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技術獲國際大獎肯定! 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管理系統榮獲2025愛迪生獎銀牌 (2025.04.17) 台灣智慧充電技術再度站上國際舞台!新動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新動智能)攜手工業技術研究院、充電樁業者起而行(eTreego)憑藉「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管理系統」拿下2025年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銀牌,成為全球新能源產業的焦點 |
 |
AI晶片電壓跌破1V! 電源設計必須應對『低壓高流』時代 (2025.04.14)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生成式AI、深度學習和高效能運算(HPC)的需求激增,AI伺服器的電力需求也隨之大幅提升。特別是AI處理器(如GPU、TPU等)對供電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不僅需要超低電壓(0.6-1.5V),還必須提供大電流(數百至上千安培),同時確保高暫態響應和低紋波 |
 |
衛星影像與遙感技術以即時數據 加速救災團隊決策 (2025.04.14) 地球觀測(EO)技術包含對地球系統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其運用衛星、空中無人機和地面感測器等遙感工具。這種高空俯瞰視角對於監測氣候、天災和環境變化至關重要,使其成為現代災害救援行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
 |
AIoT應用對電動車續航力的挑戰與發展 (2025.04.11) AIoT雖能提升電動車效能,但也帶來能源消耗的挑戰,特別是在自動駕駛等需大量運算的系統中。然而,AIoT在電池管理、路徑規劃、充電排程和剩餘電量預測等方面的應用,仍有助於提升能源效率和續航力 |
 |
香港大學研發可伸縮有機電化學電晶體 開啟穿戴科技新紀元 (2025.03.19) 根據.embedded.com的報導,香港大學研究團隊在穿戴式科技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研發出可伸縮的有機電化學電晶體(OECTs)。這項創新技術結合了彈性、微型化和即時運算能力,有望徹底改變穿戴式裝置的舒適性和功能性 |
 |
富邦產險影像智能辨識系統助力太陽能案場安全 (2025.03.03) 2024年颱風接連來襲,太陽能案場面臨嚴峻檢驗,考量颱風前後之安全檢測皆需仰賴維修人員高處作業將面臨更多風險,富邦產險損害防阻團隊攜手富邦金控數據科學部共同研發「太陽能板異常智能辨識系統」 |
 |
多功機器人協作再進化 (2025.02.11) 橫跨2024年初從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頻繁登台、年底由台積電董座魏哲家發言,以及2025年CES首度發表Cosmos模型以來,這波人形機器人熱潮方興未艾。台灣除了追逐供應鏈商機,也不能忽略多功應用與工業5.0「以人為本」的關聯性 |
 |
工研院解析CES 2025洞見趨勢 AI科技全面滲透生活 (2025.01.16) 為協助產業快速掌握2025年最新的國際科技重要趨勢,工研院於今(16)日舉辦「透視大展系列:CES 2025重點趨勢研討會」,由工研院副總暨產科國際所長林昭憲領軍,帶領產業研究團隊涵蓋9大領域,帶回第一手展會現場情報及洞見 |
 |
聯華電子南科旗艦廠入選世界經濟論壇燈塔工廠 (2025.01.15) 燈塔工廠是由世界經濟論壇(WEF)與麥肯錫公司於2018年共同提出的概念,代表全球數位化與智慧製造的領導者。這些工廠以運用人工智慧(AI)、工業物聯網(IIoT)、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提升效能和經營績效為目標,展示了製造業在數位轉型中的最佳實踐 |
 |
三星電子發表搭載AI混合冷卻技術的全新冰箱 CES 2025首秀 (2024.12.19) 三星電子將在CES 2025推出搭載AI混合冷卻技術的全新冰箱,並準備於今年進軍全球市場。這些新型冰箱導入了AI混合冷卻技術,將人工智慧與創新冷卻方法相結合,以滿足現代家庭的多元需求 |
 |
2024國家藥科獎揭曉 醫材軟體研發見碩果 (2024.11.20) 為了持續推動和支持生技醫藥產業的蓬勃發展,鼓勵更多優秀的團隊投入創新研發,衛生福利部與經濟部近日共同舉辦「2024國家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簡稱國家藥科獎)的頒獎典禮,在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頒發藥品類、醫療器材類及製造技術類的金、銀、銅質獎,彰顯生技醫藥產業研發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
 |
智慧校園 ICT+AI 把關 7-11未來超商X-STORE 8啟動 (2024.11.14) 智慧校園不限於教學與行政管理等應用層面,校園師生在校園中選購物品更便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正式啟動AI智能辨識「拿了就走」7-ELEVEN未來超商「X-STORE 8」,並在今(14)日舉行開幕活動 |
 |
分眾顯示與其控制技術 (2024.11.05) 分眾顯示技術的應用場景不只限於廣告,從博物館的客製化導覽,到智慧交通的即時路況提醒,它正悄悄地改變我們的生活,讓資訊傳遞更加精準、高效、也更貼近人心。 |
 |
英飛凌攜手ZF 以AI演算法優化自動駕駛軟體和控制單元 (2024.11.05) 為了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實現卡車在高速公路上的自動跟車、編隊行駛和汽車的自動變換車道,必須能夠精確、快速地計算和執行車輛的移動。軟體和 AI 演算法可以安全控制驅動、制動、前後輪轉向和減震系統 |
 |
2025年臺灣半導體產值長15.9% 記憶體與AI需求為兩大動能 (2024.09.11)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今(11)日發布半導體趨勢預測,2024至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持續高度成長,創下2018年以來新高峰,其中,記憶體價格回溫與AI需求將為兩大成長動能 |
 |
中華精測改寫單月營收新高 推出新款自製探針卡 (2024.09.03) 中華精測科技今(3)日公布2024年8月份營收報告,單月合併營收達3.02億元,較前一個月成長1.5%,較前一年同期成長45.3%,改寫近20個月單月營收新高紀錄 ; 累計今年前8個月合併營收達2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4 % |
 |
雙臂機器人引風潮 類人形應用猶欠東風 (2024.08.28) 在今年全台灣最大工業科技盛會「Intelligent Asia 2024」落幕後,雖然成功延續近年來人工智慧話題,遺憾的是不僅少了原先傳出將旋風訪台的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還未見如同期已在對岸卷起的AI人形機器人熱潮 |
 |
[自動化展] 經濟部仿人型AI機器人亮相 助攻台灣製造業升級 (2024.08.21) 由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設立的「科技研發主題館」今(21)日於「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TAIROS 2024)正式登場,包含工研院、精密機械研發中心、金屬中心等3大法人單位齊聚南港展覽一館I608攤位,共展出9項最新機器人技術 |
 |
高效軸承支持潔淨永續生產 (2024.07.27) 國際淨零碳排趨勢成為驅動智慧自動化潮流的新一波動能。如今製造業為了兼顧從範疇一~三等減碳需求,該如何選擇可適用於工廠內外不同場景、各式各樣新增或既有設備的自動化需求 |
 |
耐能科技與飛利浦達成戰略合作 以AI加速智慧家居創新 (2024.07.10) 在全球智慧家居市場蓬勃發展的大環境下,耐能科技與飛利浦品牌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旨在以AI解決方案提升用戶體驗,加速智慧家居領域的創新與進步。飛利浦品牌將引入耐能的KL系列AI晶片,為消費者開啟智慧家居的全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