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家用閘道器(Home Gateway)打造家庭資訊市集
 

【作者: 梁永樂】   2002年03月05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6934】

雖然PC(個人電腦)是目前最大宗的連網裝置,但在生活愈來愈無法離開網際網路的趨勢下,若各式的生活用自動裝置都要透過PC連網才能取得資料,PC反而變成是麻煩、不便的裝置與程序,於是IA(資訊家電)的觀念開始被提出,讓生活中的裝置自動連網、自行取得所需的網路資訊,並將資訊應用於生活中。


乍聽之下,由裝置自動連網、自動運用資訊是比凡事皆透過PC轉傳來的方便,例如MP3隨身聽自行取得網路音樂、電視遊樂器自行下載新的網路連線遊戲、DVD播放機自動下載新影集等。但實際上卻是:每種IA只擷取與運用自身應用取向的資料,並直接將效果、效用發揮於現實的類比生活中,而各種IA間的數位資料卻不容易分享與交換,因此IA比PC更直覺、容易地取得與運用網路資料,但卻比PC難轉移、分享、交換資料。


所以Microsoft(微軟)提出PC+的概念,認為PC可以擔任IA Hub(集線器)的角色,充當各種IA裝置間的資料仲介、交換站,但這會是未來家用PC持續值得投資、使用的價值。


不過這樣的說法似乎也可以再修正,因為家用閘道器(Home Gateway)的出現,將可以提供比PC更容易、方便、低廉的資料交換方式,取代PC未來所想扮演的IA Hub角色,如此家用PC的價值又必須重新打量、估算了。


究竟家用閘道器為何物?以下是我們更一步的探討。


家用閘道器的觀念與角色

家用閘道器(Home Gateway)也稱作住宅閘道器(Residential Gateway),是一種長時間開機(Always On)運作的網路數位資料轉換器,它一方面可以連接家中的寬頻網路,並將頻寬進行分配與再應用,另一方面閘道器本身也支援多種傳輸協定、提供多種傳輸介面,讓各類IA裝置能透過它,快速、直覺、容易方便地進行數位資料、網路資料的分享、轉換、轉移等應用。(圖一)



《圖一 Home Gateway對外連接Internet,對內則提供多種通訊應用與資訊轉換》
《圖一 Home Gateway對外連接Internet,對內則提供多種通訊應用與資訊轉換》

舉例而言,當數位相機拍攝了圖像後,數位相機用USB介面與閘道器連接,然後閘道器用印表埠與印表機連接,然後將數位相片列印出來,或者閘道器以AV端子與電視連接,直接在電視上欣賞相片。


再舉個例子,閘道器一端連接Cable Modem或ADSL連結網際網路世界,另一端透過HomePNA網路連接屋內各處的連網裝置(PC、Set-To-Box等),可以統籌分配頻寬給各裝置,也可以提供VPN(虛擬私有網路)、Firewall(防火牆)等功能,甚至可以將電視節目廣播至家中每一處,讓臥室內的PC也可以看電視,或者閘道器也透過802.11b、HomeRF的無線通訊,如此在院子、車庫、洗手間內,也可以透過無線通訊的WebPAD,得到全球的網路資訊。


其他還有許多的資訊應用,例如視訊轉換器(Set-Top-Box)取得的音樂可以透過閘道器傳遞到MP3數位隨身聽上,電視遊樂器中的遊戲音樂不錯,也一樣可以夠過閘道器轉存至其他IA裝置中,總之此類的網路數位資訊、媒體之分享、轉換、轉移,即是閘道器的角色與功用。


PC能否勝任Home Gateway的工作?

雖然上述這些轉換應用PC一樣可以做到,但交由PC擔任這樣的應用卻有許多的副作用:


1.價格昂貴:即便是低價電腦,也要500美元之譜,只作資料轉換似乎過於大材小用;


2.體積龐大:必須佔據一個書桌大小的面積;


3.過於耗電:本機至少要250W電力,此外CRT顯示器要110W以上電力,即使是省電的TFT-LCD也要50W以上,並不適用於長時間運作(Always-on)的設備;


4.開機過久:從開啟電源到正式可用,大約要2至3分鐘時間;


5.使用複雜:面對104個鍵盤按鍵,各類對應的驅動程式、應用程式;


6.難以維護:須定期磁碟重整、掃瞄、掃毒、備份、軟體升級補強、才能維持正常運作;


7.穩定性低:作業系統破壞、硬體過熱當機、中毒、遭入侵;


8.噪音吵雜:機殼內的高發熱晶片,如CPU、VGA等,大多需要風扇幫助散熱,風扇聲常是噪音來源;


綜觀上述,PC由於穩定性低,不適合長時間開機,臨時使用時才開機也反應不及,其他還有吵雜、昂貴、佔空間等限制,因此真正適合IA Hub角色的依舊是Home Gateway,而非PC。


家庭網路發展功能與技術需求

事實上就目前而言,家庭的數位應用、網路應用仍在起步階段,除了幾項應用已可看出前景端倪外,其餘尚有許多待開發、待想像的應用,不過我們試著列出各類的家庭數位應用、網路應用:


1.頻寬分享(NAT)

家庭上網由以往傳統類比撥接的56Kbps,到今日ADSL的512Kbps,甚至1,540Kbps,已經有近10倍的頻寬增長,台灣更已經突破100萬戶,250萬人使用寬頻,而家庭中若只有一部PC使用寬頻實屬浪費,因此頻寬分享將成為寬頻到府的第一個應用,頻寬可分享給第二部PC、具上網功能的電視、Set-Top-Box、甚至是上網對戰的電視遊樂器,以及其他的IA設備。


2.頻寬管理(QoS)

除了頻寬分享外,控制每個裝置的傳輸頻寬也是一大要務,例如MP3音樂僅需96Kbps至128Kbps的頻寬,隨選視訊(Video-On-Demand, VOD)的VCD播放品質需要1,200Kbps的頻寬、音樂CD一樣要1,200Kbps、DVD-Video需要6,000Kbps、VoIP網際電話需要80Kbps、傳真需要9.6Kbps,每種IA裝置因其應用會佔用不同份量的頻寬,因此頻寬的管理便相當重要,如此才能確保每個IA裝置在允許的時間內取得充分的資料,使其應用效能的品質不致受影響。


3.內容過濾(Content Filter)

家長經常擔憂小孩子學會上網後,會因無限制的網頁瀏覽而受到有害內容的影響,如色情、暴力、嗑藥、邪教等,因此限制與管制可瀏覽的網站、網址也成為重要的應用,如同一般有線電視的「鎖碼頻道-解碼棒/解碼盒」的用意相同。


4.防火牆(Firewall)

資訊安全也是經常令人擔憂的問題,病毒發作、駭客入侵以往僅影響撥接上網的PC,如今寬頻到府後,病毒、駭客不僅會傷害PC,還會傷害家中所有的連網裝置與IA,因此資訊安全的防護也成為寬頻家庭的必須功能。


5.列印共享(Print Sharing)

以往SOHO族經常會購買列印伺服器的小盒子,好讓家中的多部PC、Mac可以共享印表機,如今Home Gateway也能提供類似的功能。


6.虛擬私有網路(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

彈性辦公室、虛擬辦公室的觀念逐漸抬頭,如何將家中的連網PC、連網IA也成為辦公室內可運用的資源,又不致於洩漏隱私與機密資訊呢?這就得透過VPN技術來達成。VPN可以將公眾的網際網路當成居家LAN網路來使用,離開家門後只要能連上網際網路,那怕是透過連網手機、連網PDA、網咖(Internet Coffee)、資訊亭(KIOSK)、辦公室等,都可以持續使用居家網路中的所有裝置與資源,且不會有資訊外洩的顧慮。



《圖二 Home Gateway應會依據Data Sharing Gateway、Service Gateway、Multifunction Gateway三階段來演進》
《圖二 Home Gateway應會依據Data Sharing Gateway、Service Gateway、Multifunction Gateway三階段來演進》

以上各項是目前居家寬頻到來後的首波應用,未來仍有各種應用可能,如冰箱上網,可以讓職業婦女在上班時就可以知道家中缺什麼菜;又如家庭保全監視,可以隨時知道家中幼老狀況,出差旅遊時可以得知是否有宵小入侵等;還有影像電話、訊息轉傳(FAX-to-E-Mail、E-Mail-to-SMS)等,都是即將普及的家庭寬頻應用,也同樣要倚賴Home Gateway將它們連結起來,才能方便實現。所以Home Gateway的發展應會有階段性,請參考(圖二)。


家庭網路未來架構

如此多的應用,在家庭中到底要如何佈建與實現呢?


在此我們試著推敲數位寬頻家庭的網路架構,首先是用Home Gateway接取總寬頻來源,此為ADSL、雙向Cable Modem或光纖等,至於傳統撥接、窄頻ISDN(2B+D)、單向Cable Modem、以及DirecPC等,在未來的家庭應用都也所受限。單向Cable Modem與DirecPC的弱點在於上行非仰賴傳統撥接不可,如此上行頻寬僅有33.6Kbps,是家庭寬頻的受限所在,當然,就以節目廣播而言,兩者仍是很理想的傳播方式,而ISDN(2B+D)在簡易的視訊會議中也仍可發揮。


接著Home Gateway可以對家庭內有線與無線區域網路服務,有線方面除了有已在企業界廣為使用的乙太網路(Ethernet)外,也可以使用居家電話插座所形成的區域網路HomePNA(Home Phone-line Network Alliances),前者有10Mbps、100Mbps的頻寬,但缺點是居家沒有現成RJ-45佈線與插座,需要自行佈線;後者雖可直接利用現成的RJ-11電話插座與佈線,但頻寬僅有1Mbps與10Mbps,不過就目前的ADSL/Cable Modem而言,1M-10Mbps的網路傳輸已足夠。


至於無線方面,Home Gateway也可提供IEEE 802.11b、Bluetooth、HomeRF等無線傳輸功能,讓連網裝置的使用更無拘無束,例如家人可以用WebPAD瀏覽網頁、閱讀電子書,而且是躺在床上看、或是在如廁時看,或者用無線耳機聽網路數位音樂、廣播等。


除了有線、無線網路外,Home Gateway自身也可提供多種傳輸介面,如USB、1394、S端子、AV端子、S/PDIF光纖音訊、傳統I/O埠等,可以連接各種IA、消費性電子產品、影音視聽產品等,另外Home Gateway內部也提供IDE、PCI等介面,可以用來擴充與延伸Home Gateway的功能,如家用伺服器(Home Server)、個人網頁伺服器(Personal Web Server)等,以因應未來的應用。


所以歸納上述來描繪寬頻家庭的網路輪廓,是ADSL到府,接Home Gateway,然後由Home Gateway提供HomePNA的有線區域網路,以及HomeRF或IEEE 802.11b的無線區域網路的連線服務,此外Home Gateway自身也具備各種傳輸介面,其中USB、Serial Port、Parallel Port是資訊週邊、IA的接取口,S/PDIF、AV端子是消費性電子的接取口,至於1394、IrDA紅外線則是同時消費性電子、資訊產品皆合適的溝通介面。


技術與產品的發展瓶頸與突破

Home Gateway的功能與應用如此多樣,還要兼具多種有線、無線的通訊功能,是否在短時間內有其發展的困處與隱憂呢?


答案是肯定的,沒有統一的標準是現今Home Gateway設計、發展的一大難處,而所強調的應用與取向也沒有一致性及默契,此外多項應用(如DHCP與DNS伺服應用)集合於一機,能否同時滿足多樣應用及其品質、順暢度等要求也讓人懷疑。


此外要讓Home Gateway做到切合使用仍須花費一番功夫,必須做到簡易自動、非技術背景的消費者就能安裝設定,或者是由遠端進行遙控設定,都在在考驗著Home Gateway設計者的功力與巧思。另外一項讓設計人員費神的,即是Home Gateway最好在錯誤發生後有自動修復錯誤的能力,即使作不到,也要有透過遠端網路進行問題排解、修復的能力,都是Home Gateway今後須面臨與克服的地方。至於在產品設計上的考量,請參考(圖三)、(圖四)、(圖五)所示。


(作者為美國國家半導體亞太區信息家電市場經理)



《圖三 Home Gateway的硬體位於最底層,往上則堆疊組各類軟體元件與程式》
《圖三 Home Gateway的硬體位於最底層,往上則堆疊組各類軟體元件與程式》

《圖四 NS所提供的RG(Residential Gateway)硬體系統架構圖》
《圖四 NS所提供的RG(Residential Gateway)硬體系統架構圖》
《圖五 使用NS Geode晶片所設計成的IBM Home Gateway實際成品(攝影:朱善存)》
《圖五 使用NS Geode晶片所設計成的IBM Home Gateway實際成品(攝影:朱善存)》
相關文章
以數位共融計畫縮短數位落差
智慧無線連結:驅動現代生活與未來創新
感測器融合:增強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導航能力和安全性
生成式AI為製造業員工賦能
IEK CQM估製造業2025年成長6.48%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Lumens 捷揚光電正式推出全新 4K 解碼器,將 Dante 視訊導入會議室應用
» NETGEAR引進Wi-Fi 7無線路由器 發揮AI平台最大效益
» 【COMPUTEX】經濟部攜手明泰、光寶、聯發科 推出「O-RAN基站」三頻全產品線
» 宏正AI創新連結浸體驗 COMPUTEX 2024展示賦能應用方案
» 歐盟6G計畫主席來台 與經濟部簽約合作跨國研發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08.162.216.1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