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機科技突破:監測海洋二氧化碳的新利器 (2024.11.27) 由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大學的科學家和業界合作夥伴組成的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海洋監測工具,可以更有效地測量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海洋科學》期刊上,為全球科學界提供了更先進的海洋監測技術 |
|
遙控水底機器人為深海勘探實現創新 降低環境風險 (2024.06.24) 不到兩年前,兩個Saab遙控水底機器人(ROV)下潛3000多公尺,進入寒冷的南極水域,尋找於1915年沉沒的歐尼斯特·沙克爾頓爵士的「耐力號」船。這位英國探險家的故事是一段具有無畏的領導力和毅力的傳奇 |
|
Vantage將在台北建置16MW資料中心 擴展亞太區業務版圖 (2023.12.07) Vantage Data Centers (Vantage)宣布進駐大台北地區,台灣最大的資料中心市場。該公司將於 2024 年中旬推出TPE1,其為一座16MW、 總樓面面積達6,000坪(20,000 平方米)的資料中心 |
|
安立知Coherent OTDR MW90010B可評估20,000公里海底電纜 (2023.08.29) Anritsu 安立知推出全新同調光時域反射儀 (Coherent OTDR) MW90010B,用於定位海底電纜故障,其評估距離長達 20,000 公里,涵蓋整個 C 波段的波長也易於選擇。建立在與上一代產品尺寸相同的基礎上,MW90010B 的重量減輕了 40%,因而更加便於攜帶 |
|
金屬中心於智慧城市展大秀46項科研成果 (2023.03.30) 2023智慧城市南北聯展(高雄場)今在高雄展覽館熱鬧登場,為呼應大會「數位轉型再創智慧城市新高峰」主題,金屬中心在本次展覽中展示金屬材料的最新研發成果和技術應用案例,46項技術與服務亮相,展現技術實力,以「預見科技新趨勢」為活動主軸,貫穿包括創新超能力、科技癮想力、技研理解力、互動生命力等四大主題區 |
|
2023年機器人發展重要驅動力預測 (2023.03.14) 勞動力短缺為機器人自動化帶來新機遇,人工智能和連接的數位網絡將使機器人更易於使用,使它們能夠在新行業中承擔更多任務。 |
|
國科會啟動6G通訊布局 投入3億元部署次世代通訊發展 (2022.12.15)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宣布,啟動6G次世代通訊布局,將於明(112)年初進行跨部會溝通,研議臺灣6G科研主軸,超前部署掌握次世代通訊的發展契機。
近期在地緣政治及COVID-19疫情的催化下,全球主要國家在5G方興未艾之際,已陸續投入下世代6G通訊技術布局,以搶占未來關鍵通訊技術與應用服務的市場商機 |
|
金屬中心於2022 TASS會展示多項技術成果 (2022.11.07) 2050年碳中和、淨零轉型已成為全球共同目標,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的關鍵角色, 從政策面及產業面積極進行綠色、永續轉型。近日舉辦的2022年亞洲永續供應+循環經濟會展以5大特色結合展覽、論壇以及商機媒合活動為企業找商機,金屬中心在展會中以「淨零永續‧再造經濟」為主軸,強調資源循環零廢棄,展示多項科專成果 |
|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閉幕 觀展人數較上屆成長25% (2022.10.21) 外貿協會與SEMI共同主辦的「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21日閉幕,今年展覽規模達到千個攤位,創歷年新高,參觀人數也再次刷新紀錄,展覽3日共有19,487名相關業者參觀,觀展人數較上屆成長25%,隨著邊境解封,來自國際的參觀者超過300人,前5大國際參觀者來源國分別是日本、新加坡、美國、英國及韓國 |
|
NEC鋪設海底光纖電纜 連接美國與日本最大資料傳輸容量 (2022.09.29) NEC集團宣布已與Seren Juno Network公司簽訂合約,興建一條橫跨太平洋的海底光纖電纜「JUNO光纜系統(JUNO Cable System)」,以連接美國加州及日本千葉縣和三重縣。
Seren Juno Network公司由 NTT Ltd Japan Corporation、PC Landing Corp. Mitsui & Co., Ltd. 和JA Mitsui Leasing Ltd. 共同成立 |
|
創新循環技術有成 金屬中心獲2022愛迪生銀獎 (2022.04.28) 循環經濟時代來臨,面對全球永續環境議題,金屬中心為產業與環境尋找更多新商機。一向被譽為「創新界奧斯卡獎」的美國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日前公布獲獎名單,金屬中心今年以「再生多樣態轉化材Poly-T Materials」獲得2022愛迪生獎-銀獎殊榮 |
|
國研院海洋中心研發輕型工作級ROV 助力海下科研與工程 (2022.02.06) 為執行深海研究工作,科技部轄下之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國研院海洋中心),與中山大學海下科技研究所合作,共同研發作業深度3,000公尺之輕型工作級ROV,可因應不同海域與作業目標,完整支援科學研究與海事工程之需求 |
|
NEC與Facebook簽約 鋪設橫跨大西洋海底光纖電纜 (2021.10.26) NEC集團於2021年10月8日宣布已與Facebook簽訂合約,興建一條橫跨大西洋以連接美國與歐洲的超高效能海底光纖電纜。
目前海底電纜最多只提供16對光纖,而NEC新開發的24對光纖電纜與中繼器能提供每秒0.5PB的最大傳輸容量,是長距離中繼光纖海底電纜系統中最高的 |
|
地震預警提早10秒!NEC助建台灣東部海纜觀測系統 (2021.01.04) NEC台灣今天宣布,協助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提升地震與海嘯預警能力的《台灣東部海域地震與海嘯海纜觀測系統》建置計畫,已於2020年7月完成海纜舖設及地震與海嘯觀測系統安裝,10月中完成運轉測試,12月正式啟用 |
|
上緯苗栗風場Formosa 4環評起跑 積極部署4.4GW規模 (2020.12.21) 離岸風力發電開發商上緯新能源(SRE)今日表示,位於西北部苗栗縣外海之開發計畫「Formosa 4」籌設工作持續穩健推進,且已於日前向經濟部能源局提送「環境影響說明書」;此舉不僅意味著該計畫進入了另一個階段,亦成為目前有意競逐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資格之參賽者當中,第一樁正式向主管機關叩關的全新案場 |
|
運用LiDAR技術協助科學家探勘海底 (2020.08.10) 光電協進會(PIDA)今日表示,當科學家希望監測諸如海藻繁殖等重要的生態現象時,會利用衛星拍攝的照片。但是衛星圖片通常只能「看到」大約5至10 米深的海底。為了尋找較佳的替代方案,由美國緬因州Bigelow實驗室的Barney Balch博士研究團隊,利用光達(LiDAR)裝置來達成目的 |
|
台灣海洋研究整裝待發 新海研1號正式交船啟航 (2020.07.21) 科技部基於推動改善國內海洋研究環境,強化海洋共用平台,推動研究船汰舊換新,籌建三艘新研究船,去(108)年新海研2號及新海研3號竣工,於11月進行交船典禮,目前新海研1號也已經完工,今(109)年7月21日在台船基隆廠舉辦交船典禮 |
|
雲端服務需求激增 數據機房面臨綠色能源挑戰 (2020.06.09) 目前日益依賴數位技術的社會,突顯了決策者在極端條件下,更需要仔細評估靈活性資源的潛在可用性的需求。 |
|
以模型化基礎設計混合訊號多波束聲納系統 (2019.11.20) 為了開發多波束聲納系統來進行高解析度的聲波成像,NEC採用MATLAB和Simulink的模型化基礎設計新方法來設計多波束聲納系統。 |
|
達梭系統解決方案幫助歐洲之星規劃資源和維護管理 (2019.04.17) 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emes)日前宣佈提供橫跨英法海底隧道鐵路服務的知名國際高速鐵路營運公司歐洲之星(Eurostar),已選擇由3DEXPERIENCE平台提供支援的DELMIA Quintiq應用幫助其最佳化資源和維護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