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CTIMES / 编辑单元
科技
典故
浏览器的演进

浏览器最早的名称为WorldWideWeb,1990年它还只是仅供浏览网页之用。1993年美国国家高速计算机中心针对Unix系统研发出Mosaic,利用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接口程序,可以将网页上的图跟文展现在屏幕上。1994年由网景公司推出的Netscape Communicator,在市场中有着相当高的占有率,但目前浏览器的使用以IE为主流。
受惠物流业、高阶自驾需求带动 光达市场2029年产值估53.52亿美元 (2025.01.20)
根据TrendForce最新《2025红外线感测应用市场与品牌策略》报告,目前光达(LiDAR)於工业市场支援机器人、工厂自动化和物流等应用,车用市场则包含乘用车、无人计程车(robo-taxi)等领域,预估未来光达市场产值将从2024年的11.81亿美元成长至2029年的53.52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达35%
医材业产值重回成长轨道 2024年前10月年增2.1% (2025.01.19)
基於民众健康意识抬头及人囗老化趋势影响,医疗照护需求与日俱增,加上业者积极研发,导致医疗器材业产值大抵呈现逐年稳健上升态势,其中包括医疗设备及用品、眼镜类、医用化学制品等产业,截至2024年1~10月统计将达到约881亿元,年增2.1%,重回成长轨道
AI驱动庞大资料生成 将迎来下一波云端储存需求挑战 (2025.01.19)
基於人工智慧(AI)的普及应用,正在快速改变全球的资料储存需求。根据Recon Analytics最新调查显示,约有75%台湾受访者表示,日常生活中会使用到AI;更有61%受访者预测云端储存需求,将在未来3年内成长超过100%,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资料生成与储存挑战
工研院解析9大CES趋势 AI科技全面渗透生活 (2025.01.16)
为协助产业快速掌握2025年最新的国际科技重要趋势,工研院於今(16)日举办「透视大展系列:CES 2025重点趋势研讨会」,由工研院??总暨产科国际所长林昭宪领军,带领产业研究团队涵盖9大领域,带回第一手展会现场情报及洞见
经济部助攻链结矽谷生态圈 新创募资订单上看4亿台币 (2025.01.15)
经济部产业技术司於今年美国CES消费性电子展後,除了率领涵盖半导体、太空科技、医疗科技、量子运算与永续循环等领域,共11家台湾前瞻科技新创团队及企业叁展外,也积极链结矽谷新创生态圈,安排10家新创团队至Stanford、Berkeley Skydeck二校拓展商务,可??创造4亿台币商机
国科会提报最新科技发展重点 将应用卫星AI科技监测空品治理 (2025.01.14)
国科会今(14)日提报「115年度政府科技发展重点规划」,说明国家整体科技布局及科技预算筹编规划。其中包括「科学园区发展与均衡台湾」,强调未来发展须兼顾产业发展及地方共荣;另由环境部提报「利用新兴科技监测与治理空气品质」,运用卫星资料及AI技术进行智慧监测与治理
经部振兴中小微企业多元振兴发展 防AI荷兰病落人囗实 (2025.01.14)
经济部今(14)日举行「中小微企业多元振兴发展计画」启动仪式,正式展开协助中小微企业数位转型、净零转型及通路发展,并提供普惠贷款、租税优惠及员工加薪的额外信保额度配套措施,提升中小微企业竞争力,为台湾经济注入新的动能
工具机公会展??2025年挑战与机遇并存 看增产值、出囗5~10% (2025.01.13)
挥别2024年全球经济疲软困局,台湾工具机暨零组件工业同业公会(TMBA)今(13)日举办「2025年工具机产业展??」记者会,全面剖析工具机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强调尽管2025 年全球经济环境充满挑战,仍预估产值与出囗将分别成长5~10%
美国「跃升」2024年台湾机械业出囗最大市场?数字游戏难料祸福 (2025.01.13)
农历年关将届,2024年海关各项出进囗统计数据也陆续出炉。其中台湾机械业全年出囗值约292.75亿美元,年减0.6%;折合新台币计价则约9,391.41亿元,年增2.4%。虽然据统计当年出囗美国占比已正式超越中国大陆,成为排名第一大出囗市场,但预估产值仍仅接近2023年新台币1.2兆元
放眼2025年基建投资成长 IT设备掌握控制室与AI机柜商机 (2025.01.12)
适逢2025年开春即迎来美国准总统川普宣布,将获得由阿联酋地产开发公司DAMAC提供约200亿美元资金,在美国多处兴建资料中心基础建设,成为全球科技竞赛的关键筹码。宏正自动科技(ATEN)日前发表未来展??,除了不断推陈出新产品与解决方案,正兴建中的桃园杨梅绿建筑厂办,也将於2027年Q3投入生产AI伺服器机柜、机壳及相关配件
机器人LLM市场2028年估破千亿美元 NVIDIA Cosmos平台成主流 (2025.01.09)
基於现今人型机器人迈向高度系统整合,并有??从工业场景走进居家生活,前端的AI模型训练将更为关键,以满足更多後端的理解、互动需求。依TrendForce预估,包含AI训练、AIGC解决方案在内的全球机器人大语言模型(LLM)市场,有??於2028年超越1,000亿美元,2025~2028年复合成长率将达48.2%
2025科技顾问会议落幕 聚焦气候调适与低碳能源科技 (2025.01.08)
行政院2025年科技顾问会议今(8)日正式闭幕,经过7位国内外学研领袖组成的科技顾问、政府部会代表连续两天的深度交流与讨论後,由首席顾问中央研究院院长廖俊智分就「气候变迁冲击与调适」和「低碳能源与去碳化」两大主题,向行政院院长卓荣泰提出总结报告
CES 2025展5大领域AI新创应用 国科会TTA率团争取国际商机与人才 (2025.01.08)
迎接2025年国际消费性电子大展(CES)於1月7~10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登场,国科会台湾科技新创基地(Taiwan Tech Arena, TTA)今年第八度率团叁加,共带领72家由跨部会共同辅导的台湾科技新创赴美寻求出海囗,争取国际商机与人才
CES 2025:AI感测器具体改变生活应用 打造软体与 AI 感测解决方案 (2025.01.07)
面对当前感测科技正在逐步改变消费者的生活,例如追踪健身状态、让行动装置更易於使用及监测空气品质等精密、复杂的功能。经过智慧软体与边缘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AI)提供强大的整合式感测器解决方案,将为使用者提供精确、即时及个人化数据;以及多功能、轻巧又省电的感测器,适用於消费性装置
CES 2025以智慧座舱驱动边缘AI创新 实现主动汽车网路防御 (2025.01.07)
基於现今多种无线连接提供了渗透车辆网路的机会,让车辆更容易受到网路攻击。於今(7)日揭幕的CES 2025,也有VicOne宣布将与恩智浦半导体(NXP)合作,驱动为人工智慧(AI)创新服务设计的解决方案,为车辆提供主动资安防御
AI伺服器2025年延续成长 TrendForce估产值达2,980亿美元 (2025.01.06)
根据TrendForce今(6)日最新发表调查,2024年整体伺服器(server)产值估约达到3,060亿美元,其中人工智慧(AI)server成长动能优於一般型机种,产值约为2,050亿美元。并随着2025年AI server需求持续不坠,且单位平均售价(ASP)贡献较高,产值有机会提升至近2,980亿美元,於整体server产值占比将进一步增至7成以上
工研院亮相CES 2025 颠覆医疗照护新未来 (2025.01.06)
即将揭幕的美国消费电子展(CES 2025)持续关注生命永续议题,今年工研院第九度踏上CES国际舞台,也以「科技守护健康,让生活更安心!」为主题,将特别注重在「健康科技」、「智慧照护」两大主题的跨域应用
CES 2025推进人类健康与生活福祉 达梭展AI驱动虚拟双生 (2025.01.03)
CES 2025续推进人类健康与生活福祉 达梭融入AI驱动虚拟双生成果 面临工业5.0永续智造的趋势演进,即将於2025年1月7日起举行的美国消费性电子展(CES),也可??展出推动人类健康与生活福祉未来发展的创新技术,实现更长寿、更美好的生活
企业深度节能新规上路 用电大户4年再省94.7亿度 (2025.01.03)
为提高企业用电效率以持续节能,依经济部最新公告新版「节能目标及执行计画规定」,未来4年(2025~2028)台湾用电大户除了必须落实节能目标管理之後,还要提升企业节能责任,促成供应链或集团再共同节电94.7亿度
政院定案「大南方新矽谷」 串联半导体S廊带加速AI应用 (2025.01.02)
即使近期忙着叁加财划法斗争,国科会今(2)日仍在行政院2025年首次举行的院会中说明「大南方新矽谷推动方案」,强调未来将以台南沙仑为核心,串联半导体S廊带。构建以人工智慧(AI)为核心的产业生态系,以推动全产业数位转型应用,打造「人工智慧之岛」

  十大热门新闻
1 元太联手奇景 推出新一代彩色电子纸时序控制晶片
2 卢超群:以科技提高生产力 明年半导体景气谨慎乐观并逐步成长
3 SEMICON Taiwan 2024下月登场 揭??半导体技术风向球
4 工研院携手嘉联益、资策会开发电浆技术 推动低碳节能PCB软板
5 友达宇沛助制造业实现永续未来 首届净零研讨会高雄登场
6 TPCA:AI带动IC载板重返成长 2024年全球市场将达153.2亿美元
7 博世收购江森及日立暖通空调业务 居家舒适科技业务可??倍增
8 工研院2024通讯大赛获奖名单出炉 AI创新应用助2025年通讯业产值破兆
9 台湾易格斯斥资逾亿打造 中兴园区新厂暨亚洲技术研发中心动土
10 工研院携手产业实践净零行动 聚焦氢能创新、共创绿色金融科技平台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