2030年达到1.17万辆市区公车全面电动化 |
 |
工研院跨域整合生医产业 抢攻精准健康新商机 (2022.07.28) 因应精准健康需求,经济部技术处以科技专案支持工研院积极研发新药与智慧医电,在今(28)日开幕的「2022 BIO ASIA-Taiwan亚洲生技大会」展出6大亮点技术,包含:毒杀癌细胞的效果提升数倍以上的抗癌新药;只需30mins即能生产出细胞组织层片 |
 |
全台首座小间距微型LED电影级XR虚拟影棚正式启用 (2022.07.25) 工研院携手「米斯全媒体影棚」、「聚积科技」,今(25)日宣布,推出全台首座,采用小间距微型LED曲面背景屏的「电影级XR虚拟影棚」。这座虚拟摄影棚最大特点在於内部建置间距1.875mm的小间距LED巨型背景屏,以具备1200~1500 nits 以上亮度,能快速置换虚拟场景,提升视觉细致度与现场拍摄效率 |
 |
深度探究AI治理 工研院2022可信任AI研讨会即将登场 (2022.07.20) 在日常生活中可见到AI人工智慧逐渐深入应用的轨迹,这也让人思虑要如何确保AI的可信任性,或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等,如今「AI治理」已成为全球民主国家、国际组织等高度重视的议题 |
 |
燃料电池与无人机整合 加速促成长航时无人机产业链 (2022.07.19) 根据美国Grand View Research研究指出,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到2025 年将达到1292.3亿美元,市场需求相当可观。无人机快速发展的趋势,让电力系统获得突破性进展!工研院投入燃料电池与无人机的整合,燃料电池无人机已成功完成一系列跨海及高山救援验证,并创下双轴旋翼机酬载10公斤飞行126分钟等多项优异长航时纪录 |
 |
掌握5G O-RAN关键智能管控 完整5G专网生态系 (2022.07.19) 有别於4G时代,5G时代网路设备与设计走向开放架构。为补足台湾在专网管理的缺囗,工研院日前研发出「5G O-RAN专网解决方案」,完整5G白牌专网系统生态系,更协助八家厂商,包括和硕、明泰、仁宝等大厂导入专网解决方案升级转型;此外工研院也扶植新创公司成立,建立自主且完整的专网管理技术 |
 |
「2022移动式卫星通讯国际供应链结线上论坛」即将登场 (2022.07.18) 根据调研机构Trend Force预估,至2023年全球卫星产业产值可达3,083亿美元,年成长为4.5%。移动式通讯(Communication-On-The-Move;COTM)将成为低轨卫星的关键应用服务,有助於推动车联网、智慧物流、智慧交通等产业发展 |
 |
创新视讯快筛数位认证 为旅游防疫安全把关 (2022.07.14) 随着疫情逐步趋缓,出外旅游的人潮逐渐增加,如何能够安心出游及降低染疫风险是旅游的重要考量,为观光防疫健康把关,工研院自主开发「COVID-19线上视讯快筛数位认证服务」的创新平台,透过安排受测者线上与第三方专业训练人员视讯采检,再依据筛检结果提供数位认证证书,以此协助民众迅速即时取得快筛证明 |
 |
工研院净零技术成果助产业转型 迈向永续新未来 (2022.07.05) 全球净零碳排浪潮兴起,加上疫情冲击了生活面向和产业转型,工研院今(5)日举办49周年院厌,突破疫情与地域限制,以多元线上、线下虚实整合方式来串连北中南三地院区的同仁同乐,展现工研院创新思维、敏捷管理、开放沟通的企业文化DNA |
 |
工研菁英奖落五大关键领域科技 助力产业敏捷创新赢商机 (2022.06.28) 随着台湾逐步迈向与疫情共存的新常态,对经济发展与日常生活带来重大转变,台湾需提早布局,透过蓝海策略与敏捷应变,才能从中突围抢得先机。
工研院有奥斯卡奖美称的工研菁英奖 |
 |
工研院发表2050氢应用发展技术蓝图 携手产业共创氢能新经济 (2022.06.27) 净零排放浪潮席卷全球,被视为终极洁净能源的氢,也成各国积极追求的目标。工研院於今(27)日发表「台湾2050氢应用发展技术蓝图」,共邀请经济部主任秘书陈怡铃、 |
 |
前瞻磁性记忆体技术突破 工研院与产学界合作在VLSI发表研发成果 (2022.06.15) 随着人工智慧(AI)、5G与AIoT等科技加速发展,工研院累积深厚的前瞻记忆体研发能量,工研院在今(15)日宣布,除了与晶圆制造龙头台积电合作开发前瞻的自旋轨道扭矩磁性记忆体(Spin Orbit Torque 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SOT-MRAM)阵列晶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