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 Touch Taiwan系列展 – Forward Together (2025.04.16) Touch Taiwan系列展是台灣上半年重要的科技盛會,近年來,因應產業趨勢,展示主題在原有的智慧顯示已跨足到智慧製造、先進設備、工業材料、新創學研、淨零碳排等領域 |
 |
高功率電源模組突破空間與重量限制 為電動車、機器人保駕護航 (2025.04.13) 迎接新一代新能源/自駕車、人形機器人等應用領域持續發展,對電力供應的效率與密度提出更高要求。Vicor近期也利用48V電源模組簡化設計,推出新款DC-DC穩壓轉換器。
由於現今供電網路(PDN)正在經歷從12V電源架構 |
 |
藍牙Channel Sounding 厘米級經濟的定位革命 (2025.04.07) 藍牙Channel Sounding的意義,不僅在於技術規格的提升,更標誌著「空間感知」成為物聯網的基礎能力。當每一台設備都能精確感知彼此的位置與運動狀態,從智慧城市到元宇宙的應用場景將迎來顛覆性創新 |
 |
台達於2025漢諾威工業展展出多元AI賦能解決方案 推動智慧產業與永續能源轉型 (2025.04.02) 台達今(2)日宣布參與2025漢諾威工業展,展出一系列結合AI技術的解決方案,涵蓋智能製造、能源基礎設施和資料中心等重要領域。其中包括屢獲國際獎項肯定的D-Bot系列協作型機器人 |
 |
研揚全新英特爾AI平台賦能,高效能AI算力工業級無風扇電腦BOXER-6647-MTH 強勢登場! (2025.03.10) 專業物聯網及人工智慧邊緣運算平臺研發製造大廠—研揚科技近日BOXER-6647-MTH,這款無風扇嵌入式電腦搭載 Intel® Core™ Ultra 平台,提供 Intel® Core™ Ultra 7 處理器 155H 或 Intel® Core™ Ultra 5 處理器 125H 兩種規格,專為工業機器人應用量身打造 |
 |
感測器融合:增強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導航能力和安全性 (2025.01.10) 隨著自主移動機器人應用日漸廣泛,感測器融合領域呈現採用AI驅動的演算法、增強物體檢測和分類能力、感測器融合用於實現協同感知、多種感測器模式,以及惡劣條件下的環境感知等趨勢 |
 |
5G支援ESG永續智造 (2025.01.10) 工業5.0「以人為本」,結合AI多工協作機器人問世,企業導入智慧製造的關注重點開始轉向於提升員工生產力、優化設備運作效率與打造智慧化與彈性流程。5G行動通訊技術可望透過台灣資通訊業者以工廠為試煉場域積極開發解決方案 |
 |
5G加速供應鏈跨國重組 (2025.01.10) 迎合2018年以來全球供應鏈演進,正加速擺脫單一市場。中華電信也隨著海外台商跨國布局,並為了及時掌握關鍵資訊,偕同各領域夥伴透過5G通訊串連智慧基礎建築、智慧製造等解決方案 |
 |
安勤推出搭載NVIDIA Jetson平台邊緣AI方案新系列 (2024.12.04) 安勤科技推出由NVIDIA Jetson系列提供支援的全新 AI Edge 處理平台,安勤高整合度人工智慧邊緣應用平台解決方案AIB-NINX-S、AIB-NINX-SC和AIB- NIAO- S系列,採用NVIDIA Jetson系列的全新AI Edge處理平台,針對機器視覺使用案例為主所設計,應用範圍包含AI邊緣運算、AGV/AMR、瑕疵檢測、交通監控與醫療影像等 |
 |
數位勞動力開啟儲運新時代 (2024.09.30) 當台灣已進入老齡少子化社會以來,缺工已成常態,業者也該積極重塑產業環境,讓新進人員生活得更有成就感,而非單純從事辛苦重覆的理/搬貨工作。 |
 |
導入AI技術 物流自動化整合管理增效 (2024.09.30) 倉儲物流業看似較接近服務業領域,但由於工業4.0浪潮也驅動著製造業該如何藉此縮短、管理上下游供應鏈;物流業者也必須主動與更多自動化設備、系統整合商深入接觸瞭解,尋求在無人可用的環境下如何引進設備取代 |
 |
2024台北國際自動化展後報導:機電大廠助迎接碳有價年代 (2024.09.29) 碳定價時代來臨之際,今年台北國際自動化展,機電大廠早已洞燭機先,紛紛推出AI數位化與節能減碳解決方案,展現產業齊心投入綠色轉型的決心。 |
 |
駛入快車道:igus 移動機器人降低成本為中小企業拓路 (2024.09.26)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工作領域採用移動機器人系統,從電子商務倉庫到現代化餐廳。市場上的傳統型號售價大約為25,000歐元,而整合機械手臂的解決方案售價大約為70,000歐元 |
 |
[自動化展] 世協電機掌握減速機自製能力 滿足新一代智慧工廠需求 (2024.08.24) 因應近年來新一代智慧工廠導入人工智慧(AI)與自主移動型機器人(AMR)趨勢,世協電機公司也在今年台北國際自動化展發表多款客製化新品,包含:AGV/AMR、滾珠螺桿,以及超高剛性與扭矩、不鏽鋼材質等一系列專用行星式減速機、杯型/帽型諧波減速機、多輸出軸螺旋傘齒輪、齒輪馬達、小型感應式馬達等產品 |
 |
博世力士樂展出工業4.0解決方案 整合自動化軟硬體節能 (2024.08.22) 台灣博世力士樂(Bosch Rexroth)於8月21~24日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展期間,假南港展覽二館Q916攤位上,展出最新節能及自動化解決方案,涵蓋適用多元產業的七軸協作型機械手臂Kassow Robots,以及各式節能工業科技產品 |
 |
形塑AOI產業創新生態 (2024.08.22) 人工智慧(AI)正逐步落實於各行各業,從製造業到醫療保健、交通管理到消費電子的應用範圍廣泛,對於許多產業來說都是一場革命,其中導入AOI與機器視覺等邊緣AI相關技術應用更為關鍵 |
 |
意法半導體新款智慧慣性測量單元提供工業產品長期生命週期 (2024.08.21)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新推出6軸慣性測量單元(IMU)ISM330BX,整合邊緣AI處理器、感測器擴充類比集線器和Qvar電荷變化偵測器,並提供長期產品生命週期,適用於設計高效能工業感測器和運動追蹤器 |
 |
igus新型低成本工程塑膠移動機器人 (2024.08.15) 借助現代工程塑膠技術,「移動ReBeL」使無人搬運車變得經濟實惠。
從電子商務倉庫到現代化餐廳,有越來越多的工作領域採用移動機器人系統。市場上的傳統型號售價約為25,000歐元,而整合機械手臂的解決方案售價約為70,000歐元(價格因國家而異) |
 |
淺談人形機器人最新發展與市場趨勢 (2024.08.09) 面對工業4.0驅動智慧工廠多樣少量化、大批量客製化的彈性生產需求,也讓機器人角色越來越吃重,從節省人力的輕量化協作型機器人開始,再加入AGV組成AMR;未來還可能朝向人形化機器人發展 |
 |
當工業4.0碰到AI (2024.07.26) 未來一年中,製造商的前三大重點投資包含GenAI、協作型機器人、自主移動機器人(AMR)與自動引導車(AGV)。從數據看未來,AI智慧生產很快將成為全球製造業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