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新加坡研发植物电信号解读装置 应用於农业监测 (2025.02.13)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迁加剧和粮食需求增长,农业科技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新加坡的研究团队数年前就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解读植物电信号变化的装置,持续帮助农民更精准地监测作物健康状态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日本科学家成功开发电子皮肤 可应用於机器人和义肢发展 (2025.02.11) 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电子皮肤,具备自我修复功能,并能保持感测能力。这项技术的突破,为机器人和义肢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该研究团队利用人体皮肤细胞,培养出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皮肤组织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希腊研究团队开发新型人工智慧 更精简高效 (2025.02.06) 近期,一个希腊的研究团队透过将仿生学的特徵融入AI,创造更小、更智能的系统。它模仿我们的大脑处理资讯的方式,提高它们在识别模式和做出决策方面的效率。这将带来更有效率的AI应用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院开发智慧舒眠睡垫 可监测使用者心跳等睡眠数据 (2025.01.23) 工业技术研究院(工研院)於不久前的美国消费性电子展(CES)上,展示了其最新的健康科技创新产品iSleePad智慧舒眠睡垫。iSleePad是一款全能的睡眠健康守护者,适用於各年龄层,包括银发族、婴幼儿和成人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AI 助力解码基因:预测疾病风险的利器 (2025.01.19)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开发了突破性的技术,结合人工智慧和基因分析,更精准地预测疾病风险。这项发表於《自然》期刊的研究,利用名为lentiMPRA的技术,分析了人类基因组中数十万个控制基因表达的DNA片段,并通过机器学习模型MPRALegNet预测基因的活性,准确度堪比实验结果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经济部助攻链结矽谷生态圈 新创募资订单上看4亿台币 (2025.01.15) 经济部产业技术司於今年美国CES消费性电子展後,除了率领涵盖半导体、太空科技、医疗科技、量子运算与永续循环等领域,共11家台湾前瞻科技新创团队及企业叁展外,也积极链结矽谷新创生态圈,安排10家新创团队至Stanford、Berkeley Skydeck二校拓展商务,可??创造4亿台币商机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韩国研发微型磁铁操控细胞 可??革新医疗诊断技术 (2025.01.06) 韩国大邱厌北科学技术研究院 (DGIST) 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磁性工程技术,利用先进微影技术在微型磁铁上刻蚀出微小凹槽,简化并改善了细胞和生物载体的操作。这项创新技术可??应用於细胞分析、医疗诊断和晶片实验室等领域,打造出更轻巧、更具成本效益的携带型系统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院亮相CES 2025 颠覆医疗照护新未来 (2025.01.06) 即将揭幕的美国消费电子展(CES 2025)持续关注生命永续议题,今年工研院第九度踏上CES国际舞台,也以「科技守护健康,让生活更安心!」为主题,将特别注重在「健康科技」、「智慧照护」两大主题的跨域应用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院携手公视打造AI手语主播 掌控资料库加值应用 (2024.12.09) 为提升资讯平权,让听障朋友也能即时掌握重要气象资讯,工研院携手台湾公广集团合作,打造全台首创「AI(人工智慧)虚拟手语气象主播」!双方於今(9)日举办「AI手语·幸福台湾」记者会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经济部开发空气采样机器人 强化台湾智慧医疗产业竞争力 (2024.12.05) 经济部产业技术司今(5)日於「2024医疗科技展」科专成果主题馆展示工研院、金属中心及生技中心等3大法人共计14项前瞻医疗科技,瞄准智慧医材、数位疗法、精准检测、植入式医材等需求,并特别展出两项机器人技术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中国科学家研发AI驱动系统 加速微生物研究 (2024.11.27) 中国科学院 (CAS) 青岛生物能源与生物过程技术研究所单细胞中心,及其合作夥伴,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辅助拉曼激活细胞分选 (AI-RACS) 系统。该系统自动化了从酸性土壤中分离和分析耐铝微生物 (ATM) 的过程,让微生物研究从劳动密集型走向高自动化工作流程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积层制造医材续商机 (2024.11.25) 基於COVID-19疫情期间,造就跨国供应链中断与瓶颈,促进生技医材等客制化快速量产需求;又有这一波国际净零碳排浪潮,让积层制造技术焕发新商机,台湾则由工研院南分院打造应用场域,携手医疗与制造产业推动低碳智慧制造双轴转型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2024国家药科奖揭晓 医材软体研发见硕果 (2024.11.20) 为了持续推动和支持生技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鼓励更多优秀的团队投入创新研发,卫生福利部与经济部近日共同举办「2024国家药物科技研究发展奖」(简称国家药科奖)的颁奖典礼,在国家生技研究园区颁发药品类、医疗器材类及制造技术类的金、银、铜质奖,彰显生技医药产业研发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台师大携手瑞昱半导体与丽台 深耕培育中学AI种子 (2024.08.16) 台师大跨域科技产业创新研究学院近日携手瑞昱半导体与丽台科技,於暑假期间假高雄市立三民高中、台中市立大甲高中等校,分别举办了「AIoT智慧物联网种子教师工作坊」与「智胜先机人工智慧云端协作坊」,旨在培育高中AIoT种子教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经济部於亚洲生技大会开幕宣示 成功技转癌症新药与精准检测技术 (2024.07.26) 历经後疫时代生医产业倍受瞩目,亚洲生技大会(BIO Asia-Taiwan 2024)今(26)日隆重开幕,经济部产业技术司也正式宣布2项癌症医疗研发成果重大产业化进展:其一是由生技中心专属授权朗齐生医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院51周年「创新引航、共创辉煌」特展 打造日不落产业竞争力 (2024.07.05) 工研院今(5)日逢51周年院厌,并举办「创新引航、共创辉煌」特展,获与会者肯定工研院为台湾的重要资产,透过在创新前瞻技术与跨领域整合成果,从过去、现在到未来都一直扮演关键角色,为台湾经济与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提升国际竞争力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菁英奖6项金牌技术亮相 创新布局半导体、5G及生医新市场 (2024.07.03) 工研院日前揭晓新获工研菁英奖6项年度金牌技术,包含2项已产业化成果与4项前瞻技术,涵盖半导体、5G及再生医学等领域的突破创新,将有助於展现工研院在下世代技术部署上的领先地位,紧扣市场需求,并呼应全球产业变化趋势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高医大携手清大共展研究成果 迎向未来挑战 (2024.06.21) 2024年适逢高雄医学大学创校70周年,高雄医学院一步一脚印拓展累积能量迄今,逐渐发展为南台湾医学重镇。近年来不仅在医疗领域上有所成就,更将研究领域延伸至多元医疗科技,其中包含人工智慧AI、大数据等技术,皆是面对未来新疾病、高龄化威胁等挑战的生医发展重点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生医厌25周年 以研发链结产医打造健康产业护国群山 (2024.06.19) 工研院生医所25年来在「创新发明、聚落联盟、产业化成果、国际荣耀」四项领域树立亮眼里程碑,今(19)日举办「跨域生医 卓越25」记者会展示成果。工研院不只是半导体护国群山的孵化器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次世代基因定序检测纳入健保给付 开启台湾癌症精准医疗新纪元 (2024.05.14) 癌症长期位居台湾十大死因之首,2023年的相关医疗支出近1,400亿元,占国家总医疗预算近两成,健保资源面临莫大的挑战,卫生福利部於5月1日将19种癌症的次世代基因定序检测(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纳入健保给付,透过检测生物标记寻找基因突变,进而评估标靶药物精准投药,预计每年约2万多名癌症病人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