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21
AMD推出 ATI Radeon X1900 G5 Mac Edition (2006.11.07)
美商超微半導體AMD宣佈為蘋果電腦打造的顯示卡 - ATI Radeon X1900 G5 Mac Edition,結合工作站的繪圖效率以及3D遊戲效能。ATI Radeon X1900 G5 Mac Edition透過PCI Express 匯流排架構為Power Mac G5 Quad和Power Mac G5 Dual展現效能,升級到ATI Radeon X1900 G5 Mac的電腦,將為使用者的Power Mac G5 Quad 和 Power Mac G5 Dual發揮潛能
蘋果電腦 全新Mac Pro產品記者會 (2006.09.05)
Mac Pro的誕生,不僅提供了所有Mac使用者夢寐以求的工作環境,更象徵蘋果電腦在短短210天內,將所有產品成功轉換至Intel處理器平台,達成不可能的任務! 揮別Power Mac,全新Mac Pro重裝上陣!搭載兩顆全新64位元雙核心Intel Xeon處理器,Mac Pro擁有四核心的伺服器等級運算能力,效能比Power Mac G5 Quad快兩倍,為世界上最快的桌上型電腦之一
Apple預計推出新款桌上型Mac Pro與作業系統 (2006.06.13)
在選擇捨棄IBM晶片改採Intel晶片後,Apple亦加快研發速度,根據國外媒體報導,在2006年8月7日至11日在加州CUPERTINO市即將召開的Apple全球開發者(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WWDC)大會上,Apple 的CEO Steve Jobs將發佈新款麥金塔桌上型電腦Mac Pro
Apple新款搭配Intel處理器NB公開亮相 (2006.02.15)
Apple首款搭配Intel處理器的MacBook Pro NB以及iMac Desktop,14日正式在台亮相。 新電腦的外型大小和售價都和先前系列產品相同,差異之處就在新款MacNB搭配的不再是IBM 與Freescale共同出品的PowerPC處理器,而是Intel的Core Duo雙核心晶片
視訊串流系統技術探微 (2005.12.05)
視訊串流(video streaming)是數位家庭應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術。但其技術的複雜性、應用區隔和商業利益,導致以該技術所建構的「數位視訊網路系統(digital video network system)」至今仍未普及
多核心運算架構優勢探討 (2005.12.05)
在家庭有限的空間、預算中如何滿足更多的重度即時影音應用?較可行的作法便是多核架構,等於把PC提升至Home Server的任務角色,既然是伺服器,那麼多核需求也就更加名正言順
NVIDIA成為Apple首款PCI-E繪圖卡供應商 (2005.10.27)
NVIDIA公司十月二十六日宣布,NVIDIA成為Apple首款PCI Express平台電腦全系列繪圖卡供應商。內含NVIDIA繪圖處理的Apple Power Mac G5平台將大幅提升螢幕畫質,並具備四個擴充插槽,得以安裝多張繪圖卡,最多可同時連接八台顯示器
全新蘋果電腦iMac G5登台 (2005.06.10)
蘋果電腦發表一系列全新iMac G5,使用2.0 GHz PowerPC G5處理器,內建AirPort Extreme無線網卡、藍芽及新版作業系統Mac OS X 10.4版 “Tiger”。新的iMac G5也配備更快速的繪圖支援,具有雙重支援功能的全新八倍速SuperDrive光碟機、內建Gigabit Ethernet網卡以提供更快速的網路支援,可傳輸512MB記憶容量
多核心時代來臨 (2005.05.05)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進展,中央處理器的運算能力越來越強,但是許多技術瓶頸也越來越棘手,但是處理器的重要性卻沒有因為具備特殊功能的運算單元發展而降低,尤其是在非可攜式的產品上,搭載一強大的運算核心,仍然是最常見的架構,數年前廠商提出來的多核心處理器概念,近來成為市場主流,也引發了一股不小的熱潮
PC邁向64位元大未來 (2005.01.01)
1986年,COMPAQ、ALR、Acer三家業者搶在IBM之前發表使用80386 CPU的32-bit個人電腦,往後長達十多年,PC一直持留在32-bit架構,直至2003年9月,由AMD於Computex Taipei電腦展發表了Athlon 64 CPU,也讓PC正式進入64位元時代
聚碩Apple Xserve獲美國陸軍採用 (2004.07.08)
專業資訊應用服務供應商聚碩科技所代理之Apple Xserve伺服器日前獲美國陸軍採用,預計建造一台由1,566台雙CPU Xserve G5伺服器所組成的超級叢集電腦。這個超級電腦並將被命名為MACH 5,使用 Mac OS X v.10.3 “Panther” Server為作業系統,完成後的運算速度將會超過每秒25 TeraFlops
矽谷網路業風雲再起 (2004.06.01)
在經過一段泡沫期後,矽谷的網路業又開始躍躍欲試。這些企業發展的重點不再只是一昧地將網路高速化,而是針對各種不同企業的網路設備,推出不同的解決方案。
蘋果推出全新Xserve G5 (2004.05.20)
蘋果電腦發表了Xserve G5,這是Xserve推出以來運算威力最強大的產品。Xserve G5能提供每秒超過30Gigaflops的運算能力,比搭載G4處理器的Xserve效能快了60%。維吉尼亞技術學院以Power Mac G5叢集架設出全世界第三快的超級電腦,正與Xserve G5所配備的PowerPC G5 64位元處理器相同
PC動態記憶體趨勢預測 (2004.01.05)
PC記憶體在Intel於Pentium時代(1995/96年)取得晶片組市場佔有率與規格主導權後,規格也開始出現劇烈改變;但PC記憶體規格已逐漸非一家業者可以主導,包括Micron、NEC提出的規格也都無法成為主流,但非記憶業者VIA提出的PC-133反而異軍突起
日本Apple直營店即將開幕 (2003.11.27)
Apple電腦公司計劃在日本開第一家美國以外的直營店,並將於29日在日本東京最熱鬧的地區進行開幕儀式,日本目前為世界第三大的電腦市場。Apple電腦公司位於Ginza區的直營店有五層樓高,外觀是以玻璃來做裝璜,在同一區的店家有LV、Cartier和Chaumet
蘋果推新iMacPower Mac G5 衝刺年底採購季 (2003.11.20)
蘋果電腦(AppleComputer)發表配備20吋平面顯示器的iMac電腦,以及配置雙處理器的PowerMacG5電腦,迎接即將到來的聖誕假期銷售旺季。配備15吋平面顯示器的iMac於2002年1月上市後,即大受蘋果迷和消費者喜愛
Power Mac G5現身台灣 (2003.08.27)
日前正式登台的Power Mac G5是目前全球唯一採用64位元處理器的桌上型電腦,而硬體、介面等規格也都走在業界前端。不過,這樣的電腦並不便宜,光主機售價從7萬3900元到11萬1900元不等,主要鎖定中高階用戶市場
蘋果Power Mac G5出貨箭在弦上 (2003.08.19)
根據CNET網站報導指出,蘋果電腦表示該公司兩款Power Mac G5機種已經開始出貨,另一款擁有雙處理器版本的桌上型電腦則預計月底前出貨。蘋果表示該公司在6月展示高階新機後,目前已獲得10萬台設備的訂單
HyperTransport聯盟成員增加 將擴大晶片連接技術市場 (2003.08.12)
根據大陸媒體報導指出,IBM、德州儀器、EMC、Media Fusion 和LTX等公司本星期將加入HyperTransport聯盟,此舉將擴大晶片間連接技術的應用範圍。 HyperTransport是一種協定,它能使在同一個機箱內的晶片以每秒種6.4GB到12.8GB的速度互相傳輸資料,不僅能用來連接微處理器和晶片組,也能當作一個路由器中的兩個通信處理器
IBM加碼Power處理器Linux計畫 (2003.07.15)
IBM增聘IBM Linux技術中心的程式人員,加碼Power處理器的Linux計畫,Linux技術中心在未來也計畫繼續擴編。IBM Linux技術中心的總監Dan Frye指出,該公司將Linux移植到pSeries Unix伺服器和iSeries中階伺服器Power處理器平台的努力還不夠


     [1]  2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Basler全新小型高速線掃描相機適合主流應用
2 意法半導體三相馬達驅動器整合評估板加速強化性能
3 Pilz開放式模組化工業電腦適用於自動化及傳動技術
4 SKF與DMG MORI合作開發SKF INSIGHT超精密軸承系統
5 宜鼎E1.S固態硬碟因應邊緣伺服器應用 補足邊緣AI市場斷層
6 SCIVAX與Shin-Etsu Chemical聯合開發全球最小的3D感測光源裝置
7 Microchip支援NIDIA Holoscan感測器處理平台加速即時邊緣AI部署
8 瑞薩全新RA8 MCU系列將Arm Cortex-M85處理器高效引入成本敏感應用
9 Flex Power Modules為AI資料中心提供高功率密度 IBC 系列
10 Power Integrations推1700V氮化鎵切換開關IC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