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儲能新進展 臺日專家齊聚探討鋰電池與氫能關鍵技術 (2025.04.16) 「2025國際先進鋰離子電池與氫能燃料電池電化學儲能研討會暨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於4月16~17日舉行,由國立臺南大學鋰離子電池研究發展中心、國立成功大學跨維綠能材料研究中心及先進電池材料產業聯盟共同主辦 |
 |
Hyundai Mobis開發電動車電池防起火技術 率先導入量產車款 (2025.04.14) 現代汽車集團旗下的Hyundai Mobis宣布,已成功開發出先進技術,能有效預防電動車電池起火,成為首家將此類技術整合至量產車的汽車零件製造商。
現代摩比斯表示,這套全新的防火電池系統包含硬體組件,如電池管理系統(BMS)、滅火裝置和電池外殼,以及控制這些組件的軟體 |
 |
電巴充能標準奠基 擴大能源新佈局 (2025.04.08) 相較於現今市場上競爭劇烈的電動乘用轎車,台灣則除了尋求電動車AIoT時代的資通訊商機,更聚焦電動巴士發展,迎合「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推動智慧充電管理系統,增添AI數位及淨零轉型的動能 |
 |
川普關稅引發經濟恐慌 美潔淨科技產業陷衰退危機 (2025.04.06) 根據MIT Tech Review的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實施大規模關稅,引發全球股市暴跌,為全球貿易戰埋下伏筆,並加劇經濟衰退風險。專家擔憂,美國潔淨科技產業恐面臨嚴重衰退,進而阻礙溫室氣體減排進程 |
 |
英國新創推出革命性散熱技術 效能超越傳統熱導管5000倍 (2025.03.27) 英國科技新創公司Flint Engineering近日發表名為IsoMat的創新技術,透過扁平鋁板設計,搭配內建的密封通道網絡,徹底顛覆傳統熱導管技術。
當IsoMat暴露於溫度差異下,通道內的液體會經歷快速的蒸發和冷凝循環,進而在整個表面實現近乎瞬時的熱傳遞 |
 |
新式奈米彈簧塗層技術 大幅提升電動車電池效能 (2025.03.17) 電動車(EV)電池在反覆的充放電循環中,必須維持最佳效能,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結構退化一直是個重大挑戰。近日,韓國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的研發團隊,與三星SDI、西北大學及中央大學的合作,成功地將多壁碳奈米管(MWCNT)整合到電池電極材料的表面,大幅提升電池壽命 |
 |
英飛凌與印度汽車協會簽署備忘錄 加速印度車用半導體發展 (2025.03.09) 飛凌亞太區與印度汽車研究協會(ARAI)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推動印度汽車產業先進汽車半導體解決方案的發展。雙方合作重點將聚焦於針對印度電動車市場設計的電動車逆變器和車輛控制單元 |
 |
勤業眾信剖析川普2.0風暴 供應鏈洗牌將改寫經貿秩序 (2025.01.21) 2025年初首要國際大事,無非美國總統川普於今(21)日重返白宮,宣示力行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徵收關稅與製造業復甦等政策,「關稅壁壘、貿易戰、供應鏈重整、政策不確定」將成為4大關鍵字,牽動全球未來幾年的主要變數 |
 |
掌握石墨回收與替代 化解電池斷鏈危機 (2024.11.25) 發展石墨回收和替代技術,成為確保電池產業永續發展的關鍵策略。本文將深入探討石墨回收技術的最新進展,以及具有潛力的替代材料,並分析其對電池性能和產業發展的影響 |
 |
研究:全球電動車電池市場競爭升級 中國供應商持續擴大市佔率 (2024.11.05) 隨著全球電動車(EV)需求增加,電池市場的競爭再升級。中國電池廠商仍在市場上佔據領先位置,2024年上半年掌握全球市場約66%的市佔率。中國的市場優勢主要來自於低生產成本、強大的供應鏈掌控以及政府的積極支持 |
 |
意法半導體為電動車牽引變頻器打造新一代碳化矽功率技術 (2024.10.08) 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正式推出第四代STPOWER碳化矽(SiC)MOSFET技術。這項新技術不僅滿足車用及工業市場的需求,還針對電動車(EV)動力系統中的關鍵元件—牽引變頻器進行專門優化,在功率效率、功率密度及穩定性上樹立全新的標竿 |
 |
創新EV電池設計 實現更長行駛里程與更佳續航力 (2024.07.25) 汽車產業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預計將以每年 33% 的幅度成長。
若EV電池的價格能更經濟實惠,電動車便可拉近與內燃機汽車的價格差距。
由於電池製造極為耗能,且成本節節攀升,使得控制電池成本成為一項艱鉅的挑戰 |
 |
多物理模擬應用的興起及其發展 (2024.07.25) 在現實世界中,許多工程與科學問題都涉及多種物理現象的耦合作用。例如,手機在運作時,除了電路中的電磁現象,還會有元件發熱、外殼受力等問題。透過多物理模擬才能更全面地模擬這些複雜的交互作用 |
 |
解析鋰電池負極材料新創公司:席拉奈米科技 (2024.07.15) 席拉奈米科技公司(Sila Nanotechnologies)是一家位於美國加州的企業,專注於開發和製造先進的鋰電池技術。該公司的目標是通過利用奈米技術和材料科學來改進鋰電池的性能,使其更安全、更持久、更高效 |
 |
博世持續發展台灣市場 布局AIoT及永續科技長期潛能 (2024.07.04) 經歷2023年全球經濟景氣不佳影響,博世集團(Bosch)今(4)日最新公布2023年度在台營收324億新台幣(約9億6,300萬歐元),雖有鑑於整體環境的挑戰,業務發展低於預期,但各事業群在台保持市場地位 |
 |
東台精機營收年減8% 看好電子、半導體設備最快下半年貢獻 (2024.06.13) 東台精機今(13)日召開股東會,承認2023年財報及營業報告書,主要受到全球通膨未解、經濟景氣低迷,導致各類終端需求疲軟;以及地緣政經緊張、俄烏戰爭未歇和中國大陸解封風險等因素影響,據統計去年合併營收較2022年度衰退8%、合併毛利率20% |
 |
出口管制風險下的石墨替代技術新視野 (2024.05.13) 電動車主要動力來源是電池,而石墨(Graphite)是電動車動力來源電池的關鍵原材料,自20世紀80年代成功開發後,石墨一直是鋰離子電池(簡稱鋰電池)的負極材料的主流 |
 |
以爆管和接觸器驅動器提高HEV/EV電池斷開系統安全性 (2024.04.29) 為了促進混合動力電動車(HEV)與電動車(EV)的電池管理系統配電效能,支援更高電壓、電流、效率和可靠性的需求,相對地提高了系統設計挑戰。本文探討接觸器中新興的技術,同時斷開保險絲驅動器的連接,藉此使得電池管理系統(BMS)更加智慧,安全且更有效率 |
 |
SES公布2023全年財報 2024專注電動車電池試樣 (2024.03.01) 為電動車、城市空中運輸(UAM)和其他應用開發和生產高性能鋰金屬充電電池的SES公司公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2023年第四季及全年財報。創辦人暨執行長胡啟朝博士和財務長Jing Nealis聯名發表的「 致利害關係人的一封信 」,信中說明最新業務動向以及2023年第四季及全年業務詳情 |
 |
斷鏈風險驟升 業者與政府需審慎應對地緣政治 (2024.02.19) 少逾46個國家將舉辦各類選舉。除了台灣,日本、印度、印尼、俄羅斯、歐盟、非洲、墨西哥和美國等國家,未來一年內都將舉辦舉世關注的國家大選,牽動國際情勢甚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