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川普的一句話 了解為何全球產業忘不掉台積電 (2025.03.17) 「忘記台灣晶片吧!」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在媒體上的發言引發軒然大波。然而,全球科技產業鏈的真實圖景,卻與這番話形成強烈反差。從智慧手機、電動車到人工智慧超級電腦,台灣的半導體晶圓代工產能早已成為支撐數位時代的隱形支柱 |
 |
台達連續四年入選科睿唯安全球百大創新機構 智財佈局獲國際肯定 (2025.03.17) 台達12日宣布連續四年入選科睿唯安「全球百大創新機構(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創新成果備受國際專業評鑑肯定。台達高度重視研發創新,並以健全的智慧財產協助業務發展,近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均超過營收的8%,去年更達10% |
 |
英飛凌發表新款AI伺服器電源方案 聚焦能源效率與高密度技術 (2025.03.16) 英飛凌科技(Infineon)日前於台北舉行AI伺服器電源技術研討會,並正式發布其針對AI伺服器及資料中心解決方案的最新策略。英飛凌電源與感測系統事業部總裁Adam White強調,將以領先的電源技術,從電網到核心,全面驅動人工智慧的發展 |
 |
MIC剖析2025 MWC趨勢帶來產業新契機 (2025.03.12)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即將於3/14舉辦《MWC 2025展會重點觀測—智慧型手機x次世代行動通訊x新興AI應用》研討會,剖析從西班牙展場帶回的產業情報。整體而言,全球領導電信商與設備廠皆聚焦AI,並尋求行動通訊服務的新營收契機 |
 |
台灣電子資訊製造業擁抱AI轉型 80%導入企業面臨數據挑戰 (2025.03.11) 根據資策會MIC調查,臺灣電子資訊製造業正加速導入AI,目前已有28%業者實際應用AI技術,另有46%處於規劃階段。儘管大型企業在AI布局上仍領先中小型企業,但後者展現強勁追趕動能,預估2024至2026年中小企業AI預算年複合成長率達26%,反映產業對智慧轉型的積極態度 |
 |
台達電子公佈一百一十四年二月份營收 單月合併營收新台幣380.90億元 (2025.03.10)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今(10)日公佈114年2月份合併營業額為新台幣380.90億元,較113年同期合併營業額新台幣272.05億元成長40%,較上月份合併營業額新台幣373.86億元成長2%;114年1~2月份累積合併營業額為新台幣754.75億元,較113年同期累積合併營業額新台幣597.20億元成長26% |
 |
創建工具機生態系價值鏈 (2025.03.07) 為分散總體經濟受到關稅衝擊的風險,近來除了法人單位呼籲政府,應強化半導體、AI與傳統產業鏈結、擴散以提升競爭力。同時期許台灣工具機產業能積極開拓半導體、機器人等終端創新應用領域加乘效益,共同創造最大市場價值突圍 |
 |
高階工具機加值有道 (2025.03.06) 迎接川普2.0時代到來,雖然仍如外界預期以關稅作為談判的籌碼,但首先宣佈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徵關稅,還早於中國大陸,也讓正尋求China+1布局的工具機產業警醒,勢必要加速提高價值競爭力,也讓即將舉行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 2025)備受關注 |
 |
AI為下世代RAN的節流與開源扮演關鍵角色 (2025.03.06) AI-RAN聯盟成立的目標是以透過與各方建構生態系統,促進AI技術在行動電信行業深入發展。AI RAN的推進,接續著第一波AI技術在能耗與選址等面向的表現,將以更成熟的AI技術為行動通訊傳輸系統附加在頻譜利用率、網路延遲表現、傳輸安全、維運管理等面向精進 |
 |
川普將對外國晶片課25%關稅 台灣陷入供應鏈地位與讓步壓力兩難處境 (2025.02.27)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布,將對所有外國製造的晶片課徵約25%的關稅,這一決定引發了全球關注。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一環,面臨著保持全球供應鏈地位與讓步壓力的兩難處境 |
 |
DeepSeek加速推理級運算需求倍數成長 市場對AI晶片信心逐步恢復 (2025.02.27) 近期,輝達(NVIDIA)H20晶片在中國的訂單激增,這一現象主要歸因於DeepSeek AI模型在全球的爆紅。DeepSeek是一款低成本的人工智慧(AI)模型,自推出以來迅速引起廣泛關注,並在中國市場掀起了一股熱潮 |
 |
一粒沙,一個充滿希望的世界 (2025.02.21) 想像一個沒有手機、網路或行動通訊的世界。一片苦於飢荒的大陸。一種神秘又致命的病毒,不受控制地傳播。 |
 |
從2024年強勁復甦到2025年持續增長 AI加速驅動半導體發展 (2025.02.14) 2024年,全球半導體產業迎來了強勁的復甦與增長,主要受人工智慧(AI)技術需求激增的推動。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營收預計年增19%,達到6,210億美元,顯示出產業在經歷2023年的低迷後,重新站穩腳步並邁向新的高峰 |
 |
中華精測2024年第四季營收受惠於產業復甦力 (2025.02.11) 中華精測科技今(11)日董事會通過 2024 年第四季營運成果報告 ; 該季度營收、獲利同步改寫單季歷史新高,單季獲利季增 2倍、年增 17 倍,全年稅後每股盈餘 15.55 元。中華精測2024年第四季受惠於產業復甦,超高速運算 (HPC) 測試板及手機應用處理器 (AP) 探針卡訂單暢旺帶動,單季合併營收 12 |
 |
創建人本淨零永續商業模式 (2025.02.11) 經歷2018年美中、俄烏等各種戰火波及,雖讓曾在2011年起引領工業4.0浪潮的德國仍無法擺脫經濟衰退的困境。但全球卻也在疫情期間迎接數位轉型浪潮、2050年淨零排放願景後,形塑工業5.0趨勢,並可望因2023年Gen AI問世後加速實現 |
 |
台達電子公佈一百一十四年一月份營收 (2025.02.1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0日公佈114年1月份合併營業額為新台幣373.86億元,較113年同期合併營業額新台幣325.15億元成長15%,較上月份合併營業額新台幣387.39億元負成長3.5% |
 |
擷發科ASIC設計服務與AI軟體平台為提升營收關鍵 (2025.02.11) 擷發科技(MICROIP)宣布2025年1月營收達1千451萬元,較2024年同期成長229%。主要歸功於旗下兩大業務「ASIC設計服務」和「AI軟體服務平台」良好的營運規模放大,尤其受惠於通訊SOC陸續進入完工驗收階段,而隨著設計專案完成進度,相繼有NRE的收入認列,並且積極持續推展ASIC設計服務與AI軟體平台解決方案為貢獻營收月增、年增的關鍵 |
 |
布局協作機器人與無人機市場有成 實威年營收續增6.56% (2025.02.07) 即使2024年傳統產業景氣需求普遍不佳,但實威國際仍受惠於近年持續擴大布局,提供協作機器人與無人機市場所需3D設計軟硬體整合解決方案有成,最新公佈2024年營收約15.42億,較去年同期持續成長6.56% |
 |
意法半導體公布 2024 年第四季及全年財報 (2025.02.05) 服務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之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公布依美國通用會計準則(U.S. GAAP) 編製之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第四季財報 |
 |
德國經濟連2年衰退 大廠放眼AI與數位服務促成長 (2025.02.04) 回顧自2013年德國掀起的工業4.0浪潮,卻因為先後遭遇2018年美中貿易戰,促使全球供應鏈重組;以及2019~2021年的COVID-19疫情、供應鏈瓶頸,與俄烏戰火爆發,皆導致當地經濟陷入寒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