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骨骼機器人技術助力 智慧行動輔具開創新局 (2024.12.02) 本場次東西講座邀請福寶科技何侑倫總監探討如何透過智能輔具加持,協助高齡、復健或行動不便者提升在日常生活中的自主性和增進生活品質...... |
|
智慧輔具:外骨骼機器人技術 (2024.11.15) 與一般服務型機器人不同,福寶科技從身障者角度創立台灣第一個「外骨骼機器人」計畫,運用精密機械研發出穿戴式行動輔助機器人,打造行動輔具更輕、更薄、更方便穿戴,並且進一步縮短調整尺寸時間,讓脊損傷友的行動變得有自主性和趨於順暢 |
|
高齡應用科技驅動醫材創新 募資聚焦四大領域 (2023.11.03) 根據BMI Research研究報告指出,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在2022年達4,833億美元,預期將以年複合成長率6.7%成長,至2025年達到5,897億美元。目前美國、德國及中國為醫材市場前三大主要國家且持續成長,而心血管、骨科醫材逐漸回歸正常需求,帶動手術大廠成長 |
|
2022.9月(第84期)馬達與減速機驅動 節能減碳上路 (2022.09.02) 繼歐、美各國這兩年陸續宣佈碳稅政策以來,
已讓台灣工商業界開始感受到市場上,
「灰犀牛」與「黑天鵝」迎面而來的沉重壓力!
前者包括排碳大戶與上市櫃公司,皆須配合「碳盤查」策略,
涵括範疇1~3的直接、間接排碳,
並納入供應鏈廠商生產與運輸、廢棄物處理、員工通勤和差旅等 |
|
2022.9月(第370期)類比雙城記 (2022.09.02) 原本看好的2022年晶片市場,
在俄烏戰事陷入僵局,以及通貨膨脹的發酵,
急速的抑制了人們的消費力道,也大幅削減了晶片的銷售需求。
在晶片市場轉入調整期之後 |
|
多方整合跨域資源 優化行動輔具智能 (2022.08.30) 輔具服務為依照個人需求評估結果所提供的照顧支持服務,透過創新技術與整合資源,除了滿足更多族群的行動自主與健康需求,也藉由賦能、復能達到自立生活及參與社 |
|
康揚結合感測與雲端科技 發表新世代行動輔具與照護科技 (2022.08.05) 國發會預估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而長照與醫療輔具產業在AI人工智慧、5G等新興科技發展下,未來趨勢將結合科技、物聯網技術,將傳統照護轉為更有品質及效率的智慧照護 |
|
第十五屆盛群盃競賽展現跨域合作激發智能創意成果 (2020.12.15) 產官學攜手跨領域玩出智能新創意,第十五屆盛群盃HOLTEK MCU創意大賽於109年11月28日假南臺科技大學盛大舉行,來自國內各大學院校超過100支隊伍參賽,本屆競賽新增【智能創意產品設計組】,透過跨領域合作以激發更多創意並使作品更趨商品化 |
|
工研院IEKCQM:遠距、在宅、驗證法規是醫材產業主要挑戰 (2020.11.04) 隨著COVID-19疫情再起的國際經濟前景難料,亦將持續帶動防疫醫材需求,根據工研院IEKCQM團隊對醫療器材產業最新觀察及預測,2021年臺灣醫療器材產業產值持續成長5.2%~6 |
|
智慧當道 輔助科技開啟應用新頁 (2020.03.10) 全球醫療照護人力短缺,改善醫事人力規劃已成為重要的推動項目。智慧輔助科技包含設備與服務,可協助失能者享受有尊嚴的生活。 |
|
第十四屆盛群盃 產官學攜手跨領域玩出新創意 (2019.12.04) 第十四屆盛群盃HOLTEK MCU創意大賽於11月24日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盛大舉行,來自國內各大學院校共123支隊伍參賽,本屆競賽新增智慧玩具創意商品組別,透過跨領域合作以激發更多創意並使作品更趨商品化 |
|
緯創醫學整合軟硬實力 醫療產品及應用服務強攻市場 (2019.12.03) 緯創資通集團於2016年成立緯創生技控股公司,投資生醫技術整合,已投資十多家生技創投,旗下百分百投資子公司--緯創醫學科技,目前專注於四項醫學產品領域為體外診斷(IVD)、醫學影像、智慧行動輔具機器人及智慧醫療、AI大數據 |
|
AIoT促動健康醫療產業趨向高效低成本 (2017.11.10) 工研院產經中心(IEK)於11/6起連續五天舉辦「眺望2018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由IEK?資深研究團隊及產業界專家為現今產業進展提出精闢分析,齊聚探討AIoT!席捲產業新革命及數位科技創新應用等多領域的主題,今日(11/10)登場的是「生醫」及「健康照護」場次 |
|
打造醫材產業鏈正向循環 (2017.04.05) 醫材成功的關鍵在於產品、法規、通路,廠商宜擺脫傳統的製造或代工供應鏈思考,深度了解醫療產業實際需求導向,才能夠清楚自我的優勢和確立定位,進而有效開拓市場 |
|
IEK:醫材產業宜建構關鍵核心力 東協市場拓展迎商機 (2016.11.10) 根據OECD統計顯示,全球每人醫療支出金額持續上升,帶動醫療支出政策與醫材研發策略的調整,其中美國及德國呈現成長加速的趨勢,其餘台灣主要出口國家成長略為趨緩 |
|
工研院勇奪五項百大科技研發獎 (2016.11.04) 素有科技產業奧斯卡之稱的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在台灣時間11月4日上午揭曉。在經濟部技術處及能源局支持下,研發團隊共有六項技術獲獎,分別為工研院的「iSmartweaR感知智慧衣」、「車用遠距浮空多屏抬頭顯示器」、「行動輔助機器人」及「可高速充放電鋁電池」、「SpeedPro製程優化軟體」 |
|
IEKCQM:2017台灣醫療器材產業年成長值預估達8.5% (2016.10.21)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發表IEK製造業趨勢預測模型(IEKCQM, Current Quarterly Model)預測結果。工研院IEK預測團隊指出,初估2016年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產值成長達8.5%,產值首度突破1000億元 |
|
穿戴下一步:從智慧衣到外骨骼 (2015.03.06) 台灣在行動裝置的發展已有了不錯的成績,
隨著智慧衣與外骨骼的技術不斷突破,
台灣的創新研發勢必將寫下歷史新頁。
研發創新的目的與用途千百種,然而唯有以人為本的創新研發,才能彰顯其真正的價值 |
|
再造鋼鐵衣 工研院打造外骨骼新價值 (2015.01.14) 一般的動物包括人類,身體的結構都是肉包骨,骨骼都是長在裡面支撐起整個身體。近年來,已經有部分電影將螃蟹這種外骨骼的概念套用在人們身上,例如用鋼鐵衣技術來提供更強的行動力與保護力 |
|
隔行如隔山 醫療智慧化仍須溝通整合 (2014.01.15) 醫電產品由於資通訊技術的整合,逐漸趨於可攜式、精密化、複雜化及容易操作的特性,逐漸邁向「智慧醫療」發展,而各家廠商也卯足全勁推出相應產品;但這些設備是否真的符合醫護人員及病患的需求,似乎仍有一段長路要走,但無論如何,「溝通整合」仍是系統發展的不二法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