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人工智慧自動化衝擊勞動市場 2030年全球14%勞動力受影響
 

【CTIMES/SmartAuto 王岫晨 報導】   2025年03月27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777】

近年來,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生成式AI(如ChatGPT等)和自動化系統的普及,正在深刻改變全球勞動市場。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最新報告,到2030年,全球可能有約14%的勞動力(約3.75億人)因AI自動化而面臨職業轉型或失業風險,其中行政、製造業和客服等重複性高的工作最可能被取代。

研究指出,以下幾類工作受AI自動化影響最深:

一、行政與文書工作:如數據輸入、會計、文件處理等,因AI能更快、更精準地完成任務。

二、製造業與物流:自動化機器人和無人倉儲系統已大幅減少人力需求。

三、基礎客服:聊天機器人和語音AI已能處理大部分標準化客戶諮詢。

四、傳統零售:自助結帳和AI推薦系統降低對店員的需求。

國際勞動組織(ILO)警告,開發中國家的勞動市場可能面臨更大衝擊,因為這些地區的職位往往更依賴低技能、重複性工作。

儘管AI可能取代部分工作,但同時也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尤其是技術相關領域:

一、AI開發與數據科學:企業急需機器學習工程師、數據分析師和AI倫理專家。

二、人機協作管理:需更多「AI訓練師」來優化模型,並確保AI系統符合企業需求。

三、數位轉型顧問:協助企業整合AI工具,提升營運效率。

四、創意與策略職位:AI難以完全替代需要人類情感、創造力和複雜決策的工作,如行銷、心理諮商和高階管理。

世界經濟論壇(WEF)的《2023未來就業報告》預測,AI和自動化將在未來五年內創造約9,700萬個新職位,遠超過其淘汰的8,500萬個工作。

AI自動化無疑將重塑勞動市場,但與其視為威脅,不如看作產業升級的契機。政府、企業和個人需共同努力,透過教育培訓和政策調整,確保勞動力能順利過渡至AI驅動的新經濟模式。未來的工作不會消失,而是演變成更智慧化、更具創造性的型態。

關鍵字: 生成式AI  Agentic AI 
相關新聞
凌群展示生成式AI轉型新藍圖 開發智慧電腦人創新應用
領域經驗分身將關鍵人才與AI結合 確保企業核心競爭力
耐能借鏡DeepSeek-R1訓練框架 實現輕量級大語言模型
三星於MWC展示可摺疊手持遊戲概念機
探索AI驅動生成式經濟 3D UNIV+RSES融入製造、生醫與消費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感測元件的技術與應用
» 感測,無所不在
» 微控制器的AI進化:從邊緣運算到智能化的實現
» 半導體產業未來的八大關鍵趨勢
» 驅動智慧交通的關鍵引擎 解析C-V2X發展挑戰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3V6EJSOYSTACUKC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