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ythic推首款類比型AI處理器 提升邊緣裝置低功耗效能 (2021.01.23) 未來是AI處理器的時代,這些智慧元件將媲美現在的CPU與影像處理器,晉升為最主流的邏輯元件。但要在邊緣環境實現智慧普及化,元件設計仍有成本與功耗的關鍵挑戰。美國AI處理器新創公司Mythic(Mythic, Inc |
 |
【獨賣價值】創鑫智慧 — 站穩智慧運算的設計制高點開拓AI版圖 (2021.01.19)
AI浪潮衝向全球,台灣新創公司創鑫智慧(NEUCHIPS)錨定智慧運算版圖的制高點,善用台灣的晶片設計優勢,以AI加速器的矽智財為錨地,成功開發出AI在不同特定應用的運算引擎與骨幹架構,並鏈結從雲端到邊緣的智慧運算解決方案,致力為台灣半導體業測繪出一條創新的智慧航道 |
 |
台灣防疫科技捷報!研揚AI邊緣運算系統獲評CRN 2020十大產品 (2021.01.19) 物聯網及人工智慧邊緣運算平台廠商研揚科技宣布,其人工智慧邊緣運算系統BOXER-8250AI日前榮獲IT專業媒體CRN評選為2020年十大熱門物聯網產品。
CRN具備超過34年技術通路經驗 |
 |
拓展半導體動能 2021年科技部將布局先進網路和太空科技 (2021.01.14) 面對數位科技時代,科技與產業發展息息相關,科技力的提升將直接影響國力發展。嶄新年度開始,科技部表示將以「攜手精進」與「創新轉型」兩大方向為施政主軸,進一步展開跨部會合作及跨領域整合 |
 |
Octonion推出STM32 MCU的AI工業狀態監測擴充套裝軟體 (2021.01.12) 工業設備診斷邊緣AI的深度技術軟體公司Octonion推出一個STM32Cube擴充套裝軟體。該套裝軟體是針對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工業級STM32L4+微控制器開發板經優化的狀態監測解決方案 |
 |
科技部AI創新研究專案展成果 應用橫跨醫療與農業 (2021.01.05) 科技部扣合行政院「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DIGI+)」及「臺灣AI行動計畫」,110年度先於5日在新竹舉辦《2021年科技部AI專案計畫跨域交流觀摩會》,現場展示多件計畫成果 |
 |
台達AIoT應用黑客松 集結各地創新實現AI落地 (2020.12.31) 全球電源管理大廠台達日前受台灣微軟之邀,共同打造台達專屬的AIoT應用黑客松(Hackathon)活動。來自不同國家共20個台達團隊,從工作可能面臨的痛點或瓶頸出發,凝聚創新思維與智慧,提出創新且能具體落地的解決方案 |
 |
交大AI影像技術新創公司奈特視訊科技 獲准進駐竹科 (2020.12.29) 交通大學育成的AI影像視覺處理技術公司奈特視訊科技,獲准於新竹科學園區設立。
依據竹科審核會議資料,奈特視訊科技投資金額為0.3億元,主要開發多攝影機AI電腦視覺定位及校正技術與應用,目前應用在飛鏢定位系統的硬式飛鏢上,不需要改變飛鏢靶,且可提供落點與動作分析,現已使用在國際正式比賽中,準確率高達99.95% |
 |
D-Link取得Juniper Networks台灣代理權 聯手驅動5G、AI創新 (2020.12.23) 友訊科技(D-Link)台灣分公司宣佈正式取得瞻博網路(Juniper Networks)台灣代理權。Juniper Networks作為全球資安、人工智慧(AI)驅動的網路領導者,提供全產品線解決方案 |
 |
推動人工智慧標準 聯發科成為開放工程聯盟創始成員 (2020.12.17) 聯發科技日前宣佈成為開放工程聯盟(MLCommons)聯盟的創始成員,MLCommons是一個開放式產業聯盟,由多家全球領導廠商發起成立,共同致力於推進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的標準及衡量指標 |
 |
是德測試方案獲百佳泰選用 驗證SerDes裝置與互連相符性 (2020.12.07) 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日前宣布,IT測試與驗證諮詢公司百佳泰(Allion Labs)選用是其高速數位測試解決方案來驗證SerDes裝置與最新互連標準的相符性。
5G和IoT應用推升了資料傳輸量,爆發增長,而這些應用需要搭配高速數位連接的支援,對有效測試軟硬體的解決方案,需求也隨之升高 |
 |
支援sub-6和毫米波 高通最新Snapdragon 888平台顯現5G和AI性能 (2020.12.03) 高通技術公司於2020年Snapdragon數位技術高峰會上,發表了最新高通Snapdragon 888 5G旗艦行動平台,透過最先進的5奈米製程,融合了5G、人工智慧(AI)、電競和相機技術的行動創新,提供專業相機、個人智慧助理與電競裝置的多重優異性能;搭載Snapdragon 888行動平台的商用裝置,預計將於2021年第1季推出 |
 |
加速醫療AI影像發展 MONAI開源框架進入生產 (2020.12.01) 針對醫療領域進行優化的開源框架MONAI(Medical Open Network for AI)現已準備投入生產,同時用於人工智慧(AI)醫療與生命科學的NVIDIA Clara應用程式框架亦即將正式發布。
MONAI是一個以PyTorch為基礎的框架 |
 |
ST攜手施耐德 推出STM32 MCU的AI人流量監測方案 (2020.11.26) 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與能源管理和工業自動化數位化轉型大廠施耐德電氣(Schneider Electric)聯合推出一款物聯網感測器原型。透過監測建築物的居住率和使用率,該解決方案可以實現新型物業管理服務,提升大樓的能源管理效率 |
 |
緯創攜手交大 成立嵌入式人工智慧研究中心 (2020.11.25) 緯創資通今(25)日與交通大學電機學院合作成立「緯創-交大嵌入式人工智慧研究中心」,並展示緯創整合5G與嵌入式AI(e-AI)相關技術於智能化技術服務之能量。同時,緯創聯合緯創集團子公司緯穎科技與啟碁科技,針對智慧交通與智慧運輸,展現集團研發成果與合作綜效 |
 |
Mentor推新晶片測試技術 縮短測試時間4倍 (2020.11.24) 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等快速演進的應用,對下一代IC提出了更高的性能需求,IC設計規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將數十億顆電晶體整合於一身的積體電路已不再是空談 |
 |
工研院AI系統獲頒全球ICT應用傑出貢獻獎 (2020.11.20) 工研院再獲國際獎項肯定!第24屆世界資訊科技大會(World Congres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WCIT)頒發素有「資通訊界的奧斯卡獎」美稱的全球資通訊科技應用傑出貢獻獎(Global ICT Excellence Award) |
 |
Arm Roadmap Guarantee亮相 軟體定義加速終端裝置智慧化 (2020.11.19) 儘管物聯網(IoT)革命可能仍在初期,但與智慧手機變革發展相似,Arm生態系都在這兩項重大發展扮演驅動力的要角。
Arm表示,談到驅動物聯網的創新與採用,可以三個數字凸顯Arm所處的獨特地位:70、1,000與1,800 |
 |
2020物聯網大聯盟年會 研揚展示跨界合作之智慧城市2.0解決方案 (2020.11.17) 物聯網及人工智慧邊緣運算平台研發製造大廠研揚科技,日前參加亞洲矽谷物聯網產業大聯盟所舉辦的2020物聯網產業大聯盟年會,並於會中展示在桃園青埔智慧園區之智慧城市2.0解決方案 |
 |
東軟教育攜手Celeno 創建Wi-Fi雷達感測的遠端醫療解決方案 (2020.11.17) Wi-Fi解決方案供應商Celeno Communications與東軟教育(Neuedu)日前宣佈,雙方正聯合開發先進、基於Wi-Fi的雷達感測器,以透過遠端醫療監控系統檢測和預防人們的異常、家庭成員和社區獨居年長者惡化的健康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