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60805
(您查閱第 3041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韓國研發磁性積層製造技術 打造高性能馬達 (2025.01.23)
韓國機械與材料研究所 (KIMM)近期 宣布,成功開發磁性積層製造技術,無需模具即可生產高性能馬達,為馬達製造領域帶來革新。 該技術已應用於製造軸向磁通馬達,這種馬達特別適用於機器人、電動汽車 (EV) 和移動解決方案等需要在有限空間內產生高扭矩和輸出的應用
資策會通過ISO 17020國際認證 助半導體與電子製造業突破資安挑戰 (2025.01.22)
面臨川普再度上台後,全球供應鏈重組對於資安需求將日益嚴格,資策會資安所於2024年12月已成功通過美國實驗室認證協會(A2LA)ISO 17020認證,並獲得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SP 800-171/172的驗證資格,成為台灣具備多項資格之驗證機構,顯示資策會在資安評估領域的國際實力,已是推動國際供應鏈資安合規的重要力量
車用資安三方聯手 展出智慧座艙Gen AI資安解決方案 (2025.01.22)
面對現今越來越多產業將GenAI應用在實務上,車用資安領導品牌VicOne與英業達集團和Skymizer今(22)日在日本汽車工業技術博覽會(Automotive World 2025)共同宣布,將合作推出強大的車載GenAI網路安全解決方案,專用於保護創新AI賦能智慧座艙,防止敏感數據洩漏,同時讓駕駛人能夠安心享受更優質的AI服務
以數位共融計畫縮短數位落差 (2025.01.22)
意法半導體致力於以正向影響力促進專業技能的發展,並透過ST基金會在全球推行多元教育計畫。我們的使命是發展、協調並贊助以現代科學與技術推動人類進步的計畫。
智慧無線連結:驅動現代生活與未來創新 (2025.01.22)
從清晨的智慧鬧鐘喚醒新一天,到夜晚的自動調光燈營造溫馨氛圍,無線技術已深刻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無論是透過家庭自動化調節燈光與空調,還是利用智慧農業技術監測土壤濕度,無線技術正在不斷革新我們與環境的互動方式
探索黑洞的新視角 臺灣師大與中研院天文所助力事件視界望遠鏡新發現 (2025.01.21)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團隊近日再度傳來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M87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M87*)的新動態。透過對2017年和2018年觀測資料的多時刻分析,研究團隊確認黑洞旋轉方向遠離地球,並進一步解釋吸積盤湍流如何導致黑洞影像環狀結構亮點的偏移
Bluetest和Rohde & Schwarz合作提供下一代WLAN設備的空中介面測試方案 (2025.01.21)
Bluetest與Rohde & Schwarz延長合作,並將R&S CMX500整機化信令測試儀的Wi-Fi 7測試功能整合到Bluetest Flow控制軟體中。現在,下一代WLAN技術的開發者和製造商可以使用Bluetest的混響測試系統(RTS),以在逼真的條件下對IEEE 802.11be標準的設備及AP進行MIMO壓力測試
成大半導體學院團隊研發新型光學仿生元件 為AI應用開創新視角 (2025.01.20)
台灣半導體先進技術不斷翻新,近日國立成功大學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教授李亞儒團隊研發出新型光學神經形態突觸元件,此元件基於全無機鈣鈦礦量子點,能夠高度整合感測、記憶與運算等功能,為鄰近感測計算技術發展開闢新局,可應用在自駕車導航、智慧製造和醫療影像分析等高效彩色影像處理,為人工智慧應用開創新視角
推動失智分流照顧機制 科技輔具優化服務模式 (2025.01.20)
根據內政部2017年人口估計,台灣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的盛行率大約為7.94%,且比率隨年齡逐步提升。目前長照2.0的服務對象已納入50歲以上失智者,並依照個案病況規劃合適照護
中研院突破高效太陽能技術研究 提升次世代電池效率逾3成 (2025.01.20)
為了克服現今太陽能發電場域增加不易,由中央研究院攜手國內頂尖學者組成下世代太陽能電池研發團隊,整合來自成功大學、清華大學、明志科技大學等高效太陽能光電技術的研究專長,於今(20)日宣稱以2年時間成功開發出光-電轉換效率超過31%的下世代(疊層式鈣鈦礦/矽基)太陽能電池元件,成為化解此困境的核心策略
工業顯示面板2024年出貨上揚 2025年持續成長 (2025.01.20)
Omdia預測2024年工業顯示面板出貨量將達1.679億片,年增10.9%,主要由智慧家庭、辦公室應用和電子煙、遊戲機等特定領域帶動。友達光電在多功能印表機面板方面表現亮眼,群創光電則在電子煙和遊戲機面板領域貢獻主要增長動力
AI驅動龐大資料生成 將迎來下一波雲端儲存需求挑戰 (2025.01.19)
基於人工智慧(AI)的普及應用,正在快速改變全球的資料儲存需求。根據Recon Analytics最新調查顯示,約有75%台灣受訪者表示,日常生活中會使用到AI;更有61%受訪者預測雲端儲存需求,將在未來3年內成長超過100%,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資料生成與儲存挑戰
MIT研發機器蜂 有望實現人工授粉 (2025.01.19)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日前發布一個新研究成果,展示已成功創造出機器蜂,可以像真正的蜜蜂一樣有效地進行授粉,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表現更佳。 MIT指出,機器蜂可以提供更有效的人工授粉方法,使農民未來能夠在多層倉庫內種植蔬果,提高產量的同時減輕傳統農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AI 助力解碼基因:預測疾病風險的利器 (2025.01.19)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開發了突破性的技術,結合人工智慧和基因分析,更精準地預測疾病風險。這項發表於《自然》期刊的研究,利用名為lentiMPRA的技術,分析了人類基因組中數十萬個控制基因表達的DNA片段,並通過機器學習模型MPRALegNet預測基因的活性,準確度堪比實驗結果
Microchip推出全新Switchtec PCIe 4.0 16通道交換器系列產品,為汽車和嵌入式計算應用提供多功能性 (2025.01.17)
在汽車、工業和資料中心應用中,高效管理高頻寬資料傳輸以及多個元件或子系統之間無縫通訊至關重要,PCIe®交換器因而成?不可或缺的解決方案。它們提供了可擴展性、可靠性和低延遲連接,對於處理現代高效能計算(HPC)系統的高要求工作負載必不可少
貿澤與TE Connectivity和Microchip Technology合作出版重點介紹汽車分區架構的全新電子書 (2025.01.17)
全球最新電子元件與工業自動化產品的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今天宣佈與全球連接器與感測器領導廠商TE Connectivity和Microchip Technology合作出版全新電子書,深入介紹分區架構如何幫助設計人員跟上汽車系統日益複雜的步伐,以及其如何代表車輛建造方式的根本性變化
工研院解析CES 2025洞見趨勢 AI科技全面滲透生活 (2025.01.16)
為協助產業快速掌握2025年最新的國際科技重要趨勢,工研院於今(16)日舉辦「透視大展系列:CES 2025重點趨勢研討會」,由工研院副總暨產科國際所長林昭憲領軍,帶領產業研究團隊涵蓋9大領域,帶回第一手展會現場情報及洞見
IEEE公佈2025年五大科技預測:人工智慧普及化、無人機服務崛起 (2025.01.16)
IEEE與 IEEE計算機協會(CS) ,共同發佈了2025年科技預測報告。該報告預測了2025年將對全球計算機工程產業產生最大影響的趨勢,這些趨勢將在未來幾年重新定義和重塑全球社會
經濟部助攻鏈結矽谷生態圈 新創募資訂單上看4億台幣 (2025.01.15)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於今年美國CES消費性電子展後,除了率領涵蓋半導體、太空科技、醫療科技、量子運算與永續循環等領域,共11家台灣前瞻科技新創團隊及企業參展外,也積極鏈結矽谷新創生態圈,安排10家新創團隊至Stanford、Berkeley Skydeck二校拓展商務,可望創造4億台幣商機
精準農業來了!運用科技助農民增產增收 (2025.01.15)
美國密西根大學正在運用先進的科技,協助農民提高產量與收入,他們更立推一個「精準農業」的概念,運用各式各樣的科技工具透過收集和分類來自這些設備的即時數據,大幅提高農業效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Microchip推出全新Switchtec PCIe 4.0 16通道交換器系列產品,為汽車和嵌入式計算應用提供多功能性
2 意法半導體推出 STM32WL33 低功耗長距離無線微控制器及專屬生態系擴充方案
3 貿澤電子即日起供貨能為工業應用提供精準感測的 Analog Devices MAX32675C微控制器
4 Bourns 全新推出 500 安培系列數位分流傳感器
5 桓達FSE集塵節能粒子濃度偵測器可即時監測粉塵狀態
6 凌華科技攜手銳能智慧科技 打造電動車社區充電最佳EMS能源管理系統
7 施耐德電機TeSys馬達控制與保護產品系列不斷創新 見證台灣工業自動化邁向智慧製造與永續發展
8 意法半導體推出的安全防護比較器具備穩定啟動時間設計 提升系統可靠性並降低電力消耗
9 意法半導體推出 IO-Link 致動器電路板 提供工業監控與家電應用的一站式參考設計
10 意法半導體推出靈活、因應未來的智慧電表通訊解決方案,協助能源轉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