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韓團隊研發可變形發聲OLED面板 手機螢幕變身揚聲器 (2025.03.26) 根據外媒報導,韓國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全球首款智慧型手機尺寸、可自由變形並兼具揚聲器功能的OLED面板。這項創新技術不僅顛覆了傳統顯示器的設計概念,更為未來行動裝置的發展開啟了新的可能 |
 |
2025年邊緣AI市場將破4000億美元 台灣可成邊緣AI的『瑞士刀』 (2025.03.21) 邊緣AI裝置引爆智慧生活革命,從智慧家電到汽車座艙,終端裝置透過高規格顯示螢幕與感測器,建構出更直覺的人機互動界面。在這波浪潮中,台灣憑藉顯示面板與感測器供應鏈的深厚底蘊,有望搶佔全球邊緣AI裝置的戰略要塞,但如何突破技術整合與生態系建構的瓶頸,將是產業升級的最大考驗 |
 |
東元力推ESCO能源服務 AIoT平台助企業深度節能 (2025.03.18) 基於國際能源署(IEA)曾提出能源效率是「首要能源」(first fuel),認為高效節能不但可減少耗能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還能降低能源成本。東元電機在今(18)日揭幕的2025智慧城市展,即以「能源服務ESCO:智慧城市最佳用電解決方案」為主題,展示如何透過先進的能源服務模式,協助企業與各類場域落實深度節能 |
 |
Nordic Semiconductor在2025世界行動通訊大會展示nRF9151的非地面網路技術 (2025.03.07) 全球領先的低功耗無線連接解決方案供應商Nordic Semiconductor公司在2025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上展示了支援3GPP標準,並且具備低軌衛星(LEO)和非地面網路(NTN)連接功能的nRF9151低功耗系統級封裝(SiP)產品 |
 |
減碳驅動基建需求 工業網通廠搶占智慧電網新商機 (2025.02.21)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二度上任後,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情勢愈發嚴峻,業界該如何能加速趕上產業減碳和能源轉型所需基礎設施布建目標,並避免再生能源的不穩定特性,已成為促進下一波新興應用科技就位的關鍵 |
 |
實現AIoT生態系轉型 (2025.01.10) 當全球製造業邁入AI、5G與IoT技術交織的新世代,正在重塑未來生產模式,改變的不僅是工廠樣貌,更是整個產業鏈生態。新一代AIoT智慧工廠,也從傳統運搬輸送應用,更全面性擴及人、機、料、法、環等不同場域 |
 |
5G加速供應鏈跨國重組 (2025.01.10) 迎合2018年以來全球供應鏈演進,正加速擺脫單一市場。中華電信也隨著海外台商跨國布局,並為了及時掌握關鍵資訊,偕同各領域夥伴透過5G通訊串連智慧基礎建築、智慧製造等解決方案 |
 |
生成式AI帶來風險 單一整合平台將成為主流 (2024.12.10)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AI)的快速發展,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網路安全挑戰。根據普華永道最新報告,超過40%的企業領導者坦言,對於生成式AI等新興技術帶來的風險了解不足 |
 |
革新傳產模具製程 積層製造加速產業創新 (2024.11.25) 即使現今積層製造技術已從最初的塑膠桌上型製造系統逐漸普及,推動了新創團隊概念實現商品化,但至今尚未真正實現大規模落實與普及。反而可望先由傳產製程的模具、關鍵元件開始,推動製造業逐步轉型 |
 |
以智慧科技驅動新農業世代 (2024.09.27) 在新農業世代,先進科技將成為推動農業轉型的重要引擎,隨著各項技術的不斷進展,智慧農業將引領未來的農業走向更加綠色、高效與智能的發展方向。 |
 |
Vishay推出獲沉浸式許可的新尺寸IHPT觸覺回饋致動器 (2024.09.06) Vishay公司擴大基於IHPT螺線管的觸覺致動器產品陣容,並獲得Immersion的許可,其中五款新設備提供額外的尺寸和力道。Vishay Custom Magnetics致動器為汽車和商用中的人機介面(HMI)的LCD顯示器、觸控螢幕、觸控開關和按鈕控制面板提供12 V操作電壓,具有高脈衝和振動能力,可實現清晰、高畫質的效果觸覺回饋 |
 |
意法半導體40V工業級和汽車級線性穩壓器兼具效能與設計靈活性 (2024.08.28)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的LDH40和LDQ40工業級和車規穩壓器,在最低3.3V的輸入電壓下即可啟動,操作電壓最高可達40V,具備低靜態電流。LDH40的輸出電流高達 200mA,且僅單一型號,輸出電壓在1.2V至22V之間可供調整 |
 |
OT組織的端點安全檢查清單 (2024.08.28) 工業組織如何使用風險導向的方法來協助保護OT端點和縮小安全性漏洞。 |
 |
結合功能安全 打造先進汽車HMI設計 (2024.08.26) 朝向零願景邁進時,設計人員需要一種簡單的方法來實現系統級功能安全設計並滿足標準合規性。恩智浦的目標在於簡化工業和汽車標準。 |
 |
ROHM與芯馳科技合作開發車載SoC參考設計 助力智慧座艙普及 (2024.08.19) ROHM與芯馳科技,針對智慧座艙聯合開發出參考設計「REF66004」。該參考設計主要涵蓋芯馳科技的智慧座艙SoC「X9M」和「X9E」產品,其中配備了ROHM的PMIC、SerDes IC和LED驅動器等產品 |
 |
英飛凌攜手聯發科推出創新智慧座艙方案 為智慧移動提升安全性 (2024.08.05) 汽車儀表板上的按鈕和控制器正逐漸消失,趨向數位座艙發展,先進的顯示器將取而代之。作為車輛中的關鍵系統之一,數位座艙系統需要為車輛使用者提供高性能,同時滿足功能安全目標 |
 |
光林智能併購Dialight交通事業部 實現智慧城市AI智能管理 (2024.08.01) 從看得見的號誌到看不見的維運都是智慧交通的重要關鍵,光寶科技子公司光林智能LEOTEK宣佈收購全球LED工業照明大廠Dialight旗下的交通事業部,開啟全球智能交通服務格局 |
 |
2024臺北春季程式設計節競賽結果出爐 (2024.07.02) 從災防主題到氣候變遷議題,城市儀表板出現的重要資訊,正逐步融入日常生活中。臺北市政府資訊局於今(2)日舉辦「2024臺北春季程式設計節-城市儀表板大黑客松」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臺北市市長蔣萬安出席頒獎給連續30小時的程式競技脫穎而出的選手們鼓勵 |
 |
凌華推出邊緣裝置一體適用EdgeGO遠端管理軟體 (2024.07.01) 凌華科技推出EdgeGO邊緣裝置管理軟體平台,為邊緣運算環境中的各種裝置提供先進的遠端管理。EdgeGO遠端裝置管理平台以快速布建和友善使用為最優先,同時確保系統可擴充性及安全 |
 |
谷林運算打造5G MR雲端戰情室 助食品加工廠智慧轉型 (2024.06.26) 為了塑造品牌形象,追求永續經營的需求日益增加,台灣傳產製造業近年來紛紛投入智慧化數位轉型傳統製造業,包括和民生需求息息相關,近年來還因為一連串食安問題而備受關注的食品加工業也不例外,智慧製造已成為企業提升營運韌性和競爭力的必經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