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韓團隊研發可變形發聲OLED面板 手機螢幕變身揚聲器 (2025.03.26) 根據外媒報導,韓國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全球首款智慧型手機尺寸、可自由變形並兼具揚聲器功能的OLED面板。這項創新技術不僅顛覆了傳統顯示器的設計概念,更為未來行動裝置的發展開啟了新的可能 |
 |
TWQR乘車碼正式上線 全台行動支付再升級 (2025.03.25) 搭乘大眾運輸再也不怕沒零錢或忘記帶卡片,掏出手機即可暢行各大城市!「TWQR乘車碼」正式上線,由一卡通公司與財金公司攜手公股銀行、中華郵政等先導機構,共同推動交通乘車碼支付標準化,打造跨機構支付生態圈,提供給民眾更便捷的數位支付體驗 |
 |
老創與新創合作 科技產業進入「超級整合」時代 (2025.03.24) 工研院最新觀察指出,全球科技產業正進入「超級整合」(Super Integration)時代,新創公司從過往填補技術空缺的「拼圖」角色,躍升為驅動創新的核心引擎。尤其在人工智慧(AI)、機器人與自駕領域,大廠紛紛在國際展會中公開「點名」合作的新創夥伴,顯示產業生態已從垂直供應鏈轉向水平協作 |
 |
全球電子垃圾危機升溫 聯合國籲正視回收與源頭減量 (2025.03.18) 聯合國新聞網站日前報導,每年高達6200萬噸的電子廢棄物,僅有不到四分之一被妥善回收,其內含的有毒物質正嚴重威脅環境與人類健康,每年造成高達780億美元的外部成本 |
 |
Nordic技術為智慧眼鏡實現自動對焦功能,改善近視和遠視問題 (2025.03.18) 日本科技公司ViXion Inc發布了一款智慧眼鏡解決方案,可為患上近視和遠視等視力問題的使用者提供免手動的自動對焦調節,同時維持普通眼鏡的輕量設計。ViXion01S是專為解決包括老花眼 (遠視) 和近視 (短視) 在內的各種視力問題而設計的眼鏡 |
 |
從川普的一句話 了解為何全球產業忘不掉台積電 (2025.03.17) 「忘記台灣晶片吧!」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在媒體上的發言引發軒然大波。然而,全球科技產業鏈的真實圖景,卻與這番話形成強烈反差。從智慧手機、電動車到人工智慧超級電腦,台灣的半導體晶圓代工產能早已成為支撐數位時代的隱形支柱 |
 |
感測元件的技術與應用 (2025.03.14) 本文將深入探討環境感知元件最新的技術突破,包括製程技術、整合技術以及與 AI 的結合,並分析其在智慧交通、環境監測和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應用案例。 |
 |
感測,無所不在 (2025.03.14) 從自動駕駛汽車到智慧家居,從工業機器人到無人機,越來越多的應用需要機器能夠感知和理解周圍的環境。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便是環境感知技術及其核心零組件。 |
 |
MIC剖析2025 MWC趨勢帶來產業新契機 (2025.03.12)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即將於3/14舉辦《MWC 2025展會重點觀測—智慧型手機x次世代行動通訊x新興AI應用》研討會,剖析從西班牙展場帶回的產業情報。整體而言,全球領導電信商與設備廠皆聚焦AI,並尋求行動通訊服務的新營收契機 |
 |
XPANCEO展示智能隱形眼鏡原型 可透過無線供電 (2025.03.10) 在今年的MWC 2025展會上,XPANCEO展示了其最新的智能隱形眼鏡,產品整合了AR顯示和生物感測器,為未來的視力健康和增強現實應用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
XPANCEO展示了三款智能隱形眼鏡原型,分別強調了不同的技術創新 |
 |
意法半導體全新 STM32WBA6 無線微控制器整合更多功能與效能,兼具電源效率 (2025.03.10) 服務涵蓋各類電子應用市場的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推出新一代 STM32 高效能短距離無線微控制器(MCU),進一步簡化消費性與工業設備的物聯網(IoT)連接 |
 |
MWC首現太陽能充電手機 為行動能源使用帶來創新想法 (2025.03.06) 在2025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上,中國手機品牌Infinix展示了一項創新的概念:可透過太陽能充電的智慧型手機,這項技術強調環保與便利性,為行動裝置的能源使用帶來創新的想法 |
 |
產發署率台廠進軍MWC 展示台灣5G與AI創新科技 (2025.03.05) 為了積極爭取國際商機,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日前率領12家台廠,進軍「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打造台灣館,同時與中華電信、美國開放網路政策聯盟(ORPC),以及德國、西班牙、美國AT&T、日本NTT DOCOMO等多國電信商舉辦交流活動,協助台廠深入瞭解國際政策動向與市場需求,深化供應鏈合作,並爭取美國創新基金補助商機 |
 |
Anritsu 安立知攜手 SK Telecom 及 POSTECH,結合 AI 與天線擴展技術提升通訊效能 (2025.03.05) Anritsu 安立知很榮幸宣佈,南韓最大電信業者 SK Telecom (SKT) 與領先先進研究領域的浦項科技大學 (POSTECH) 選擇 Anritsu 安立知的無線通訊測試平台 MT8000A,用於驗證結合天線擴展技術與人工智慧 (AI) 的行動通訊技術 |
 |
可水洗磁場感應技術 衣物變身智慧介面 (2025.02.27) 來自英國、德國和義大利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全球首創的可水洗、耐用型磁場感應電子紡織品,有望徹底改變衣物在科技領域的應用。
這項發表於《通信工程》期刊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如何將微小、靈活且高靈敏度的「磁阻」感測器,整合到傳統紡織製造相容的編織紗線中 |
 |
最佳整合型USB-C供電控制器 –– MCP22301 (2025.02.25) USB-C作為資料介面開發無所不在且支援正反插的端口,已經演變成為移動電子設備供電及充電的主要連接器。為了進一步增強此端口的功能,USB-C標準使單根電纜能夠支援USB 3.1數據傳輸速度、最高100W的設備充電功率以及用於傳輸圖形和視頻信號的替代模式Alternate Modes(Alt-Mode) |
 |
記憶體領導品牌ATP Electronics 推出全球最小封裝 7.2 毫米 e.MMC,專為穿戴裝置與機器人應用打造 (2025.02.25) E600Vc擁有全球最小的封裝尺寸,僅7.2 x 7.2毫米,比標準e.MMC小65%,同時提供高達128 GB的存儲容量。
該產品採用3D三層單元(TLC)快閃記憶體,先進的節能技術,包括自動省電模式和電源優化 |
 |
智慧無線聽診器採用Nordic nPM1300提升電池性能 (2025.02.25) 數位醫療公司 Lapsi Health 推出了一款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的智慧聽診器,專門用於無線記錄和分析聽診音(身體內部聲音),例如心跳。Keikku聽診器可用於定點照護(point-of-care)和遠端醫療應用 |
 |
突破散熱瓶頸 3D適應性熱管技術問世 (2025.02.24) 「自然(Nature)」網站發表了一項新的散熱技術,研究者開發出3D適應性熱管(AHP),利用相變原理,結合客製化設計與3D列印技術,打造能適應任意形狀的散熱系統。
由於電子設備持續朝小型化發展,晶片電路製程日益精細,設備設計也更加緊湊 |
 |
一粒沙,一個充滿希望的世界 (2025.02.21) 想像一個沒有手機、網路或行動通訊的世界。一片苦於飢荒的大陸。一種神秘又致命的病毒,不受控制地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