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綠色鋼鐵市場潛力大 瑞典打造首座綠色鋼鐵廠 (2025.03.25) 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壓力下,鋼鐵產業作為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轉型挑戰。瑞典新創公司Stegra(原名H2 Green Steel)以其創新的綠色鋼鐵技術,成為了這場革命的先鋒 |
 |
從數據中心到新能源車 48V供電系統正加速改變電力供應格局 (2025.03.14) 隨著全球對能源效率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日益增長,48V供電系統逐漸成為多個領域的重要選擇。從數據中心到新能源汽車,48V供電憑藉其高效、安全和成本優勢,正在改變電力供應的格局 |
 |
資料中心電力需求加劇 儲能系統成為實現淨零排放的重要工具 (2025.03.05) 隨著全球能源結構轉型與電力需求快速增長,儲能技術已成為能源產業的核心焦點。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到2025年,全球將新增約80 GW的電網級儲能裝置,規模為2021年的8倍 |
 |
再生能源供電 TotalEnergies 將在法國為 意法半導體供應為期 15 年之 1.5 TWh 潔淨電力 (2025.02.18) TotalEnergies 與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NYSE: STM) 簽署一項實體電力採購協議,為意法半導體位於法國的生產基地供應潔淨電力。這份 15 年期合約自 2025 年 1 月起生效,總供電量達 1.5 TWh |
 |
電動車、5G、新能源:寬能隙元件大顯身手 (2025.02.10) 隨著運算需求不斷地提高,新興能源也同步崛起,傳統矽基半導體材料逐漸逼近其物理極限,而寬能隙半導體材料以其優越的性能,漸漸走入主流的電子系統設計之中。 |
 |
荷蘭啟動HyPRO計畫 聚焦綠氫生產技術突破 (2025.01.21) 綠氫被視為未來能源轉型的關鍵,荷蘭Groenvermogen NL計畫斥資8.38億歐元,啟動HyPRO計畫,集結產官學研力量,目標發展突破性的綠氫生產技術。埃因霍溫理工大學(TU/e)也積極參與其中,將著重於電解槽效能提升和可變電力供應的整合 |
 |
智慧建築的新力量:從智能化到綠色永續 (2025.01.10) 現今零碳排放與ESG已成為全球企業與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標。智慧建築將樓宇管理系統與節能環保效益結合,為實現智慧城市的願景奠定了基石。 |
 |
CTIMES編輯群解析2025趨勢 (2025.01.10) 每年的一月,CTIMES編輯群們針對自身所關注的領域,提出各自對於科技產業的觀察心得與看法。今年AI應用在各產業所發揮的影響力更甚於以往,為產業增添許多的新變數,並持續為產業造就出更多的樣貌 |
 |
離岸風電專案融資新合作模式 兆豐聯貸602.5億元助國泰風能 (2024.12.13) 為了展現對政府離岸風電政策的支持,兆豐銀行參與國泰風能19年期、新台幣602.5億元聯貸案,近日完成簽約,聯貸資金將用於支應國泰風能購入沃旭大彰化西北離岸風場半數股權價金及相對應開發成本 |
 |
開源:再生能源與永續經營 (2024.12.09) 電源的獲取來自於能源的開發,而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環境保護的壓力,尋找可永續經營的能源變得更加重要,這其中尤以綠色能源和再生能源的開發尤為受到矚目。 |
 |
從能源、電網到智慧電網 (2024.12.09)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從智慧家電到移動裝置、從工業自動化到智慧城市,電力已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資源。能源供應的需求也因此愈加殷切.... |
 |
海洋專區榮獲GWO全球風能組織雙重獎項肯定 (2024.10.14) 離岸風電的發展肩負能源轉型的重要任務,風電產業需要所有行業參與者持續不斷的訓練以提升從業技能及打造安全工作環境,由經濟部能源署委託金屬中心管理整體營運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簡稱海洋專區) |
 |
Vestas在台完成中能離岸風場風機安裝工程 (2024.09.06) Vestas宣佈中能離岸風場已完成全部風機的安裝,這是台灣離岸風電的重要里程碑。Vestas克服了氣候挑戰,已經完成31座Vestas V174-9.5 MW風機的安裝工作,將提供300 MW的再生能源,每年大約可滿足300,000戶家庭用電量 |
 |
東元與丹佛斯簽署MOU 助亞太礦業提高能源效率 (2024.08.13) 因應現今全球能源轉型對於關鍵礦物資源的需求增加,東元電機今(13)日也宣佈與馬達變速控制大廠丹佛斯簽訂合作備忘錄(MOU),將滿足亞太地區礦業客戶高效節能的動力需求,共同拓展亞太地區重工礦業的市場版圖 |
 |
100%綠電運營 英飛凌啟用全球最大8吋SiC功率半導體晶圓廠 (2024.08.08) 英飛凌科技宣布,其位於馬來西亞的新廠一期建設正式啟動運營。建設完成後,該廠將成為全球最大且最具競爭力的8吋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晶圓廠。馬來西亞總理拿督思里安華、吉打州務大臣拿督思里莫哈末沙努西與英飛凌執行長 Jochen Hanebeck 一同進行啟用儀式 |
 |
傳統風車改造成微型綠色發電廠生產電力 (2024.06.18) 傳統風車過去用來驅動研磨機和灌溉水泵,但未來它們將生產綠色電力。為此,康斯坦茨 HTWG 應用科大的學生們正在安裝高科技零組件。igus 為 Sailwind 4 專案提供10,000 歐元的贊助,並為年輕的工程師們提供免潤滑線性滑軌和工程塑膠自潤軸承,這將確保風車的運行幾乎不需要保養 |
 |
以AI彰顯儲能價值 提供台灣能源轉型穩定力量 (2024.05.29) 台灣儲能需求主要源於能源轉型趨勢,以及對於電力穩定的考量。
目前,電化學儲能系統,特別是鋰電池,是台灣最常見的儲能系統。
家用儲能也可提升用戶綠能比例,並且增進電力系統的穩定度和可靠度 |
 |
風機節能:以中壓變頻器為水泥廠年省百萬電費 (2024.05.29) 本文以實例說明在水泥廠的冷卻引風機馬達上加裝中壓變頻器運用,從而達到大幅節能效益。 |
 |
減碳政策先鋪路 全球一起攻儲能 (2024.05.29) 儲能的形式有非常多種,所採用的技術也相當多元,包括機械能、電化學能、電磁能、熱能、化學能等。不同的儲能技術各有優缺點,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景。 |
 |
再生能源成長創新高 但發展程度並不平均 (2024.03.28)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發佈2024年再生裝機容量統計,2023年電力領域的再生能源部署創下新記錄,達到了3870 GW的全球總裝機容量。其中再生能源佔了新增裝機容量的86%;但成長的分佈並不平均,顯示目前的趨勢距離2030年達到再生能源成長三倍的目標仍相去甚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