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21627
MONAI獲西門子醫療導入應用 加快部署臨床醫療影像AI (2024.12.03)
據統計目前全球每年為了診斷、監測及治療各種病症,而進行的醫學影像檢測數量約有36億件,為了加快所有這些X光、CT掃描、MRI(核磁共振)和超音波檢查影像的處理和評估,對於幫助醫生管理工作量和改善治療成果而言至關重要
七大科技趨勢引領2025商業競爭格局 (2024.12.03)
Logicalis 澳洲公司執行長 Anthony Woodward 表示,科技創新正在重塑商業競爭規則。過去成功的策略可能不足以應對未來的挑戰,企業必須適應從量子計算到產業特定人工智慧 (AI) 解決方案的下一波科技浪潮
工具機產業節能標章評鑑再起 大廠齊聚力爭金銀牌 (2024.12.02)
繼TMTS 2024台灣國際工具機展辦理首屆「工具機產業節能標章」評鑑之後,引發業界廣大迴響,工具機廠及零組件廠也紛紛持續投入綠色技術研發改善。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TMBA)今(2)日再度辦理第2屆「工具機產業節能標章」評鑑,並篩選出具備節能減碳功效的工具機或零組件,以協助終端客戶參考選用
數據驅動永續革新須留意雙面刃 藉4大重點加速雙軸轉型 (2024.12.02)
在永續發展浪潮下,ESG數據早已成為企業價值的重要衡量指標。於今(2)日由ESG世界公民數位治理基金會(ESGWD)舉行的「2024年度雙軸轉型永續創新論壇暨金恆獎頒獎典禮」,也揭露了導入人工智慧(AI)後,使之整合與分析變得更為清晰與快速,且讓企業能更精準量化、追蹤並管理ESG績效,並提供全面的決策支持
VSAT提高衛星通訊靈活性 驅動全球化連接與數位轉型 (2024.12.02)
VSAT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其價值在於提供靈活高效的衛星通訊。 VSAT的發展不僅依賴於單一技術突破,更需要多方面的協同創新。 然而,VSAT發展仍面臨設備成本高昂、頻譜資源緊張及競爭壓力等挑戰
「冷融合」技術:無污染核能的新希望? (2024.12.02)
本次的「東西講座」特別邀請臺師大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講座教授、現任職江陵集團創能中心執行長黃秉鈞博士,以「冷融合—無污染的核能技術」為題,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冷融合技術
台灣無人機產業未來發展與應用 (2024.12.02)
無人機技術逐漸成為國家產業發展的重心,對國防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均具有深遠影響。從「國家戰略產業」層次觀察,我國政府將無人機定位為軍工產業的重點布局項目,並從國防安全到經濟推動,進以打造台灣的信賴產業
國家發射場域選址 南田、九棚居民表支持 (2024.12.02)
國科會為建置國家發射場域,選定臺東縣達仁鄉南田部落及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為候選場址,並於近日舉行公聽會。國科會前瞻處長蔡妙慈表示,發射場域開發強度低,對環境影響可控制,將與地方合作,帶動太空教育、產業觀光等發展,創造在地就業機會
鴻海亮相台灣太空國際年會 展現低軌衛星實力 (2024.12.01)
鴻海科技集團週日參與第二屆台灣太空國際年會(TASTI),首度公開其低軌衛星的軌道運行技術,並展示在太空產業鏈的完整佈局。 未來的通訊技術將朝向高覆蓋率、高可靠度、高連接密度和低延遲發展
感測器+機器人+視訊 運用實時監控助農民精準播種 (2024.12.01)
擺脫「等等看」的傳統種植方式,高科技助農民提高效率和產量! 隨著全球人口不斷增長,糧食需求也日益增加。農民面臨著氣候變化、勞動力短缺等諸多挑戰,如何提高產量成為關鍵
工研院攜手產業 推動電動物流車應用 (2024.12.01)
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工研院與中華汽車、威剛科技等業者合作,展示3.5噸電動小貨車、電動機車等多元應用成果,加速電動運具在物流產業的導入。 經濟部產發署表示,將持續支持電動商用車發展,協助產業數位轉型,打造更永續的運輸環境
臺師大與麗臺攜手成立AI共同實驗室 推動教育及產業創新應用 (2024.11.29)
迎接國際人工智慧(AI)浪潮興起,台灣卻在應用服務及人才資源,相較於硬體顯得青黃不接。近日臺灣師範大學(NTNU)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便選擇與麗臺科技(LEADTEK Research Inc
淨零碳排運輸再下一城 工研院推動電動物流車汰換及服務商機 (2024.11.29)
順應全球淨零排放浪潮,電動物流車也成為低碳運輸的解決方案之一,工研院今(29)日攜手多家產業夥伴,包括中華汽車、威剛科技、新竹物流、嘉里大榮物流、祥億貨運、國瑞汽車、起而行綠能,展示在3.5噸電動小貨車、電動機車與充電站等多元場域應用成效
AI與互動需求加持人型機器人 估2027年市場產值將突破20億美元 (2024.11.28)
繼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宣示「AI本質上就是機器人」之後,最近與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沈向洋對談時,更直接點名汽車、無人機、人形機器人,為3種有望實現大規模生產的機器人
中國科學家研發AI驅動系統 加速微生物研究 (2024.11.27)
中國科學院 (CAS) 青島生物能源與生物過程技術研究所單細胞中心,及其合作夥伴,開發了一種人工智能輔助拉曼激活細胞分選 (AI-RACS) 系統。該系統自動化了從酸性土壤中分離和分析耐鋁微生物 (ATM) 的過程,讓微生物研究從勞動密集型走向高自動化工作流程
無人機科技突破:監測海洋二氧化碳的新利器 (2024.11.27)
由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大學的科學家和業界合作夥伴組成的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海洋監測工具,可以更有效地測量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海洋科學》期刊上,為全球科學界提供了更先進的海洋監測技術
高效能磁浮離心冰水機降低溫室效應 工研院助大廠空調節電60% (2024.11.26)
因應極端氣候加劇,氣溫不斷升高,住商和工業建築內的空調用電佔比也快速上升。經濟部能源署已制定多項空調能效法規,工研院今(26)日也攜手坤霖、復盛與漢鐘精機等台灣冷凍空調壓縮機和冰水機製造商,共同發表台灣首款「低溫室效應磁浮離心冰水機」,且將AI應用於節能空調的創新技術,宣示降低空調用電及碳排放的決心
Lyten投資鋰硫電池工廠 預示新型電池技術進入商業化階段 (2024.11.26)
美國能源新創公司 Lyten 宣布投資 10 億美元,於美國建立一座鋰硫電池(Lithium-Sulfur Battery)製造工廠,這項計畫旨在推動次世代電池技術的商業化。Lyten 表示,該工廠將專注於大規模量產鋰硫電池,並計劃於未來數年內啟動營運,滿足電動車(EV)、航空航天及其他尖端應用對高性能電池日益增長的需求
2025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展科研實力 台灣20篇論文入選再創新高 (2024.11.26)
一年一度的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ISSCC)將於2025年2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被譽為晶片設計領域的奧林匹克大會,每年都展現出產學界創新的科研實力,台灣此次入選2025 ISSCC共計20篇論文
智慧製造移轉錯誤配置 OT與IT整合資安防線 (2024.11.26)
資訊技術(IT)與營運技術(OT)系統將提升製造數據效能最大化應用。此外,在工業環境中如何採取正確配置成為資安持續有效運作的重要挑戰。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意法半導體三相馬達驅動器整合評估板加速強化性能
2 Pilz開放式模組化工業電腦適用於自動化及傳動技術
3 SKF與DMG MORI合作開發SKF INSIGHT超精密軸承系統
4 宜鼎E1.S固態硬碟因應邊緣伺服器應用 補足邊緣AI市場斷層
5 Microchip支援NIDIA Holoscan感測器處理平台加速即時邊緣AI部署
6 Flex Power Modules為AI資料中心提供高功率密度 IBC 系列
7 瑞薩全新RA8 MCU系列將Arm Cortex-M85處理器高效引入成本敏感應用
8 Power Integrations推1700V氮化鎵切換開關IC
9 ROHM第4代1200V IGBT實現頂級低損耗和高短路耐受能力
10 英飛凌首款20 Gbps通用USB周邊控制器提供高速連接效力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