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今日發布了2020年台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依據工研院IEKCQM的預測,台灣2020年製造業產值成長率為1.28%,達到19.18兆元,成長力道將會比2019趨緩。
|
(由左至右)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劉名寰、中華採購與供應鏈管理協會賴樹鑫、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 |
工研院指出,包括美中貿易對抗、日韓貿易紛爭、英國脫歐、以及其他地緣政治衝突的事件,是影響台灣2020年製造業景氣主要變數。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劉名寰博士表示,受到國際經貿情勢不確定的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將呈現疲軟,主要領先國家將會採取如降息與寬鬆化的經濟發展策略。
但他也指出,2020年的全球成長動能雖然趨緩,但台商回台投資的情況卻是超乎預期,再加上AI和5G等新科技應用的帶動,台灣的製造業仍是有正向成長的機會,若能適時進行投資,輔以政府擴大內需政策,就可望為製造業注入動能。
劉名寰也分別針對台灣的四大產業別進行剖析。其中金屬機電業2020年產值為5.30兆元,年增0.31%。最大的變數為美中貿易戰影;資訊電子的產值預估為6.57兆元,年增2.74%。主因是AI與5G應用陸續發酵,可望帶動周邊硬體與零組件需求,預估電子終端產品出貨將轉為正成長。
其他如化學工業產值預估為4.89兆元,微幅成長0.23%。民生工業產值為2.42兆元,年成長1.64%。
考量長期的國際情勢發展,以及台灣製造業的穩定成長,工研院也建議政府與業者可思考建構自主材料供需體系,仿效歐盟國家建立關鍵原料表,以舒緩台灣製造業在國際情勢不穩定下的衝擊。
此外,AIoT與5G的應用興起,將加速數位科技發展,並重塑全球產業競爭生態。工研院則建議業者善用台灣既有的ICT利基優勢,投入產業間跨域合作,開發下世代產品、服務與技術。
而參與論壇的採購與供應研究中心執行長賴樹鑫則指出,美中貿易戰其實是台灣的機會,應該要把握此機會進行產業的轉型,但除了吸引台商回台之外,也應該吸引外商加大投資,但如何滿足他們擴廠投資時的用水用電問題,就是政府必須解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