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美元指紋辨識模組 (2015.08.24) 3美元指紋辨識模組 |
 |
內嵌式觸控IC的比較分析 (2015.06.17) 內嵌式觸控IC的比較分析 |
 |
李祥宇:OGS未来可能被inCell全面取代 (2014.12.12) 触控产业在2015年,将会有怎样的发展新局?一场由CTIMES所举办的『inCell Touch谁领风骚』技术论坛,由触控专家,也是目前担任SuperC-Touch 总经理的李祥宇博士来分享对于触控产业的最新趋势观察,为即将来临的2015年触控新局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
 |
2014年台灣觸控專利排名 (2014.02.05) 2014年台灣觸控專利排名 |
 |
奈米银线vs.Metal Mesh 谁能替代ITO? (2013.12.04) 对比PC市场已开始呈现负成长,触控市场仍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持续成长,从去年热门的In-cell话题,到今年中大尺寸致力于提出低成本、功能又不差的方案,希望让笔电、AIO PC,甚至是数字广告牌都能具备触控功能 |
 |
台灣觸控專利申請比較表 (2013.08.20) 台灣觸控專利申請比較表 |
 |
敦泰科技內嵌式金屬網格觸控結構 Focaltech metal mesh in cell touch LCD (2013.08.13) 敦泰科技內嵌式金屬網格觸控結構 Focaltech metal mesh in cell touch LCD |
 |
大师开讲 - 掌握下世代电容式触控设计关键 (2013.07.03) 触控产业持续发烧!
去(2012)年全球触控面板市场的营收、出货量与产能都有超过40%的高度成长,在平板、手机、Touch NB和AIO PC的应用热潮下,预估今年的成长仍是势不可挡 |
 |
2013電容式觸控主流技術分析 (2013.03.01) 2013電容式觸控主流技術分析 |
 |
全平面光學玻璃觸控技術(inGlass Optical touch technology) (2013.02.19) 全平面光學玻璃觸控技術(inGlass Optical touch technology) |
 |
漫談觸控專利 (2013.01.02) 漫談觸控專利 |
 |
电容式触控技术的另类思考 (2012.12.10) 台湾在触控面板的生产技术领先是有目共睹的,
但自iPhone 5 传出将使用In Cell触控技术后,已出现危机。
触控业者必须掌握更关键的技术优势,才有机会存活下去。 |
 |
In Cell Touch VS OGS (2012.12.05) In Cell Touch VS OGS |
 |
宸鴻:觸控產業走向全貼合與單玻璃方案 (2012.11.07) 宸鴻:觸控產業走向全貼合與單玻璃方案 |
 |
歡迎LG加入Advance in cell touch先進內嵌式觸控技術的行列 (2012.09.18) 歡迎LG加入Advance in cell touch先進內嵌式觸控技術的行列 |
 |
电容式In-cell触控技术专利冲击分析 (2012.09.07) iPhone 5 使用In-cell touch 的触控技术,在良率上让生产的厂商吃足了苦头,连鸿海郭董最赞扬的SHARP都无法克服,量产一延再延。这件事引起的大家的注意,一场In-cell touch技术的再进化已经悄悄的展开,这种大魄力、大格局的创新改变,将面板与触控产业紧紧的绑在一起 |
 |
改朝换代的Advanced In-cell触控技术 (2012.09.07) 当大家把注意力聚焦在Apple In-cell touch的技术时,
千万不要忽视更可怕的挑战其实会来自三星,
一旦三星成功,台湾将有两兆以上的触控业者准备关门了! |
 |
当前In-cell Touch最大瓶颈:过热当机与噪声 (2012.09.04) 目前市场对触控技术的发展渐趋关注,APPLE、SONY以及Samsung皆已展开In-cell触控技术布局。针对触控技术目前的瓶颈,SuperC_Touch发明元素总经理李祥宇在CTIMES主办的《电容式In-cell触控技术专利冲击分析》技术讲座中点出:「目前触控技术最大的问题在于噪声!」他说明 |
 |
Apple's U.S. Patent No. 8,243,027 將先進內嵌式觸控專利一網打盡 (2012.08.24) Apple's U.S. Patent No. 8,243,027 將先進內嵌式觸控專利一網打盡 |
 |
[专栏]电容式触控技术的另类思考(上) (2012.08.16) 在笔者上一篇文章中已谈过,电容式触控技术发展至今,呈现百花争艳的局面,从笔者分析过上千件的专利数据,可以约略分为四大类技术:(1) 触控位置检知;(2) 触控面板制程;(3) 触控手势;(4) 触控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