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IEEE 1500標準測試封套設計與驗證測試方法
系統晶片設計專欄(7)

【作者: 高琮評、邱畊銘、李建模】   2007年06月29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10548】

以現今的晶片設計的發展趨勢而言,基於設計成本的考量,一般都會考慮系統晶片設計的可能性。近年來製程技術的成熟,也使系統晶片設計的可行性增加。因此,系統晶片的概念已經是一種不可阻檔的趨勢了。系統晶片除了在硬體方面面臨了一些實作的問題外,系統晶片在不論設計、整合、系統層級的軟體自動化上,往往也都面臨很大的挑戰。在測試的領域裡,系統晶片測試同樣也遇到了許多困難,為了解決這些困難,達到系統晶片測試的需求,有很多學者提出看法。IEEE 1500測試封套就是一種被廣為研究的系統晶片測試封套,初期的目標在於提出純數位的系統晶片測試方法,並希望最後可以使用在數位、類比還有記憶體的混合測試中。一般人皆可依據此標準實作出可以嵌入在系統晶片中之IP核心電路,並使嵌入之IP核心電路可以透過標準測試封套完成功能操作、旁通、內部測試以及外部測試等動作。測試封套不僅可以使系統晶片測試標準化,還可以避免為了測試不同的IP核心電路,而重新設計每個IP核心電路。並且測試封套可以利用統一控制訊號控制的特性,進而達到每個IP核心電路以及各自的測試圖樣的再利用。


隨著製程的進步,延遲時間會漸漸縮短。但是連接線上的延遲時間縮短的幅度並不如一般的邏輯閘,所以連接線上的延遲時間漸漸的趕上了在邏輯閘中的延遲時間。因此,延遲時間的考量變的越來越複雜。並且,先進的製程也比較不穩定,在晶片的製作過程中,很容易造成預期外的延遲時間,並造成延遲錯誤。可預見的,測試延遲錯誤將會變的越來越重要。大部分傳統延遲錯誤測試所提的研究,都是研究如何提升測試的錯誤涵蓋率(Fault Coverage),也有一部分研究如何有效的降低測試功率。但以現今而言,一個有效的系統晶片的延遲錯誤測試方法,或許才是當務之急。使用IEEE 1500標準測試封套來執行系統晶片的延遲錯誤測試,是一個不錯的想法。有一些研究提出以IEEE 1500標準測試封套實現系統晶片的延遲錯誤測試方法,但是這些方法都沒有考量連接線上的延遲時間。為了更準確的執行系統晶片的延遲錯誤測試,本篇研究提出兩種以IEEE 1500標準測試封套實現系統晶片的延遲錯誤測試方法。


IEEE 1500簡介
...
...

使用者別 新聞閱讀限制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則/每30天 0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VIP會員 無限制 25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相關文章
藍牙Channel Sounding 厘米級經濟的定位革命
常見焊接缺陷導致的產品故障
A2B支援更複雜的新型資料及音訊廣播系統
意法半導體打造矽光子技術 引領資料中心與AI運算
感測元件的技術與應用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台科大50周年校慶,研揚科技莊永順董事長獲頒「傑出貢獻獎」
» Nordic技術為智慧眼鏡實現自動對焦功能,改善近視和遠視問題
» 智慧無線聽診器採用Nordic nPM1300提升電池性能
» Secuyou 智慧門鎖整合 Nordic 的 nRF52840多協定SoC
» 經濟部攜手AMD提升AI晶片效能 1,500W散熱能力突破瓶頸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4899FYYOSTACUKW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