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慧手錶和頭戴式顯示器勢不可擋 (2018.01.11) 展望未來,帶動智慧手錶銷量的關鍵因素,在於是否能創造為個人提供獨特價值,並獨立於智慧手機之外的各種核心功能。 |
 |
5G資訊安全發展現況觀察與分析 (2018.01.10) 5G世代的應用多元,各類新服務、新架構、新技術,更對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帶來新的挑戰。 |
 |
長照2.0加快台灣智慧醫療腳步 (2017.12.26) 為因應台灣高齡化趨勢,政府在2016年啟動長照2.0,長照2.0放寬了醫師法的限制,同時也讓IT技術在醫療業的應用更深更廣,此一政策也將加速台灣智慧醫療腳步。 |
 |
2018年AI脫離技術研究 擴大實際應用層面 (2017.12.14) AI毫無疑問,將會是未來幾年持續發燙的議題。市調單位Gartner預估,到了2020年,30%的企業會將AI列為五大優先投資方向之一。也將會有近30%的新開發項目包含由資料科學家和工程師的聯合工作小組提供的AI元素 |
 |
智慧腕帶式裝置呈現成長態勢 (2017.12.12) 智慧手錶與智慧手環的規格與應用模式界線越來越模糊,然而智慧穿戴整體市場規模正快速成長。 |
 |
德州儀器新款MCU以實惠價格提供超值功能 (2017.11.28) 德州儀器(TI)發佈針對感測應用的超值型、超低功耗MSP430微控制器(MCU)。開發人員可透過MSP430超值型感測MCU中的各種整合混合訊號功能為不同應用/解決方案實現簡單的感測功能,且只需$0.25美金(基本訂購量為1,000個) |
 |
可攜式手腕照護球 (2017.10.18) 本作品「可攜式手腕照護球」,主要設計對象是以腕隧道症候群者為重點相關開發。 |
 |
高性能的嵌入式成像 (2017.09.04) 在設計嵌入式視覺系統中,仔細匹配影像感測器與應用特定需求至關重要。首先,似乎有盡可能最高的解析度和幀率總是最好的,以最大化吞吐量和資料準確性。 |
 |
穿戴式手環中的光學心率感測器應用 (2017.08.09) 在現實中,消費者對手環式HRM技術的體驗至今為止還不盡人意:光學HRM的基本操作看起來雖然很簡單,但在手環式裝置中應用該技術時,還要克服相當多的技術難題... |
 |
判讀醫療影像 Google機器學習可望預防糖尿病患失明 (2017.08.08) 人工智慧(AI)究竟可如何改善人類生活?該項技術目前已經被應用於許多產業中,但若是要說「嘉惠」於人類,那麼必定非醫療領域莫屬;看好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 |
 |
穿戴式裝置助你健康 (2017.08.07) 未來,醫療級穿戴式裝置將更加小型且可攜化,讓病患在家中也可使用,並檢測身體狀況,資料也可透過雲端回傳至院中提供醫護人員了解患者身體狀況。 |
 |
穿戴式裝置需求更暢旺 (2017.08.03) 穿戴式裝置若要從過往的「玩具」,轉而向專業的醫療器材邁進,除了效能須再進一步地提升外,外型設計與利基市場,也都是相關廠商應該注重的部分。 |
 |
科學家欲開發微型機器人 可在人體血管中「游泳」輸送藥物 (2017.07.25) 醫療設備的聯網化與數位化構成智慧醫療體系,現今運用越來越成熟與普遍,不管是對病患或是醫護人員來說,不僅提升救護效率與品質,也大大改善人們現在的生活。不過 |
 |
可攜式健康護理之旅 (2017.07.25) 使用技術管理護理正在改變這一行業。成功的關鍵是將醫療設備從醫院轉移到病人的家中。 |
 |
桃園市智慧化程度不落五都之後 (2017.07.13) 端看官方數據,過去兩年半桃園人口成長了十萬人,關於這一點即可顯示出桃園市是成長中且迅速的城市;未來桃園市將如何發展,相當令人期待。 |
 |
製藥工業4.0數位化 打造智慧生產效能 (2017.07.03) 「醫藥產業自動化系統與數據完整性的趨勢與未來發展」研討會,內容針對實驗室數據完整性的管理、生產機台資訊的整合管理、無紙化生產及電子化批次紀錄eMBR、藥品系列號世界管理法規及解決方案等議題探究,以期協助廠商在現有的設備基礎上找到可行的改善策略 |
 |
[Computex 2017] 工研院健康樂活姿勢追蹤系統 可預防運動傷害 (2017.06.02) 想像一下,一個小小的裝置可以偵測你的姿勢,提醒不良姿勢或運動等可能受傷行為。工研院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開發了「健康樂活姿勢追蹤系統」,可結合衣服穿在身上,隨時偵測分析姿勢 |
 |
[Computex 2017]工研院智能系統主題館展示多項研發成果 (2017.05.30) 工研院藉由2017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17)的機會,一口氣展出27項智能化系統研發成果,透過「智能系統主題館」,以情境式互動體驗,展現智能系統整合的技術實力,為產業界提供需要的完整解決方案 |
 |
數位治理讓城市更有智慧 (2017.04.24) 落幕的「2017智慧城市展」匯集了台灣9個縣市的智慧城市政策成果,同時也吸引了超過200家廠商參展,展現出台灣的智慧應用成果與伴隨而來的龐大商機。 |
 |
打造醫材產業鏈正向循環 (2017.04.05) 醫材成功的關鍵在於產品、法規、通路,廠商宜擺脫傳統的製造或代工供應鏈思考,深度了解醫療產業實際需求導向,才能夠清楚自我的優勢和確立定位,進而有效開拓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