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 (2025.08.20)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陪伴製造產業數十年,匯聚了各領域的專業人士,也成為許多知名廠商參展的首選之地。隨著AI技術日益普及,製造業的升級需求不斷攀升,您也能在展會中發掘提升效能、優化品質、降低成本、促進永續發展的合作夥伴,開拓更多商業機會,共同邁向永續經營 |
 |
邊緣AI的運算技術與應用 (2025.04.18) 在全球AI浪潮下,邊緣AI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各行各業的運作模式。根據市場研究報告指出,邊緣AI市場規模預計在未來幾年將呈現指數型成長,驅動包括NVIDIA、Google、Amazon等科技巨頭紛紛投入資源積極佈局 |
 |
2025 Touch Taiwan系列展 – Forward Together (2025.04.16) Touch Taiwan系列展是台灣上半年重要的科技盛會,近年來,因應產業趨勢,展示主題在原有的智慧顯示已跨足到智慧製造、先進設備、工業材料、新創學研、淨零碳排等領域 |
 |
諾基亞解析AI與6G技術的交互作用 強調專利保護目標 (2025.03.30) 諾基亞(Nokia)日前針對人工智慧(AI)為6G網路帶來的變革提出說明,並強調致力於保護相關創新技術。Nokia指出,AI的整合早在4G時代就已開始,並在5G中透過AI賦能的解決方案持續發展,例如在空中介面方面 |
 |
鼎新AI數智攜手永豐銀 以AiGP賦能數位轉型、碳管理 (2025.03.28) 迎合下一步Ai agent發展趨勢,鼎新數智今(28)日宣布旗下ERP升級至AiGP版本,推出「AI數智員工」解決方案,並攜手永豐銀行針對企業重視的淨零碳排與ESG需求,整合一站式碳管理服務 |
 |
臺科大徵才博覽會釋出1.6萬職缺 半導體、科技大廠攬才若渴 (2025.03.28) 科技/製造業徵才若渴
校園就業博覽會已成為現今企業與優秀人才的媒合平台之一,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今(28)日舉辦2025校園徵才博覽會,共計210家企業參與,包括台積電、艾司摩爾(ASML)、光寶科技、英業達、大立光、台達、廣達、鴻海、美光、光林智能等知名企業 |
 |
洛克威爾自動化大學開課 運用AI重塑生產模式 (2025.03.27) 洛克威爾自動化今(27)日舉辦「2025洛克威爾自動化大學」研討會,由洛克威爾自動化亞太區總裁 Scott Wooldridge帶領,以「AI 創新顛覆傳統製造」為題,深入剖析全球產業趨勢 |
 |
SEMI:2025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投資破千億 晶背供電、2nm技術可望量產 (2025.03.27)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於今(27)日公布最新一季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World Fab Forecast)中指出,2025年全球用於前端設施的晶圓廠設備支出,將自2020年以來連續6年成長,較去年同比上升2%達1,100 億美元 |
 |
3D全身攝影技術:皮膚癌早期檢測的新突破 (2025.03.27) 隨著科技的進步,3D攝影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其中在皮膚癌早期檢測方面的潛力備受關注。
3D全身攝影系統採用多達92個攝影鏡頭,對患者的皮膚表面進行全面掃描,生成高精度的3D數位虛擬人像 |
 |
人工智慧自動化衝擊勞動市場 2030年全球14%勞動力受影響 (2025.03.27) 近年來,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生成式AI(如ChatGPT等)和自動化系統的普及,正在深刻改變全球勞動市場。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最新報告,到2030年,全球可能有約14%的勞動力(約3.75億人)因AI自動化而面臨職業轉型或失業風險,其中行政、製造業和客服等重複性高的工作最可能被取代 |
 |
產發署長邱求慧上任 4大支柱強化產業韌性 (2025.03.27)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今(26)日舉行新舊署長交接儀式,由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邱求慧陞任產業發展署署長。將延續其早年任職產發署前身的工業局,參與台灣產業橫跨製造業自動化、電子化與資訊服務業多次轉型發展,亦跨及半導體、智慧電動車等多個關鍵領域經歷,未來將接下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責大任 |
 |
Jabra建構360度沉浸式音場 耳機設計融入AI降噪 (2025.03.26) 經歷疫情期間許多企業被迫須快速適應遠距工作模式,長期專注於視聽創新通訊技術的Jabra則早已著手布局,與PTC合作投入開發與製造多款先進音訊設備,包括無線耳機、耳麥、智慧助聽設備及視訊會議系統等,滿足全球使用者更高效、沉浸且清晰的通訊體驗 |
 |
Google持續投入資源 推動Trillium TPU的技術發展 (2025.03.26) Google 的第六代張量處理單元(Tensor Processing Unit, TPU)被命名為 Trillium,旨在進一步推動人工智慧(AI)領域的發展。?自 2013 年推出首款 TPU 以來,Google 持續致力於開發專為機器學習任務設計的應用專用積體電路(ASIC),以提升 AI 模型的運算效能和效率 |
 |
AI技術加持 倚天酷碁拓展智慧移動產品線 (2025.03.26) 當前電輔車與電動滑板車市場已進化至智慧化與個人化體驗,倚天酷碁-創於 2025台北國際自行車展發表多款全新電輔車與電動滑板車,搭載多款智慧應用為市場帶來全新升級 |
 |
緯謙結盟國際反洗錢專家Tookitaki 以AI驅動金融防詐 (2025.03.26) 緯創集團旗下創新雲端服務供應商—緯謙科技(WiAdvance),26日宣布與全球反洗錢系統領導品牌Tookitaki建立夥伴結盟關係,雙方將攜手運用AI與雲端技術,協助金融機構提升洗錢防制與詐欺偵測能力 |
 |
自動駕駛計程車上路 有望在未來幾年實現大規模普及 (2025.03.25) 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s)經過多年的技術測試和實地驗證,終於在全球多個城市向大眾開放。
目前,自動駕駛計程車已在美國、中國、日本等多個國家進行商業化運營或試點測試 |
 |
三星6G白皮書 勾勒AI原生與永續通訊願景 (2025.03.25) 三星電子在上月發布了其針對6G科技應用的白皮書,名為「6G的未來:AI原生與永續通訊」,這份文件不僅是三星對下一代行動通訊技術的展望,更揭示了其對於未來通訊環境的整體構想 |
 |
產發署打造智慧場域新體驗 推進透明顯示應用再進化 (2025.03.24) 為了協助近年來屢被譏為「慘」業之一的台灣顯示器產業加速升級轉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自2021年起推動「智慧顯示跨域應用暨場域推動計畫」,透過產創平台輔導機制,推動智慧顯示跨域應用,積極串聯供應鏈上下游資源,強化高值化解決方案開發 |
 |
老創與新創合作 科技產業進入「超級整合」時代 (2025.03.24) 工研院最新觀察指出,全球科技產業正進入「超級整合」(Super Integration)時代,新創公司從過往填補技術空缺的「拼圖」角色,躍升為驅動創新的核心引擎。尤其在人工智慧(AI)、機器人與自駕領域,大廠紛紛在國際展會中公開「點名」合作的新創夥伴,顯示產業生態已從垂直供應鏈轉向水平協作 |
 |
應對NVIDIA Blackwell問世 競爭對手需強化自身AI平台推理能力 (2025.03.24) 在2025年GTC大會上,NVIDIA發表了其新一代AI平台——NVIDIA Blackwell Ultra,這一創新平台被定位為AI推理領域的重大突破,目的在應對不斷增長的AI應用需求,並使全球各行各業能夠在虛擬和實體環境中擴展其AI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