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部第三屆衛星科學工作坊 擘劃太空與衛星科學發展藍圖 (2021.11.07) 科技部協同臺灣太空科學聯盟(Taiwan Space Union, TSU)定期召開衛星科學工作坊,並舉辦產業博覽會,為科學計畫、太空科學研究學者及政府與產業界提供溝通平台,促進產官學研深度合作及協助政策推動,建立整體太空與衛星科學研究發展藍圖 |
|
台灣自製衛星操控系統完全自主 加速衛星任務開發 (2020.09.15)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國研院太空中心)在科技部指導下,積極自主發展衛星相關科技,繼成功開發衛星電腦、影像處理系統及光學遙測酬載後,又完成多衛星操控系統XPSOC(Cross-Platform Satellite Operation Control)及衛星排程等系統,建立台灣在衛星操作與控制的技術能力 |
|
福衛五號影像加值多元應用見成效 助繪製東沙環礁地形 (2019.12.17) 國研院太空中心操控的福爾摩沙衛星五號(簡稱福衛五號),搭載國人第一個100%自製的遙測酬載,所拍攝到的影像可用於多元環境變遷的分析與應用,對於民生福祉、國防和基礎建設等各方面皆有所助益 |
|
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長程計畫核定 發展高解析遙測衛星 (2019.02.13) 行政院蘇貞昌院長今(2019)年1月15日簽署上任後第一份公文-核定第三期的「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這項計畫由科技部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執行,自2019年起至2028年止共10年,預計投入新台幣251億元,發展6枚先導型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2枚超高解析度智能遙測衛星、2枚合成孔徑雷達衛星 |
|
行政院核定第三期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 聚焦超高解析光學技術 (2019.01.15) 行政院今(15)日正式核定「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該計畫將由科技部負責執行,自2019年起至2028年止共10年,主要將發展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超高解析度光學衛星及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組成完整的衛星星系守護台灣,保障國人生命財產安全 |
|
國研院回應太空科學專家質疑衛福五號取像成功 (2018.02.27) 報載不具名的太空科學專家對於福爾摩沙衛星五號於三個月內完成台灣全島的取像提出三點質疑,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回覆如下:
1. 福衛五號光學遙測酬載溫度調整可將影像光斑直徑縮小約15%,2月23日記者會上已提及須另輔以影像處理的方式雙管齊下改善影像品質,並非僅以溫度控制解決遙測取像儀離焦問題 |
|
福衛五號運轉順利 完整觀測台灣地形、花蓮災後影像 (2018.02.23) 福爾摩沙衛星五號是我國首枚自主發展的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2017年8月25日在美國范登堡基地成功發射,歷經近半年的元件調校、軌道操作及影像處理,目前成功執行全球電離層觀測及遙測取像任務,衛星遙測影像品質也符合各項預定需求 |
|
福衛五號影像解析度已大幅改善 (2017.11.29) 福爾摩沙衛星五號於今年8月25日發射,台灣時間9月8日(美西時間9月7日)光學遙測酬載開始進行取像後,發現影像略有模糊及光斑現象產生,在專案小組的協助下,已成功還原失真影像並改善解析度 |
|
福爾摩沙衛星五號發射團隊成功歸來 (2017.08.28) 福爾摩沙衛星五號已於台灣時間2017年8月25日凌晨2時51分,在美國范登堡基地,由SpaceX公司的獵鷹九號(Falcon-9)火箭搭載,發射升空。衛星發射團隊於圓滿達成任務後,由前往督導發射作業的科技部蘇芳慶政務次長帶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