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自2013年德國掀起的工業4.0浪潮,卻因為先後遭遇2018年美中貿易戰,促使全球供應鏈重組;以及2019~2021年的COVID-19疫情、供應鏈瓶頸,與俄烏戰火爆發,皆導致當地經濟陷入寒冬。包括鋼鐵、機械、汽車等核心製造業紛紛宣佈裁員、關廠與外移,依博世集團2024年營收905億歐元,也較前一年衰退1%。
|
AI智慧軟體與數位服務已經成為博世核心業務的重要支柱 |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Destatis)最新統計顯示,繼2023年萎縮0.3%後,德國經濟2024年再衰退0.2%,此為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連2年萎縮狀況。就連博世集團(Bosch)今(3)日最新公布2024年的業務發展,也受到電動交通等成長型市場發展速度,遠不如預期的不利因素影響。
由於買氣不振、產能利用率低,以及未來科技的前期支出持續高漲,與必要的預先策略調整等,皆對業務造成負面影響。根據博世最新公布2024年度集團總營收為905億歐元,較前一年衰退1%。
博世集團執行長暨董事會主席Stefan Hartung表示:「儘管我們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博世也無法完全不受經濟發展的影響。但與同業相比,我們仍有可觀的表現,未來交通移動與家居科技仍為博世的主要成長領域。」
博世集團財務長暨董事會成員Markus Forschner進一步指出,目前博世除了透過收購及出售等策略性產品組合相關決策,強化競爭力,未來還將專注於系統整合業務,計畫拓展在美國與亞洲等成長型市場布局。且仍持續追求其在2030年遠大的業務目標(Strategy 2030),躋身主要市場業務領域的領導供應商,達成年平均成長率6%~8%,以及利潤率至少7%,同時正推動可因應未來氣候變遷等重要領域的創新科技。
其中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軟體與數位服務,已經成為提振博世核心業務領域的重要支柱。目前內部共有約5,000名專家,正致力於開發日常AI應用,如若能提供最新AI電梯緊急呼救服務,能讓電梯乘客可以自身母語呼救,且毋須額外改裝電梯。
Hartung表示:「博世現也正在自身流程中增加AI應用,以提升工廠和辦公室中的品質與生產力,AI也已經成為我們產品和解決方案不可或缺的要素。」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從開發具吸引力的產品;直到確保成本合理,並打造具前瞻性的產品組合,預計在下個10年初(2030),將以軟體及服務創造逾60億歐元的營業額。
其中2/3來自於交通移動事業群,雖然多年來AI在博世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但推動軟體定義交通並不僅限於AI領域,而是讓博世成為全球主要科技廠商的理想合作夥伴。例如在博世車輛動態管理系統中的線控煞車系統,即可在無機械連動下運作其電子煞車踏板。「並透過合理的節流與重點投資,讓博世保有必要的轉圜空間。」Forschner指出,要完成此計畫並不容易,需要付出極大努力,未來也不排除會做出艱難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