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2025年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且隨著各國大選結束,政權交替之際,預料各國貿易、匯率及關稅政策即將重塑;加上貿易保護主義再度抬頭,將影響全球貿易、安全和科技格局。惟依工研院IEK預測,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受惠於人工智慧(AI)帶動產品規格提升,並搭配廠商掌握基礎與科技研發實力,將延續成長動能約為7.5%,產值規模達NT.2.40兆元。
|
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受惠於人工智慧(AI)帶動產品規格提升,將延續成長動能約為7.5%,產值規模達NT.2.40兆元。 |
依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羅宗惠表示,預估2025年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將延續2024年5.4%的成長基礎,包括AI持續從伺服器擴大向PC、Tablet、手機等邊緣(Edge)終端產品滲透,此將直接影響相關零組件的規格。例如:高階AI伺服器須承載數百GB/s~TB/s以上流量、電路板的設計將以高階HDI為主、MLCC被動元件用量亦將大幅提升。
台灣零組件廠商也受惠於地緣政治的影響,在低軌衛星、伺服器等具有機敏性產品上,將持續受惠。因此預估2025年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包含:顯示器、電路板、被動元件、LED元件、感測元件與電池元件等,產值規模加總達NT.2.40兆元,成長率約為7.5%,優於2024年的5.4%。
此外,因全球供應鏈重組加速,現階段仍以去中化為核心思維,全球局勢的改變不排除升級成美國化。羅宗惠認為,未來台灣電子零組件供應鏈海外擴廠規模與速度,將因美國新政策而加速。未來不論是從關稅或客戶期待的角度,皆會加重供應鏈美國化的壓力,在美國生產的比重將會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