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達榮獲「IT Matters 數位轉型獎」肯定 彰顯科技創新與數位轉型成效 (2024.12.23) 台達日前獲IMA資訊經理人協會第二屆IT Matters Awards競賽「數位轉型獎」殊榮。此次得獎的Delta Academy 是台達自行開發、多元化的數位學習平台,在技術上同時整合串流分析與虛擬實境技術,實現多元訓練場景 |
|
蘋果Vision Pro助陣 ARMADA系統革新機器人模仿學習 (2024.12.22) 機器人模仿學習 (Imitation learning; IL) 技術是透過觀察人類示範來訓練機器人,但受限於數據收集的規模和效率。傳統方法依賴昂貴且複雜的硬體設備,難以普及。為此,蘋果與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的研究團隊開發了ARMADA系統,利用Apple Vision Pro實現更直觀、高效的機器人訓練 |
|
分眾顯示與其控制技術 (2024.11.05) 分眾顯示技術的應用場景不只限於廣告,從博物館的客製化導覽,到智慧交通的即時路況提醒,它正悄悄地改變我們的生活,讓資訊傳遞更加精準、高效、也更貼近人心。 |
|
公共顯示技術邁向新變革 (2024.10.28) 各種新興顯示技術正被陸續應用於公共和商業空間,例如電子紙廣告牌、Micro LED電視牆、互動投影遊戲、裸眼3D櫥窗展示等。這些顯示器已不再只是單純的顯示資訊,更多的時候,還要肩負起使用體驗的重責 |
|
意法半導體推出ST BrightSense影像感測器生態系統 隨時隨地實現先進相機性能 (2024.10.01)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推出了一套隨插即用的硬體套件、評估鏡頭模組和軟體,讓開發者能採用ST BrightSense全域快門影像感測器設計大眾化市場工業和消費性產品,確保產品具有出色的拍攝性能 |
|
行動運算方興未艾 繪圖處理器整合AI方向確立 (2024.09.30) 行動裝置對高解析和運算速度的需求增加,GPU多核心設計將成為標配。
5G將加速高效能GPU需求,特別是支援即時數據傳輸和高畫質遊戲。
行動裝置GPU預計將成為運行AI工作負載的核心硬體 |
|
亞旭與中華電信攜手 推出背包式5G專網方案 (2024.09.09) 亞旭電腦(Askey)與中華電信(CHT)今(9)日共同宣布推出「背包式5G專網」解決方案。該方案由中華電信率先構思及搭配亞旭產品,實現此一創新想法。亞旭在此方案中提供All-in-one的5G Sub-6GHz小基站,內建5G基頻、無線電和天線,搭載5G核心網路及衛星傳輸設備,實現隨時隨地可連網的攜帶式5G專網,引領智慧場景新應用 |
|
AI智慧生產競築平台 (2024.08.01) 受惠於近年來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 GenAI)題材持續發酵,由 NVIDIA 帶動的AI熱潮,使得台灣在 AI製造供應鏈角色備受矚目。台灣資通訊、電子零組件占有出口比重與日俱增 |
|
觸覺整合的未來 (2024.07.28) 先進的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如今在專業領域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與觸覺相結合時;在即將到來的時代,我們的數位互動的觸覺細微差別將與現實變得難以區分 |
|
高效軸承支持潔淨永續生產 (2024.07.27) 國際淨零碳排趨勢成為驅動智慧自動化潮流的新一波動能。如今製造業為了兼顧從範疇一~三等減碳需求,該如何選擇可適用於工廠內外不同場景、各式各樣新增或既有設備的自動化需求 |
|
多重技術融合正在影響機器人發展 (2024.07.19) 在人工智慧演算法的推動下,這些機器人具有適應、學習和動態優化操作的能力,因此,生產線、物料搬運和品質控制中的重複性任務現在可以以更高的精度、速度和靈活性執行 |
|
[COMPUTEX] DYNATRON機殼風扇以裸視3D科技改變遊戲體驗 (2024.06.07) DYNATRON公司在台北電腦展COMPUTEX 2024展示全球首創全息機殼風扇Halo Fan,突破坊間機殼風扇 ARGB 變色陳規,不論是自製影片或圖像,皆可以透過Halo Fan呈現在機殼上,藉此打造客製主機,簡單擁有個人專屬的遊戲體驗 |
|
產學合作推展AI跨域應用 臺師大與輝達、技嘉打造元宇宙實驗室 (2024.06.03) 因應科技產業跨域需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與輝達NVIDIA、技嘉科技產學合作,打造全臺首座元宇宙動態捕捉實驗室,把人工智慧與表演藝術融入內容創作中。日前創辦人黃仁勳的人工智慧主題講簡報中,除了超過40家臺灣供應鏈廠商名單外,臺師大校徽也名列其中 |
|
先進AI視覺系統—以iToF解鎖3D立體空間 (2024.05.29) 在整個AI產業中,視覺系統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由於iToF對於距離與空間的重現具有高度的可靠度外,還有解析度的優勢。本文敘述iToF感測和技術的原理、組成元件、距離計算方式及成像技術的應用 |
|
AI世代的記憶體 (2024.05.28) AI運算是專門處理AI應用的一個運算技術,是有很具體要解決的一個目標,而其對象就是要處理深度學習這個演算法,而深度學習跟神經網路有密切的連結,因為它要做的事情,就是資料的辨識 |
|
打造沉浸式體驗 XR裝置開啟空間運算大門 (2024.04.25) XR頭戴裝置能夠為使用者提供更真實、自然的沉浸式體驗。
除了娛樂,XR裝置已經開始滲透到教育、醫療、工業等領域。
而舒適度不足、內容不夠等,都是普及路上尚待解決的難題 |
|
意法半導體擴大3D深度感測布局 打造新一代時間飛行感測器 (2024.04.16)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推出一款全能型、直接式飛行時間(dToF)3D光達(光探測與測距)模組,其具備市場領先的2.3K解析度,同時還推出全球最小尺寸之50萬畫素間接飛行時間(iToF)感測器,並已獲得首張訂單 |
|
AI當你的教練 清大資工團隊開發創新VR運動訓練平台 (2024.04.07) 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胡敏君教授團隊,在國科會的支持下,開發「AI運動影像分析與VR沉浸式訓練平台」,可透過AI影像分析技術,提供運動員動作指引,或者給予戰術的建議 |
|
達梭系統攜手宏達電 納入VIVE Pro 2成為SOLIDWORKS合作夥伴 (2024.04.03) 面對近年來由蘋果公司率先掀起的「空間運算」風暴,也不外乎只是將傳統的VR/AR應用。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emes)的SOLIDWORKS解決方案夥伴專案團隊(SOLIDWORKS Solution Partner Program Team)日前也宣布,將與宏達電(HTC)合作,將其旗艦虛擬實境(VR)設備VIVE Pro 2,正式列為SOLIDWORKS優先推薦給全球客戶的合作產品 |
|
H+B technics借助 igus 元宇宙 隨時隨地近距離體驗世界 (2024.03.05) 在美麗的海灣停泊、浮潛或駕駛水上摩托車兜風,為了能夠將橡皮艇或水上摩托車安全地放入水中或存放,必須有一個可靠的升降系統、一個平台或一個吊艇架。明斯特的 H+B technics 專注於為船隻和遊艇業客戶量身訂製升降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