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IoT應用對電動車續航力的挑戰與發展 (2025.04.11) AIoT雖能提升電動車效能,但也帶來能源消耗的挑戰,特別是在自動駕駛等需大量運算的系統中。然而,AIoT在電池管理、路徑規劃、充電排程和剩餘電量預測等方面的應用,仍有助於提升能源效率和續航力 |
 |
澳洲成功展示電動車回饋電網技術的科技細節 (2025.04.09) 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與能源公司Essential Energy的聯合計畫,在車輛到電網(V2G)技術的科技層面取得了顯著進展。該計畫的核心聚焦於利用市面上現有的商業化技術,驗證V2G在澳洲家庭能源管理中的潛力 |
 |
電巴充能標準奠基 擴大能源新佈局 (2025.04.08) 相較於現今市場上競爭劇烈的電動乘用轎車,台灣則除了尋求電動車AIoT時代的資通訊商機,更聚焦電動巴士發展,迎合「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推動智慧充電管理系統,增添AI數位及淨零轉型的動能 |
 |
電動車充電革新與電源管理技術 (2025.04.08) 電動車充電需求的不斷提升,而電源管理晶片在整個系統中承擔著能量轉換、監控保護以及智能調度等多重功能,是保證充電安全、高效與智能化的關鍵組件。 |
 |
台達於2025漢諾威工業展展出多元AI賦能解決方案 推動智慧產業與永續能源轉型 (2025.04.02) 台達今(2)日宣布參與2025漢諾威工業展,展出一系列結合AI技術的解決方案,涵蓋智能製造、能源基礎設施和資料中心等重要領域。其中包括屢獲國際獎項肯定的D-Bot系列協作型機器人 |
 |
2025.04(第112期)電動車充能新局 (2025.03.28) 迎合當前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的高速發展,
雖能提升電動車效能,卻也帶來能源消耗的挑戰。
並隨著電動車充電需求的不斷提升,
利用AI在電池管理、路徑規劃、充電排程和剩餘電量預測等應用,
將有助於提升能源效率和續航力 |
 |
綠能科技前瞻 中央大學「白色能源屋」尖端科技開箱 (2025.01.13) 為加速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中央大學「白色能源屋」集創能、儲能和節能三大技術,成為臺灣綠能科技的展示重鎮。中央大學今(13)日展現「白色能源屋」的尖端科技,邀請三位學者專家分享研究成果,期許引領台灣綠能科技與產業更蓬勃發展,在零碳時代共創永續美好 |
 |
導入AI技術 物流自動化整合管理增效 (2024.09.30) 倉儲物流業看似較接近服務業領域,但由於工業4.0浪潮也驅動著製造業該如何藉此縮短、管理上下游供應鏈;物流業者也必須主動與更多自動化設備、系統整合商深入接觸瞭解,尋求在無人可用的環境下如何引進設備取代 |
 |
[自動化展] 台達解密低碳智造 以AI強化虛實整合應用 (2024.09.02) 迎接碳有價年代,台達在今年台北國際自動化展期間,也宣佈以「解密低碳智造 實踐永續未來」為主題,結合AI運算強化數據分析,推出新一代綠色智能工廠解決方案。
其中由台達展出的虛擬機台開發平台DIATwin |
 |
[自動化展] 推動無油、低成本自動化 易格斯展出多項業界首創方案 (2024.08.21) 推動無油化(zero lubrication)是易格斯(igus)的重要願景,今年的展覽以此為主題,展示了一系列在無油化(零潤滑)解決方案上的最新應用產品。此外,igus也展出了新的低成本自動化化方案與RBTX 平台,為客戶提供更便捷和經濟的產品選用服務 |
 |
穿戴式裝置:滿足卓越電源管理的需求 (2024.07.19) 最新一代的可穿戴裝置在能源效率、運算能力和緊湊性之間,將會經由電源管理設計找到適當的平衡。 |
 |
產官合推萬輛台製乘用車上路 引領電動車產業鏈前行 (2024.05.29) 迎接2024年傳統車廠朝電動車產業轉型,經濟部也積極帶動台廠自製電動車產業鏈,包括已分別輔導電動乘用車(LUXGEN n7)和商用車(中華E300)量產上市販售。而地方政府環保局也與車廠合作,投入電動資源回收車試運行,帶給民眾更好的生活體驗,預期今年將上看萬輛台製電動乘用車上路 |
 |
智慧充電樁百花齊放 (2024.04.29) 電動車產業在經歷疫情與全球競逐淨零碳排目標下已逐漸成熟,包含充電樁等客製化、模組化終端產品甚至由下而上,驅動製造業加速轉型升級。 |
 |
東元建構綠色移動事業版圖 跨足快充電樁、改裝車電氣化市場 (2024.04.17) 2024年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今(17)日揭幕,東元電機今年以「綠色移動夥伴-東元電動載具高效動力生態系」為主題,展出可供12m巴士使用的新產品「SiC高效直驅系統」,與打入美國改裝肌肉車的130kW二合一動力,以及其他可對應船舶、機具車等不同應用的模組化動力系統 |
 |
英飛凌GaN功率方案助歐姆龍實現輕小車聯網充電系統 (2024.02.05) 英飛凌科技與歐姆龍社會解決方案公司合作。結合英飛凌氮化鎵(GaN)功率解決方案與歐姆龍的電路拓樸和控制技術,賦能歐姆龍社會解決方案公司實現了一款車聯網(V2X)充電系統,這是尺寸小,同時重量輕巧的系統之一 |
 |
工研院組車輛電能補充聯盟 推動充電產業3大規範 (2024.02.05) 為加速推動台灣電動車產業發展,工研院攜手近60家產官研代表組成「台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產業技術推動聯盟」(以下簡稱為「車輛電能補充聯盟」),並在近日召開會員大會 |
 |
迎接數位化和可持續發展的挑戰 (2024.01.17) 本文回顧2023年產業的五大強項,也點出2024年創新的關鍵,以及展望未來,如何因應挑戰迎向更大的發展機遇。 |
 |
2024年電動車市場展望與供應鏈整備 (2023.12.21) 未來25年,汽車業轉型與電動車綠色革命勢必讓產業鏈重新洗牌,雖然得電動車者未必得天下,但是如果可以拿到全球電動車產業的話語權,對政府、車商、供應鏈甚至終端消費者都是一大利多 |
 |
工研院攜手業者 首創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服務 (2023.12.05) 在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支持下,工研院與中興巴士、鼎漢國際及新動智能等產官研代表,共同展示國內首創的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服務系統。這一創新系統結合了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技術,同時支援國際通用的開放充電站通訊標準(Open Charge Point Protocol;OCPP),為客運業者提供全方位的能源管理、智慧充電服務與營運管理解決方案 |
 |
NFC無線充電更簡單、快速又順暢 (2023.11.22) NFC無線充電有可能改變裝置充電和人們與技術互動的方式。透過整合NFC和無線充電兩項技術之長,可以為使用者提供方便和順暢的充電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