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举行的国际光电工程学会(SPIE)先进微影成形技术会议(Advanced Lithography and Patterning Conference)上,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展示首次在20奈米间距金属导线结构上取得的电性测试(electrical test)结果,这些结构经过高数值孔径极紫外光(high-NA EUV)的单次曝光之後完成图形化。在螺旋型(serpentine)与双叉型(fork-fork)两种金属化结构测得的量测结果显示良好的电性良率,这表示随机缺陷的数量少。此次电性测试的结果证实High-NA EUV微影曝光机及其周边生态系在这样小尺寸下进行导线/间隔图形化的能力。
 |
20奈米间距金属化导线在经过一次化学机械研磨(CMP)步骤後的穿透电子显微镜(TEM)影像。 |
2024年8月,imec率先发表了可与产业接轨的逻辑与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RAM)结构,这些结构在单次High-NA EUV微影曝光步骤完成图形化。在接下来的关键一步,imec展示20奈米间距的金属化导线结构在采用金属氧化物(MOR)负光阻剂,经过High-NA EUV单次图形化後,展现超过90%的高良率。该性能指标在两种不同的测试结构上取得即螺旋型(serpentine)或蜿??型(meander)结构,以及双叉型(fork-fork)结构,其设计目标是透露有关随机表面缺陷的资讯。
imec研发资深??总(SVP)Steven Scheer表示:「这是首次采用High-NA EUV单次图形化在20奈米间距金属导线完成电性良率展示。这些成果代表对High-NA EUV微影技术及其周边生态系性能的初步验证,而这个生态系包含先进光阻剂和涂布底层、光罩、量测技术、(变形)成像技术策略、光学邻近修正(OPC),以及整合图形化和蚀刻技术。我们会持续与我们的图形化生态系合作研究制程,以进一步驱动良率升级,并将这些技术转移给我们的制造夥伴。」
imec与艾司摩尔(ASML)共建的High-NA EUV生态系包含像是领先晶片大厂、材料与光阻剂供应商、光罩供应商和量测专家等夥伴,共同为2奈米以下节点的新一代半导体制造来合作开发和优化High-NA EUV微影技术。
imec先进图形化部门专案计画主持人Philippe Leray补充:「电性测试是验证High-NA EUV的关键步骤。这些电性测试结果也向我们展示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电子束检测时,螺旋型和双叉型金属化结构的导电率量测提供有关随机表面缺陷(分别是指断裂或桥接)的资讯,这些缺陷会导致良率下降。这些见解提供我们的生态系夥伴有关策略开发的协助,藉此减缓随机表面缺陷。我们目前持续投入的其中一项研究聚焦优化光阻剂的性能,在尽可能不影响随机损坏的情况下降低剂量与良率的比例,这点我们正在与光阻剂业界紧密合作。」
这些研发成果将在国际光电工程学会(SPIE)先进微影成形技术会议的两篇论文中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