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122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開源:再生能源與永續經營 (2024.12.09)
電源的獲取來自於能源的開發,而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環境保護的壓力,尋找可永續經營的能源變得更加重要,這其中尤以綠色能源和再生能源的開發尤為受到矚目。
瑞薩與Nidec共同開發8合1的E-Axle PoC系統為電動車提升高階整合 (2024.11.11)
電動車市場變化迅速,對於降低車用系統的重量和成本日趨增加。如何減少元件數量成為要項。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與日本電產株式會社(Nidec)合作開發出全球首款運用於電動車(EV)的「8合1」E-Axle PoC(概念驗證)系統,可以使用單一微控制器(MCU)控制8項功能
從軟體洞察與案例分析塑造的 NPU IP 架構 (2024.08.27)
本文敘述根據軟體洞察與使用案例分析所塑造出來的NPU IP架構,證明智慧設計如何達成出色的效能和效率指標,進一步推展AI 的界限。
穿戴式裝置:滿足卓越電源管理的需求 (2024.07.19)
最新一代的可穿戴裝置在能源效率、運算能力和緊湊性之間,將會經由電源管理設計找到適當的平衡。
以AI彰顯儲能價值 提供台灣能源轉型穩定力量 (2024.05.29)
台灣儲能需求主要源於能源轉型趨勢,以及對於電力穩定的考量。 目前,電化學儲能系統,特別是鋰電池,是台灣最常見的儲能系統。 家用儲能也可提升用戶綠能比例,並且增進電力系統的穩定度和可靠度
英飛凌攜手Worksport 以氮化鎵降低可攜式發電站重量和成本 (2024.03.13)
英飛凌科技宣佈與 Worksport合作,共同利用氮化鎵(GaN)降低可攜式發電站的重量和成本。Worksport 將在其可攜式發電站轉換器中使用英飛凌的 GaN 功率半導體 GS-065-060-5-B-A 提高效能和功率密度
新能源車脫碳引氫 待更新線纜滿足高壓溫需求 (2023.12.26)
近年來電動車市場因削價成紅海,又受高利率衝擊致動盪不安以來,氫能車便成為業界開發新能源車的另類選擇,並克服過去偏重在乘用車領域,卻礙於供氣成本高與加氫設施不足,降低終端消費者的採用意願
池內研發乾霧濕度控制系統 適用於表面貼裝製程 (2023.11.16)
為降低使用電子製造設施對於整體環境產生的衝擊程度,以及提升節約能源效益。日本噴嘴製造商池內株式會社(H. IKEUCHI)已開始在全球推廣以乾霧技術為核心的濕度控制系統,這些系統除了能夠有效紓解表面貼裝(SMT) 製程中的靜電問題,並可以顯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及能源成本
施耐德電機最新Galaxy VS 三相不斷電系統 功率範圍擴展至150 kW (2023.10.27)
法商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推出適用於外部電池的 Galaxy VS 三相不斷電系統(UPS)從60 kW至100 kW(380V)擴增為60 kW至150 kW(380V)。隨著功率範圍的擴大,此款高效、模組化、易部署的三相不斷電系統Galaxy VS能夠為更廣泛的關鍵基礎設施和邊緣應用提供保護
下一站,台灣電動車供應鏈何去何從? (2023.09.23)
台灣經濟部正著手推動電動車整車自主生產能量相關補助計畫,預估汽車整車與零組件等相關產業可望成為台灣下一個「新興兆元產業」。對於台灣供應鏈來說,不論是傳統車用或電動車用零件,現階段都是絕佳的進入時機
施耐德電機聯手碩成電子促碳中和 推出鋰鐵電池不斷電系統 (2023.08.31)
因應近年國際品牌大廠紛紛宣示加入RE100,台灣身為全球主要的半導體產業、製造業中心之一,該如何提升工廠、產線「電力使用效率」,以接軌國際大廠、加入綠色供應鏈,便成為關鍵的重要課題!且隨著全球能源需求不斷成長和環保意識增加,讓儲能技術逐漸成為能源產業的關注焦點
ees Europe 2023:未來能源儲存新電池科技為關鍵要素 (2023.06.09)
無論是在電動車或永續電力,能源儲存皆是關鍵因素—電池儲存也是。未來電池生產則趨於更環保,產品更高效、更安全、更便宜,因此一些製造商正積極尋找替代品。在歐洲最大、國際化的電池和能源儲存系統展覽會ees Europe上,超過950家供應商將展示最新的未來能源儲存產品和解決方案
工研院跨域探討電動車大未來 助台廠拓展全球市場商機 (2023.06.06)
因應國際淨零排放需求,全球汽車產業為了降低碳排放,積極拓展電動車領域,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2022年電動車銷售突破1,000萬輛新高,較前一年成長逾5成,產業商機持續擴展
明緯開發4通道5kW能量回收電網型逆變器ERG-5000系列 (2023.05.30)
全球環保綠能與節能減碳能源議題正夯,明緯開發出能量回收電網型逆變器:ERG-5000系列,適合前端製造、生產電源或電池等測試相關設備應用,或終端產品、充電樁、儲能系統(ESS)及各類能源應用等終端客戶
Vicor將在2023 WCX展示適用於xEV的高效能模組化電源系統 (2023.04.12)
隨著汽車產業迅速向電壓及功率要求更高的全電動汽車發展,電源系統設計工程師正在尋找高密度、輕量級並且能跨平台擴充的電源轉換解決方案,以解決電氣化電源轉換難題
ADI與安馳科技將於12/2舉辦品牌博覽會 (2022.11.04)
ADI與安馳科技等代理商,將聯手於12月2日下午1點到5點在台北維多麗亞酒店舉辦2022「Intelligent Edge」品牌博覽會,本次博覽會將以Sensor Edge、Insight Edge、Cyber Edge以及Power等四大主題向合作夥伴進行現場演示
自動化業者支援產業全方位減碳 (2022.09.24)
甫於今年8月底落幕的「Intelligent Asia亞洲工業4.0暨智慧製造系列展」,不僅再度集結了自動化、機器人、模具、3D列印、物流、冷鏈科技、雷射、流體傳動和數位化機械要素共9大主題區,展示從製造端到應用端所需設備硬、軟體和系統解決方案,還能迎合企業全方位節能減碳的需求
多方整合跨域資源 優化行動輔具智能 (2022.08.30)
輔具服務為依照個人需求評估結果所提供的照顧支持服務,透過創新技術與整合資源,除了滿足更多族群的行動自主與健康需求,也藉由賦能、復能達到自立生活及參與社
[自動化展] 5G、儲能需求熱 明緯模組式電源滿足各式供電需求 (2022.08.25)
隨著工業4.0與智慧製造的持續深化,各種自動化應用也有了新的風貌與場景,再加上新興的科技如5G、電動車,以及綠能應用的展露頭角,對電源供應設備也有了不一樣的需求
電化學儲能成為脫碳新技術 2030年裝機容量達1,160GWh (2022.07.28)
為了實現電力系統的深度脫碳,可再生能源的規模化利用是根本路徑,在這一過程中以電化學儲能為代表的新型儲能技術,成為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不斷提升的重要支撐。 根據TrendForce統計,2022年全球電化學儲能裝機容量預計約為65Gwh,至2030年可達1,160GWh,其中來自發電側的需求高達七成,是最主要支持電化學儲能裝機的動力來源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Microchip推出全新Switchtec PCIe 4.0 16通道交換器系列產品,為汽車和嵌入式計算應用提供多功能性
2 意法半導體推出 STM32WL33 低功耗長距離無線微控制器及專屬生態系擴充方案
3 貿澤電子即日起供貨能為工業應用提供精準感測的 Analog Devices MAX32675C微控制器
4 凌華科技攜手銳能智慧科技 打造電動車社區充電最佳EMS能源管理系統
5 桓達FSE集塵節能粒子濃度偵測器可即時監測粉塵狀態
6 意法半導體推出的安全防護比較器具備穩定啟動時間設計 提升系統可靠性並降低電力消耗
7 意法半導體推出靈活、因應未來的智慧電表通訊解決方案,協助能源轉型
8 雅特力AT32F421遙控攀爬車電子調速新方案,助力征服極端地形
9 泓格PET-2255U:靈活接線與簡易控制,工業自動化的全能利器
10 安勤全新高效節能伺服器HPS-SIEU4A/HPS-SIEUTA解碼綠色運算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