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海洋科學合作研究深耕24年,對於提升臺灣海洋科學的國際視野與競爭力具有深遠影響。近期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臺灣大學海洋研究團隊攜手參與臺美科學聯合研究航次,搭乘美國華盛頓大學海洋研究船湯普森號 (R/V Thomas G. Thompson) 進行海洋探測研究。本次航次涵蓋美國華盛頓大學、奧勒岡州立大學、加州大學、史丹福大學、史奎普斯海洋研究院及臺大海洋研究所等海洋物理團隊,海大團隊則派出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與新海研2號貴儀中心共5名技術員及研究生,為本航次唯一的生物及地球化學採樣團隊。
 |
臺美科學聯合研究航次的團隊合影,圖二為研究人員投放探測儀器。 |
本次臺美科學聯合研究航次,湯普森研究船的任務是執行美國海軍研究處支持的「第一、二島鏈之間渦旋紊流實驗」及海洋大學蔣國平特聘教授帶領的國科會「中綱計畫-航向藍海」兩計畫的國際聯合研究。在西北太平洋公海,透過渦旋水文、流速、生物及地球化學探測,藉此解開全球氣候變遷之謎。
湯普森研究船自1月28日從關島出發,前往臺灣與關島中間的國際海域進行為期25天的聯合實驗。研究項目涵蓋採水檢測、蒐集水中沉積物等,另布放了大量的自主觀測器,包括水下滑翔機、波浪滑翔機、漂流浮筒、球形漂流浮標等。該航次於2月22日進入高雄港靠泊,結束實驗。
此次聯合研究除了蔣國平特聘教授領導的國科會「中綱計畫-航向藍海」外,我方參與的研究人員包括海大環態所龔國慶、蔡安益及許瑞?教授及臺大海洋所詹森、楊穎堅、張明輝教授的研究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