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農業養殖
科技
典故
制定無線傳輸規範的組織 - ITU

ITU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制定無線傳輸設施的相關規範,例如手機、飛航通訊、航海通訊、衛星通訊系統、廣播電台和電視台等無線傳輸設施,
臺澳共創科技農業新經濟 打造農食生態系統 (2025.02.20)
農業合作邁向國際化,農業部與澳洲農漁林業部日前在澳洲布里斯本舉辦第19屆臺澳農業合作會議,在農業優先政策、順暢市場進入產品,以及延續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技術合作交流
質譜快檢行動檢測車即時檢驗 協助把關農產品安全 (2025.02.19)
為了提供消費者安全的蔬果產品,農業部農糧署攜手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建置「質譜快檢行動檢測車」,可提供農友即時的農作物農藥殘留檢驗服務,透過快速、準確、高機動性協助農民自主管理,把關農產品農藥殘留安全性,自主確保消費者食的安心安全
為食安把關 東海大學精農學程攜手彰縣府檢驗農產品 (2025.02.03)
彰化蔬果產量占全台第2名,輸往北農的部分約占18.5%。彰化縣政府為提升食品安全及農產品的品牌行銷,推行3章1Q(產銷履歷認證、有機農產品認證、CAS臺灣優良農產品認證及生產追溯系統)及其他第三方驗證機構合格資料(如SGS、農藥檢測
鳳梨纖維零廢棄造綠金 雲林首座鳳梨葉自動化取纖計畫啟動 (2025.01.23)
為有效循環利用農作廢棄物轉化腐朽為綠金,邁向全循環的智慧化農業願景,已見到群策群力的跨域投入。為有效利用雲林地區的鳳梨纖維,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雲林縣永興果菜生產合作社及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等團隊結合力量
第三屆碳中和農業論壇交流 推動東部碳農業以自然為本 (2025.01.09)
國立東華大學永續發展中心與花蓮縣政府農業處日前在東華大學環境暨海洋學院共同舉辦第三屆「碳中和農業」論壇,吸引花蓮地區農業相關業者及團體共襄盛舉,並同時開放線上直播
冷鏈物流體系建構升級 推動農業產銷效益 (2025.01.07)
對於台灣農業的未來,冷鏈物流體系可說是重要的環節,可以促進農產業升級與農業永續發展。近年來農業部推動冷鏈物流設施及加工補助計畫,建構全國性的冷鏈物流體系,有鑑於冷鏈物流設施及加工業務對農業發展至關重要,農業部將運用其他計畫經費等相關財源協助農企業
直面農業高齡化與缺工 日智慧農業新技術協助升級轉型 (2024.12.17)
在現代農業中,自動化技術已成為重要助力。花蓮縣長近日率領城市友好交流參訪團拜訪日本福岡久留米市的Inak system株式會社,參觀其自動化智慧農場,了解該公司在智慧農業領域的先進技術與應用模式
運用無人機空拍提升污染蒐查成效 科技執法守護環境 (2024.12.17)
為提升取締環保違規行為的稽查效能,臺東縣環境保護局運用科技設備加強蒐證執法,除了縮時攝影機以外,今年新增無人機(UAV)搭配紅外線熱顯像儀的空拍稽查作業,能夠稽查偏僻區域、溪谷流域等較難勘查的地形區域
農業資源全循環零廢棄 開創多元新商機 (2024.12.10)
為展現循環農業技術研發有成,推動農業剩餘資源循環再利用的績效,農業部今(10)日舉辦「全循環零廢棄 永續農業新價值」循環農業成果發表會。會中展現水稻、鳳梨、牡蠣及畜禽等多樣農業生產過程衍生的產物
拜耳與微軟合作推出針對農業的生成式AI模型,進軍智慧農業市場 (2024.11.14)
知名農業與製藥巨頭拜耳(Bayer)與微軟合作,推出針對農業的生成式人工智慧(AI)模型,進軍智慧農業市場。這一轉型標誌著拜耳從傳統的種子銷售擴展至人工智慧技術,並計劃將AI模型列於微軟的線上模型目錄,供其他農業技術公司與產業競爭者授權使用
海大探討高齡多元創新創業 產學媒合聚焦銀髮經濟 (2024.10.22)
隨著產學合作推動為精準健康相關的產業發展帶來許多新契機。由國科會、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及教育部「精準健康產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共同主辦的「2024高齡多元創新創業論壇及產學媒合會」於今(22)日舉行,除了專題演講,並在展示廳展示16項創新技術,與廠商現場進行媒合,推動技術商品化的實質效益
以智慧科技驅動新農業世代 (2024.09.27)
在新農業世代,先進科技將成為推動農業轉型的重要引擎,隨著各項技術的不斷進展,智慧農業將引領未來的農業走向更加綠色、高效與智能的發展方向。
台灣碳權接軌聯合國策略 對抗全球氣候變遷有方 (2024.09.24)
近年來,因應全球環境變遷,產業界達到政府減碳「法規遵循」、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國際上碳關稅的需求,但實際營運上可能因高碳排而無法達標政府減碳法規或國際供應鏈要求,針對差額的部分,各產業可透過取得碳權,以符合政府的碳管制規範或因應國際供應鏈與倡議的碳中和要求
台澳攜手應對氣候變遷 推動農業永續經營策略 (2024.09.20)
智慧農業為全球氣候行動貢獻力量,農業部與澳洲農漁林業部今(20)日共同舉辦台澳「氣候變遷與農業永續發展」論壇,實體與線上共計約100位臺澳專家參與,就農業部門溫室氣體減排政策架構、農業場域永續與創新等議題探討,促使雙方在農業永續發展的進步
ICM聯盟打造以預防為核心的農業新模式 (2024.09.16)
根據聯合國數據顯示,全球約1/3的土壤已經退化,每年損失達240億噸的土壤,這一現象嚴重威脅農業生態系統及糧食安全。土壤的劣化不僅影響農作物的健康與產量,還加劇氣候變遷和環境退化的惡性循環,使得全球農業面臨極大的挑戰
農漁業智能創新 亞洲最大SMART農漁畜冷鏈暨永續科技展登場 (2024.09.11)
2024年「第九屆台灣智慧農業週」暨「第十屆台灣國際漁業產業展」於9月11~13日在南港展覽館一館一樓盛大登場。本展由農業部指導,62個公協會和研究機構的支持,本展來自20個國家的400家參展商,展示超過2,000項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吸引逾40個國家買主及20個海外公協會參與
強健的智慧農業 讓AI平台成為農作物守護者 (2024.09.03)
這場講座邀請到浙江大學數位技術創新創業中心主任暨講座教授陳杏圓教授,分享物聯網與區塊鏈對於打造智慧農業的重要性,同時也將分享智慧農業平台跨足智慧醫療領域的應用成果
東華大學農服中心揭牌 啟動東部有機農產品驗證服務 (2024.08.13)
國立東華大學在壽豐校區舉行「農業驗證與服務提升中心」(簡稱農服中心)揭牌典禮,東部首家有機農產品驗證中心啟動,旨在推動有機農產品驗證及在地服務的專業化
東海攜亞歆推動海洋永續 英澳團隊前進澎湖調查魚類多樣性 (2024.07.10)
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挑戰日益加劇,海洋資源永續發展成為注目焦點,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與亞歆海洋國際近日正式簽署「海洋資源永續發展合作備忘錄」,促進海洋環境保護,共同守護未來世代海洋資源
農科院加入農產品碳足跡查驗證行列 (2024.07.09)
2050淨零排放為全球共同目標,農業部門鼓勵揭露產品碳足跡,致力生產低碳農產品,農業部在淨零轉型策略推動過程中推動農科院成立農業溫室氣體鑑別團隊,積極輔導農科院成為產品碳足跡及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查驗機構

  十大熱門新聞
1 直面農業高齡化與缺工 日智慧農業新技術協助升級轉型
2 為食安把關 東海大學精農學程攜手彰縣府檢驗農產品
3 2024農機展圓滿閉幕 交易金額逾4.5億元
4 拜耳與微軟合作推出針對農業的生成式AI模型,進軍智慧農業市場
5 台灣碳權接軌聯合國策略 對抗全球氣候變遷有方
6 農科院加入農產品碳足跡查驗證行列
7 加工科技再躍進 產學合作優化金鑽鳳梨品質躍上國際
8 海大探討高齡多元創新創業 產學媒合聚焦銀髮經濟
9 東華農服中心通過認證 為東部首家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
10 ICM聯盟打造以預防為核心的農業新模式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