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1226
(您查閱第 6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2025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 (2025.08.20)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陪伴製造產業數十年,匯聚了各領域的專業人士,也成為許多知名廠商參展的首選之地。隨著AI技術日益普及,製造業的升級需求不斷攀升,您也能在展會中發掘提升效能、優化品質、降低成本、促進永續發展的合作夥伴,開拓更多商業機會,共同邁向永續經營
無人機送貨新時代來臨 Amazon和Walmart擴大服務範圍 (2025.02.04)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無人機送貨服務正逐漸從概念走向現實。近期,電商巨頭 Amazon 和零售龍頭 Walmart 宣布擴大其無人機送貨服務的範圍,這項創新服務不僅提升了物流效率,也為消費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回暖 高端化趨勢推動營收與平均售價創新高 (2025.02.04)
2024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迎來了久違的復甦。根據Counterpoint Market Monitor的最新報告,全球智慧型手機營收較2023年增長5%,平均售價(ASP)也達到356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DeepSeek橫空出世 2025年的生成式AI市場如何洗牌? (2025.02.03)
自DeepSeek問世以來,生成式AI市場經歷了顯著的變革。DeepSeek的核心優勢在於其高效的運算能力和創新的模型架構。相較於傳統生成式AI模型,DeepSeek在訓練速度和推理效率上均有顯著提升,這使得其在處理大規模數據時表現出更強的競爭力
OpenAI發佈全新AI代理「Operator」 可操作網頁執行複雜任務 (2025.01.26)
OpenAI日前推出名為 「Operator」的AI代理服務,它能夠像人類一樣操作網頁瀏覽器,執行包括預訂旅行、訂購外賣、填寫表單等在內的各種線上任務,甚至可以同時處理多項任務
智慧無線連結:驅動現代生活與未來創新 (2025.01.22)
從清晨的智慧鬧鐘喚醒新一天,到夜晚的自動調光燈營造溫馨氛圍,無線技術已深刻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無論是透過家庭自動化調節燈光與空調,還是利用智慧農業技術監測土壤濕度,無線技術正在不斷革新我們與環境的互動方式
AI驅動龐大資料生成 將迎來下一波雲端儲存需求挑戰 (2025.01.19)
基於人工智慧(AI)的普及應用,正在快速改變全球的資料儲存需求。根據Recon Analytics最新調查顯示,約有75%台灣受訪者表示,日常生活中會使用到AI;更有61%受訪者預測雲端儲存需求,將在未來3年內成長超過100%,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資料生成與儲存挑戰
生成式AI為中國記憶體產業崛起帶來契機 可望在中低階市場站穩根基 (2025.01.17)
隨著生成式AI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記憶體市場需求急劇上升,這波趨勢不僅刺激了全球供應鏈的加速轉型,也為中國記憶體產業帶來嶄新的發展契機。長鑫存儲(CXMT)等中國企業,正憑藉技術突破與市場拓展,努力縮短與全球領先企業的差距,為整個產業的競爭格局注入新的變數
從技術與永續發展交匯 探討AI技術重塑ESG實踐未來 (2025.01.17)
為提升教師實務教學能力,聖約翰科技大學邀請曾任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AI博士後研究員的賀立維教授以「AI與ESG入門與產品應用介紹」為題進行演講。賀教授以其深厚的人工智慧(AI)專業背景和實務經驗,從技術與永續發展的交匯點,探討如何在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領域運用AI創造具體價值
國科會提報最新科技發展重點 將應用衛星AI科技監測空品治理 (2025.01.14)
國科會今(14)日提報「115年度政府科技發展重點規劃」,說明國家整體科技布局及科技預算籌編規劃。其中包括「科學園區發展與均衡台灣」,強調未來發展須兼顧產業發展及地方共榮;另由環境部提報「利用新興科技監測與治理空氣品質」,運用衛星資料及AI技術進行智慧監測與治理
經部振興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 防AI荷蘭病落人口實 (2025.01.14)
經濟部今(14)日舉行「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啟動儀式,正式展開協助中小微企業數位轉型、淨零轉型及通路發展,並提供普惠貸款、租稅優惠及員工加薪的額外信保額度配套措施,提升中小微企業競爭力,為台灣經濟注入新的動能
MIC:CES 2025聚焦AI終端應用 人形機器人成亮點 (2025.01.14)
資策會MIC 發佈CES 2025四大趨勢,指出AI持續深化終端應用,人形機器人互動性提升成為展會亮點。 人形機器人更智慧 展場上出現多款人形機器人,具備視覺感知、觸覺回饋與智慧互動功能
現代與Nvidia合作 以AI 技術打造智慧車和未來工廠 (2025.01.14)
現代汽車日前與Nvidia宣布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將在業務營運中開發和應用 AI 人工智慧技術。 根據合作協議,現代將利用Nvidia的Omniverse平台構建工廠的數位孿生,以提高製造效率、改善品質並降低成本
黃仁勳:自動駕駛的時代已經來臨 (2025.01.13)
在2025年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上,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以人工智慧(AI)為核心,描繪了汽車產業的未來。他在演說中指出:「自動駕駛的時代已經來臨。」不僅預示了汽車產業即將迎來的全面轉型,也反映出AI技術在未來智慧交通中的關鍵地位
感測器融合:增強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導航能力和安全性 (2025.01.10)
隨著自主移動機器人應用日漸廣泛,感測器融合領域呈現採用AI驅動的演算法、增強物體檢測和分類能力、感測器融合用於實現協同感知、多種感測器模式,以及惡劣條件下的環境感知等趨勢
IEK CQM估製造業2025年成長6.48% (2025.01.10)
面對2025年各國大選結束後政權交替,其經貿、匯率及關稅政策亦將隨之重塑。根據工研院IEK CQM預測團隊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並加入中研院AI大語言模型後預估,整體製造業產值年成長率將達到6.48%、約為25.9兆元新台幣
智慧建築的新力量:從智能化到綠色永續 (2025.01.10)
現今零碳排放與ESG已成為全球企業與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標。智慧建築將樓宇管理系統與節能環保效益結合,為實現智慧城市的願景奠定了基石。
CTIMES編輯群解析2025趨勢 (2025.01.10)
每年的一月,CTIMES編輯群們針對自身所關注的領域,提出各自對於科技產業的觀察心得與看法。今年AI應用在各產業所發揮的影響力更甚於以往,為產業增添許多的新變數,並持續為產業造就出更多的樣貌
MIC所長洪春暉看2025年產業趨勢 (2025.01.10)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洪春暉特別接受本刊的邀請,以其豐富的產業經驗和敏銳的觀察力,針對2025年關鍵的AI、地緣政治和數位信任等議題,發表了精闢的見解
機器人LLM估破千億美元 Cosmos平台成主流 (2025.01.09)
基於現今人型機器人邁向高度系統整合,並有望從工業場景走進居家生活,前端的AI模型訓練將更為關鍵,以滿足更多後端的理解、互動需求。依TrendForce預估,包含AI訓練、AIGC解決方案在內的全球機器人大語言模型(LLM)市場,有望於2028年超越1,000億美元,2025~2028年複合成長率將達48.2%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Microchip推出全新Switchtec PCIe 4.0 16通道交換器系列產品,為汽車和嵌入式計算應用提供多功能性
2 凌華科技攜手銳能智慧科技 打造電動車社區充電最佳EMS能源管理系統
3 雅特力AT32F421遙控攀爬車電子調速新方案,助力征服極端地形
4 意法半導體推出靈活、因應未來的智慧電表通訊解決方案,協助能源轉型
5 泓格PET-2255U:靈活接線與簡易控制,工業自動化的全能利器
6 貿澤開售適用於消費性和醫療穿戴式裝置的 全新STMicroelectronics含vAFE的ST1VAFE3BX生物感測器
7 Silicon Labs BG22L及BG24L精巧版SoC提供應用優化的 超低功耗藍牙連接
8 Rohde & Schwarz推出 R&S ScopeStudio 助力開發團隊的基於個人電腦的示波器解決方案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