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mec授予蘋果資深副總Johny Srouji 2025年度終身創新獎 (2025.04.15)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宣布,蘋果硬體技術資深副總Johny Srouji將獲頒2025年imec終身創新獎(2025 imec Innovation Award)。
該獎項認可Srouji在開發蘋果晶片時運用他的領導才能,在塑造蘋果的技術發展藍圖方面發揮的關鍵作用 |
 |
美國西北大學研發全球最小可生物降解心律調節器 (2025.04.15) 美國西北大學的工程師團隊近期研發出全球最小的可生物降解心律調節器,尺寸僅為 1.8 毫米寬、3.5 毫米長、1 毫米厚,體積小於一粒米。這款裝置可透過注射方式植入體內,無需手術,並在完成任務後自然分解,無需取出 |
 |
AI晶片電壓跌破1V! 電源設計必須應對『低壓高流』時代 (2025.04.14)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生成式AI、深度學習和高效能運算(HPC)的需求激增,AI伺服器的電力需求也隨之大幅提升。特別是AI處理器(如GPU、TPU等)對供電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不僅需要超低電壓(0.6-1.5V),還必須提供大電流(數百至上千安培),同時確保高暫態響應和低紋波 |
 |
德國賓士取得最高時速 95 公里的高級自動駕駛認證 (2025.04.11) 高級自動駕駛技術達到新里程碑。德國汽車製造商賓士 (Mercedes-Benz)用於 S-Class 和 EQS 系列的 Drive Pilot 系統通過德國萊因 (TUV) 的認證測試,已獲德國聯邦機動車運輸管理局 (KBA) 同意擴展,可在高速公路上以最高時速 95 公里/小時自動駕駛 |
 |
強化ALM與系統工程領域佈局 PTC力推新品與收購策略 (2025.04.11) 面對日益嚴格的監管產品要求,由PTC近日宣布推出旗下新版「Codebeamer 3.0」應用生命週期管理(Applic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 ALM)解決方案,協助企業以更高效率、更具永續性,開發更優質產品 |
 |
解決高效能電源轉換痛點 關鍵應用加速邁向48V架構 (2025.04.11) 隨著高效能運算(HPC)、電動車(EV)、半導體測試與工業自動化等領域對電力供應的效率與密度提出更高要求,傳統的 12V 電源供應架構逐漸無法滿足現代系統的發展需求 |
 |
神經科技的潛能:貿澤EIT系列探索技術與大腦交會點的腦機介面 (2025.04.10) 全球最新電子元件和工業自動化產品的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推出Empowering Innovation Together (EIT) 技術系列中的最新一期,探討快速演進的腦機介面 (BCI) 領域。該系列將深入探究意念控制系統的開發所面臨的工程挑戰與機會 |
 |
貿澤電子推出全新工業自動化線上資源 探索預測性維護方案 (2025.04.09) 提供種類最齊全的半導體與電子元件™、專注於新產品導入的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推出其全新預測性維護方案線上資源,專門為所有技能等級的工程師供應先進技術和資訊 |
 |
中華精測受惠於高效能運算測試推動營收 (2025.04.09) 中華精測科技近日公布 2025年3月份營收報告,單月合併營收達3.88 億元,較前一個月成長1.3%,較去年同期成長 53.8% ; 第一季合併營收達 11.52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70.6% |
 |
探討碳化矽如何改變能源系統 (2025.04.09) 碳化矽(SiC)已成為各產業提高效率和支援去碳化的基石。更是推動先進電力系統的要素之一,可因應全球對再生能源、電動車(EV)、資料中心和電網基礎設施日益增長的需求 |
 |
RISC-V狂想曲 (2025.04.09) 狂想曲是一種自由奔放的器樂曲,充滿史詩性和民族特色。通常沒有固定的結構,作曲家可以自由發揮,不受傳統曲式的限制。而RISC-V也是如此… |
 |
高能效馬達加速普及 引進智慧優化流程 (2025.04.08) 受到近年來的節能減碳、高效製造等趨勢發展驅動下,該如何製造出更高能效的馬達,已成為這波製造業投資汰換設備,並希望能最快獲得報酬的選項;包括上游馬達大廠也開始導入智慧自動優化流程、電動運具,期望能加速普及應用 |
 |
電巴充能標準奠基 擴大能源新佈局 (2025.04.08) 相較於現今市場上競爭劇烈的電動乘用轎車,台灣則除了尋求電動車AIoT時代的資通訊商機,更聚焦電動巴士發展,迎合「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推動智慧充電管理系統,增添AI數位及淨零轉型的動能 |
 |
意法半導體推出全方位參考設計,專為低壓高功率馬達應用打造 (2025.04.08) 服務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之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推出全新 EVLSERVO1伺服驅動器參考設計,提供專為高功率馬達控制應用打造的高度精巧解決方案,協助工程師以即用型平台快速進行設計評估、開發與原型製作,無須在功能與效能間妥協 |
 |
解析USB4測試挑戰 (2025.04.08) 從8K影音串流到工業物聯網,從電動車智能座艙到邊緣運算節點,這場由USB4介面所驅動的技術革命,正在重塑人類與數位世界的互動方式。 |
 |
DeepSeek開啟AI大推理時代 台灣產業迎擊算力挑戰 (2025.04.08) CTIMES東西講座特別邀請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分析師楊智傑,針對DeepSeek對AI產業的影響與衝擊進行分享,深入剖析這項技術可能為台灣在全球AI供應鏈中帶來的挑戰與商機 |
 |
常見焊接缺陷導致的產品故障 (2025.04.07) 本文介紹在焊接過程中常見的幾種焊接缺陷(包括焊料過多、焊球、冷焊、立碑、針孔和氣孔、焊盤剝離等),分析了這些焊接缺陷產生的原因,並提供在實際的SMT貼片加工或插件焊接中避免這些焊接不良現象的操作指南 |
 |
A2B支援更複雜的新型資料及音訊廣播系統 (2025.04.07) 本文重點介紹ADI A2B匯流排的全新強化功能如何協助打造更複雜的系統,文中展示的應用示例,其中A2B匯流排可協助簡化佈線架構,而僅涉及少量的硬體和軟體工作投入。 |
 |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宣佈發展策略 將重塑工程文化與晶圓代工地位 (2025.04.07) 在Intel Vision 2025大會上,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強調將以客戶至上和卓越工程為核心,推動英特爾重返技術與製造的領導地位。
陳立武明確指出,英特爾將轉型為一家「以工程為核心」的企業,並將客戶需求置於策略中心 |
 |
聯電於新加坡白沙晶圓科技園區擴建新廠 預計2026年開始量產 (2025.04.07) 聯華電子(UMC)位於新加坡白沙晶圓科技園區的擴建新廠正式開幕,預計2026年投產,將使新加坡Fab 12i廠的總產能提升至每年超過100萬片12吋晶圓。新廠採用22奈米及28奈米製程技術,成為新加坡最先進的晶圓代工廠之一,主要生產用於通訊、物聯網(IoT)、車用及人工智慧(AI)等領域的關鍵晶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