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Nvidia
科技
典故
研究網路工程的團隊 - IETF

IETF是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國際網路工程研究團隊)是一個開放性的國際組織,其作用在於匯集網路設計師、網路操作員、網路廠商,以及研究人員共同研發改進網路的工程架構與建立起一個平穩的網路環境。
Conservation AI使用NVIDIA Jetson平台偵測瀕危物種 (2023.02.17)
英國一個名為Conservation AI的非營利性組織在NVIDIA技術的協助下實現首次利用人工智慧即時檢測穿山甲。如此應用人工智慧有助於即時追蹤最稀有、最隱秘的物種,讓保育人員能夠在干預為時已晚之前保護它們免受威脅(如偷獵者和火災)
NVIDIA與英特爾重新定義工作站 釋放專業人士創造力 (2023.02.16)
AI擴增的應用程式、逼真的渲染、模擬及其他技術正協助專業人員以比以往更快的速度從多應用程序的工作流程中取得關鍵業務成果。若要執行這些資料密集、複雜的工作流程,以及與分散各地的團隊共用資料與協同合作,就需要配備高端CPU、GPU以及進階網路的工作站
將2D轉化為3D場景 NVIDIA新版Instant NeRF加速元宇宙發展 (2023.02.03)
成千上萬名開發人員和內容創作者透過 NVIDIA Instant NeRF 這項渲染工具,將一組靜態影像轉化為逼真的 3D 場景,打造出3D視覺效果。如今,NVIDIA 推出最新的 Instant NeRF 軟體更新項目,同樣能夠利用 Instant NeRF in VR 進行各種 3D 創作
NVIDIA與戴爾合作擴展人工智慧產品組合 (2023.01.18)
NVIDIA 與戴爾科技集團 (Dell Technologies) 在這項人工智慧 (AI) 合作案中,宣布推出一系列搭配 NVIDIA 加速功能的 Dell PowerEdge 伺服器系統,協助企業能夠高效運用 AI 技術進行業務轉型
NVIDIA攜手GIGABYTE 打造創作者協作空間 (2023.01.17)
NVIDIA(輝達)今日宣布攜手技嘉科技(GIGABYTE)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共同打造「NVIDIA Studio x GIGABYTE協作空間」,引進NVIDIA Studio平台與通過NVIDIA Studio認證的GIGABYTE AERO 16高效能創作者筆記型電腦
NVIDIA攜手Evozyne 為蛋白質生成建構人工智慧模型 (2023.01.13)
新創公司 Evozyne 使用 NVIDIA 預先訓練好的人工智慧(AI)模型,創造出在醫療照護與潔淨能源方面皆有大好發展潛力的兩種蛋白質。在今(13)日發表的一篇合著論文中,描述該過程及其產生的生物構成原料
NVIDIA攜手Intel及合作夥伴 以AI打造新一代加速運算系統 (2023.01.12)
在人類推動各項改寫時代的顛覆性創新項目中,人工智慧(AI)是當中的核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發新冠病毒(COVID)疫苗及診斷癌症,再到支援自動駕駛車和瞭解氣候變遷
英研借力NVIDIA 運用AI打造全新智慧交通 (2023.01.10)
因應智慧城市已是各國政府近來推動數位政府主要政策,智慧交通更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一環。英業達集團旗下新事業英研智能今(10)日也發表其借力NVIDIA,攜手Canon及世曦工程三方,跨域打造全新解決方案,運用AI邊緣運算來簡化交通管理成效
NVIDIA DRIVE平台 提高開發效率並加快軟體反覆運算速度 (2023.01.04)
自動駕駛技術日漸普及,人工智慧(AI)進一步擴展到車輛內。汽車製造商在NVIDIA DRIVE平台的輔助下,能夠設計和執行車內的各項智慧功能,不斷帶給客戶驚喜和愉悅。 這一切都始於運算架構
NVIDIA推出GeForce RTX 40系列筆記型電腦 提升電源效率 (2023.01.04)
NVIDIA(輝達)今日發布了 GeForce RTX 40 系列筆記型電腦,搭載超高效的 Ada Lovelace GPU 架構,實現了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效能與電源效率提升。全新 GeForce RTX 40 系列筆記型電腦的電源效率比上一代高出 3 倍,並首次將 Ada 架構、NVIDIA DLSS 3 和第五代 Max-Q 技術導入筆記型電腦
鴻海與NVIDIA合製電腦及感測器 導入自駕電動車應用 (2023.01.04)
NVIDIA(輝達)與全球最大科技製造商鴻海科技集團(Foxconn)今(4)日宣布建立策略夥伴關係,雙方將共同開發自動駕駛車用平台。且由鴻海扮演一線製造廠的角色,運用NVIDIA DRIVE Orin技術,為全球車市生產電子控制單元(ECU);並在自家電動車上配備DRIVE Orin ECU和DRIVE Hyperion感測器,為車輛提供高度自動駕駛功能
德意志銀行攜手NVIDIA 加速推動金融服務採用AI與機器學習 (2022.12.08)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今日宣布攜手 NVIDIA(輝達)加速推動在金融服務領域採用人工智慧(AI)與機器學習。雙方在宣布這項消息前已花費數個月進行測試,探索能支援德意志銀行到2025年及未來遠大策略目標的應用案例
NVIDIA攜手全球醫療生態系夥伴 共創AI醫療新局 (2022.11.30)
為了促進台灣醫療在疾病、開發診斷方式與提供治療等技術突破進展。NVIDIA (輝達)於(30)日宣布攜手台北榮民總醫院、花蓮慈濟醫院、國衛院及科技夥伴於 12月1~4日的「2022 台灣醫療科技展」中,展現如何使用創新人工智慧 (AI) 及相關解決方案、加速運算技術和醫療影像領域用 AI 開放框架支援醫療照護
NVIDIA以其人工智慧研究論文 榮獲NeurIPS獎項 (2022.11.30)
NVIDIA Research 的兩篇論文,一篇關於探索基於擴散的生成式人工智慧 (AI) 模型,另一篇則是關於訓練通用式 AI 代理,因其對 AI 和機器學習領域的貢獻而榮獲 NeurIPS 2022 獎項
MONAI推出用於部署醫學影像AI應用程式框架 (2022.11.30)
大規模提供人工智慧(AI)加速醫療服務需要數千個神經網路共同運作,以涵蓋人類生理學、疾病,甚至醫院營運等範疇,這對當前的智慧醫院環境而言是一大挑戰。 MONAI是下載量超過65萬次的開源醫學影像AI框架,透過NVIDIA(輝達)的技術加速運算,現在將藉由MONAI Application Packages(MAPs)更輕鬆地將這些模型導入臨床工作流程
洛克希德馬丁攜手NVIDIA 建立AI地球觀測數位孿生模型 (2022.11.18)
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與NVIDIA(輝達)今日宣布合作建立一個人工智慧(AI)地球觀測數位孿生(Earth Observations Digital Twin)模型,讓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能夠以有效且集中的方式,監測全球當前包含極端氣候的環境狀況
NVIDIA攜手微軟打造大規模超級電腦 加速人工智慧開發與部署 (2022.11.17)
NVIDIA(輝達)今日宣布與微軟展開多年的合作計畫,共同打造全球最強大的人工智慧(AI)超級電腦之一,結合 Microsoft Azure 的先進超級運算基礎設施,以及 NVIDIA 的 GPU、網路技術和完整的 AI 軟體堆疊支援這台 AI 超級電腦,協助企業訓練、部署和擴展 AI,其中包括最先進的大型模型
技嘉全新GeForce RTX 40系列繪圖晶片效能大躍進 (2022.11.16)
技嘉科技於11月16日上市搭載NVIDIA Ada Lovelace架構GeForce RTX 4080 16GB系列顯示卡。全新GeForce RTX 40系列繪圖晶片效能大躍進,玩家與內容創作者能享受遊戲高質量幀數與提升創作流程效率
NVIDIA宣布採用H100與Quantum-2系統 加速推動科學探索 (2022.11.15)
NVIDIA(輝達)今日宣布全球廣泛採用新一代 H100 Tensor 核心 GPU 與 Quantum-2 InfiniBand 系統,包括在 Microsoft Azure 雲端服務和超過 50 個全新合作夥伴的系統上推出新服務,以加速推動科學探索
Rescale採用NVIDIA AI軟體 推動工業科學運算領域發展 (2022.11.10)
工業科學運算領域如同許多企業一樣,都在資料上卡關。解決看似棘手的難題需要用到大量的高效能運算資源,無論是開發新能源、創造新的運輸模式,或是解決提高營運效率及改善客戶支援等重大問題皆然

  十大熱門新聞
1 NVIDIA發表新AI工具 助力機器人學習和人形機器人開發
2 黃仁勳:運算技術的創新 將驅動全新工業革命
3 Pure Storage攜手NVIDIA加快企業AI導入 以滿足日益成長的需求
4 GTC 2024:宜鼎以智慧工廠解決方案秀邊緣AI整合實力
5 GTC 2024:所羅門與NVIDIA合作加速生成式AI應用
6 NVIDIA公開展示最新資料中心規模超級電腦Eos
7 NVIDIA與成功大學合作打造智慧教室
8 OpenUSD聯盟揭示USD核心規格和生態系統合作路線圖
9 [CES] NVIDIA展示汽車創新 推動人工智慧向前發展
10 茂綸使用NVIDIA Omniverse及Epson機械手臂實現生成式AI瑕疵檢測自動化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