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新加坡研發植物電信號解讀裝置 應用於農業監測
 

【CTIMES/SmartAuto 王岫晨 報導】   2025年02月13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218】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和糧食需求增長,農業科技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新加坡的研究團隊數年前就成功開發出一種能夠解讀植物電信號變化的裝置,持續幫助農民更精準地監測作物健康狀態。這項技術可以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也為永續農業發展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植物雖然沒有神經系統,但它們能夠透過電信號對環境變化做出反應。例如,當植物遭受乾旱、病蟲害或營養不良時,會產生特定的電信號變化。過去,科學家們已經知道這些信號的存在,但由於技術限制,一直難以即時監測和解讀這些信號。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團隊利用先進的感測技術和人工智慧算法,開發出一種輕便、非侵入式的裝置,能夠即時捕捉並分析植物的電信號。這項技術的核心在於一種特殊的電極,可以貼附在植物的葉片或莖幹上,並將收集到的電信號傳輸到雲端系統進行分析。

這款裝置的工作原理類似於醫學上的心電圖(ECG),只不過對象從人體換成了植物。裝置中的電極能夠檢測到植物細胞間的電位變化,並將這些數據轉化為可讀的信息。透過AI算法的分析,農民可以即時了解植物的健康狀況,例如是否缺水、缺乏營養或受到病蟲害侵襲。

這項技術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例如,在大型農場中,農民可以將裝置安裝在關鍵作物上,透過手機或電腦遠程監控作物的狀態。當系統檢測到異常時,會立即發出警報,提醒農民採取相應措施。此外,這項技術還可以用於溫室種植,幫助優化灌溉和施肥策略,從而減少資源浪費。

這項技術的問世,對農業生產具有深遠的影響。首先,它能夠大幅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透過即時監測,農民可以在問題初期就採取措施,避免作物受損。其次,這項技術有助於減少水資源和化肥的使用,從而降低農業對環境的負擔。

新加坡作為一個土地資源有限的國家,這項技術尤其具有重要意義。它能夠幫助本地農民在有限的土地上實現高效種植,從而提升糧食自給率。此外,這項技術還具有全球推廣的潛力,特別是在氣候條件惡劣或資源匱乏的地區。

關鍵字: 智慧農業 
相關新聞
鳳梨纖維零廢棄造綠金 雲林首座鳳梨葉自動化取纖計畫啟動
第三屆碳中和農業論壇交流 推動東部碳農業以自然為本
冷鏈物流體系建構升級 推動農業產銷效益
直面農業高齡化與缺工 日智慧農業新技術協助升級轉型
農業資源全循環零廢棄 開創多元新商機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光場顯示:徹底解決AR/VR的視覺疲勞
» 突破速度與連接極限 Wi-Fi 7開啟無線網路新篇章
» 電動車、5G、新能源:寬能隙元件大顯身手
» 高功率元件的創新封裝與熱管理技術
» 高功率元件加速驅動電氣化未來:產業趨勢與挑戰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08.162.216.110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