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Nokia發佈了Lumia 920可無線充電之智慧手機後,LG以及HTC也不遑多讓相繼推出可無線充電智慧手機Nexus 4、Droid DNA。使用者只需將手機的背蓋(RX端)放置在無線充電底座(TX端)上,即可進行充電。伴隨著智慧手機日趨普及,使用手機的習慣已經不如以往只是單純的收發電話及簡訊,而是集影音娛樂於一機,但也考驗著手機電池的續航力,造就了除了人手一機的景象之外,行動電源更是使用者必須添購的配件,然而使用行動電源還是免除不了必須隨身攜帶繁雜的充電器,是否能夠真正拋棄傳統的充電線而迎向全面無線充電時代,普及率以及電磁波安全標準便是首要面對的課題。
|
無線充電雖方便,但要顧及安全性。BigPic:500x356 |
利用無線充電設備為手機充電是完全不透過電線,利用磁鐵為設備充電的技術。無線充電技術,源於無線電力輸送技術,利用磁共振在充電器與設備之間的空氣中傳輸電荷,線圈和電容器則在充電器與設備之間形成共振,實現電能高效傳輸的技術。目前無線充電技術有3大陣營:PMA、Qi、A4WP。不過由於目前仍缺乏通用標準,所以可無線充電的手機並不適用於所有充電底座。然而Qi雖然是目前最多廠商使用的無線充電技術,但市場認為蘋果極有可能是決定未來無線充電技術標準走向的關鍵。
即便無線充電在使用上相當方便,目前最大的缺點還是礙於充電效率偏低,由於無線電波將電能傳遞的過程中所耗損的能量較大,所以無線充電的距離都非常短,一旦距離拉長,能量損耗也就更嚴重,在離開10釐米的距離時充電效力會下降到10%,而在1釐米左右(Qi標準緊耦合技術)是80%。無線充電技術看似很方便,無線充電設備普及度仍然是最大問題,想在一般家庭或者辦公室內等固定場所,共享同一個無線充電器,就必須靜待無線充電技術標準拍板定案後,全面普及方能實現。
至於無線充電所產生的電磁波(SAR值)對於人體影響的程度亦是現代人相當關注的議題,目前Qi無線充電標準使用的是對人體無害的低頻非電離頻率。在幾公釐的距離上傳輸最高5瓦的能量,把對周圍的影響降到了最低。一旦手機距離充電盤超過1釐米,立刻停止充電。Qi標準裝置具有非相容物體偵測功能,所以只有相容Qi標準的裝置放在上面才會觸發充電,並且一經充滿即停,任何物體放上都不會觸發充電。
總而言之,只要無線充電設備遵照無線充電技術規範來製作,就不會對人體有輻射危害。畢竟生活周遭會產生電磁波的不僅僅是無線充電設備。現代人使用的資訊電子產品相當多元,所累加的電磁波相當高,長期下來勢必會造成健康隱憂,應將這些設備分散放置,並且避免同時開機使用,才能減低電磁波對身體影響的幅度,不過在全面普及的前提之下,無線充電技術標準勢必儘早塵埃落定。
[專業名詞解釋]
SAR:
SAR值是指手機產品中電磁波所產生的熱能,對人體產生影響的衡量數據,單位是 W/Kg(瓦/公斤)。目前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所公佈行動電話的安全標準值為1.6,而歐洲的安全標準值則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2.0,因此只要行動電話的SAR值在2.0以下,都是在安全標準內的產品。SAR 值表示行動電話的熱能會對人體會造成多少影響,數值越大,表示對人體的影響越大;反之則影響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