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LSI Logic亞太區業務副總裁Dave Long:專注核心技術 培養夥伴關係
 

【作者: 廖專崇】   2005年08月05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3244】

Dave Long:LSI Logic在選擇代工夥伴時,注重的不但是如何降低生產成本,更重要的是如何與代工廠共同成長,製造出符合客戶品質需求的產品。透過合作,能夠減少由於晶片量產與製程技術間的時間落差不斷擴大,所造成的開發新製程的研發成本與風險。


亞太地區是全球高科技產業的製造中心,包括中國大陸與台灣的大中華地區尤其是發展最好的區域,台灣的OEM/ODM廠商,技術層次較高,近幾年也掌握多更多產品技術的決策權,所以對於LSI Logic來說,與OEM/ODM客戶的合作關係已經延伸到工程(engineering)技術領域,透過我們豐富的SIP(矽智產)提供客戶需要的技術。


本社社長黃俊義(以下簡稱黃):LSI Logic雖然不是半導體產業的先驅者,也是一家「資深」的半導體廠商,在發展的歷程中,隨著半導體產業的成長,LSI Logic也經歷過不少轉變,可否先談談這整個發展的過程?


LSI Logic亞太區業務副總裁Dave Long:LSI Logic創立於1981年,起初為研發與製造ASIC及ASSP的晶片供應商。隨著市場的發展,LSI Logic也成為全球第一家提供系統單晶片(SoC)解決方案的廠商。過去LSI Logic是一家所謂的「整合元件製造廠」(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IDM),從前段的IC設計到後段的封裝、測試、銷售都由自行掌握。然而,在半導體產業環境朝向垂直分工的趨勢邁進下,許多IDM廠商逐漸放棄需花費高額成本的製造業務,促成代工產業的大幅度成長,也影響了LSI Logic的策略規劃。


發展至今,LSI Logic目前有三大產品線,包括儲存(Storage)、通訊(Communication)、消費性(Consumer)電子等領域,這三大產品線除了是LSI Logic技術專長所在之外,也是這麼長時間發展的結果,產品從板卡到系統產品的IC都是LSI Logic的業務經營領域,我們積極參與各種標準制定組織,同時投入相關的技術研發,將最新技術快速市場化,進一步幫助所有OEM/ODM客戶迅速將搭載新技術的產品上市。


策略轉折 脫去包袱

黃:在您剛才提到的策略轉型部分,更為專注高階核心技術的發展與放棄低利潤、高成本的製造業務,似乎是所有IDM廠商最近這幾年共同的發展方向,但是每一個廠商在這樣的過程中做法各有不同,成功的關鍵也就在這裡,可否再詳細說明LSI Logic轉型過程中的做法,遭遇到的困難與瓶頸為何?


Dave Long:從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開始的產業轉型,LSI Logic也面臨著與大多數半導體廠商相同的處境,我們選擇轉型為專注於IC設計的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Fabless),以更精細的分工方式強化核心競爭能力。LSI Logic在轉型時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必須處分公司舊有且不合時宜的財產,並透過各種方式節省成本。LSI Logic為因應晶片設計或製造外包趨勢,在2001年時關閉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廠房,將資源集中至奧勒岡州的營運據點,並將部份製造業務委外至台灣、馬來西亞等地的專業晶圓代工廠。


2003年時,LSI Logic更進一步重整旗下事業以減少虧損,於9月時將LSI Logic日本筑波廠房出售給日本零組件供應商Rohm,並進一步關閉在美國奧勒岡州的部分晶圓廠。當時的策略是出售筑波廠房,並藉由靈活的代工策略彌補產能不足的問題;我們計劃以精簡廠房數量的方式,降低自製率並提高委外代工比重,預估2008年時委外代工的比重將提昇至70%。透過這些實際的行動,也等於將LSI Logic的體質重新鍛造過一次,讓我們更加靈活、專注,成為一家善於面對外在環境變化的公司。


黃:這些處分動作應該就是造就今日LSI Logic的重要基礎,在做出類似關廠這些重大決策時想必經過一番陣痛,LSI Logic是用什麼方法度過這麼艱困的時期?而除了內在自我的改革之外,過程中當然也需要外在的幫助,在部分業務委外的過程中就是建立夥伴關係相當好的時機,LSI Logic又是如何經營這部分的關係?


Dave Long:LSI Logic於2001年第二季關閉科羅拉多廠房後,第四季的營收隨即呈現上揚的趨勢,由第三季的3億9700萬美元,增至4億500萬美元,一直延續到2003年第一季,才因為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零售庫存過多而緩和下來。類似的情況在LSI Logic於2003年第二季關閉日本筑波廠之後再度重演,營收由第一季的3億7200萬美元一路攀升至第二季的4億700萬美元。由此可看出LSI Logic重整公司組織的策略在節省成本上的確發揮了功效。


另外,透過出清產能不足廠房,尋求與專業代工廠結盟,以降低成本之外,如何繼續維持晶圓製造品質,仍是一項重要的課題。LSI Logic在選擇代工夥伴時,所注重的不但是如何降低生產成本,更重要的是如何與代工廠共同成長,製造出符合客戶品質需求的產品。LSI Logic主要的晶圓代工夥伴為台積電。LSI Logic與其合作模式為將自身所擁有的先進製程技術移轉給台積電,在該公司開發量產的技術,開發完成後,除了可以下單給台積電之外,也可以將開發出來的技術轉回自家的晶圓廠生產。透過此種合作模式,能夠減少由於晶片量產與製程技術間的時間落差不斷擴大,所造成的開發新製程的研發成本與風險。目前除了0.13微米製程技術已成功透過上述合作模式,並轉移至LSI Logic生產之外,更進一步針對90奈米製程技術進行開發研究。


市場發展策略

黃:講到產品線部分,對於台灣來說LSI Logic的儲存產品是我們最熟悉的部分,面對未來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趨勢,包括記憶與儲存的數位資料保存技術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成長潛力也相當驚人,站在LSI Logic的立場,如何看待此一領域的發展趨勢?貴公司自身的經營策略又是如何?


Dave Long:LSI Logic在儲存用的ASIC上,具備高度的市場主導性,包括Ultra 320 SCSI、Fibre Channel(光纖通道)等介面,市場占有率都高達80%左右,而新興的SAS(Serial Attached SCSI)介面部分,LSI Logic是市面上第一個推出相關產品的廠商,全球前五大SAS儲存設備供應商有四家採用我們的產品,另一家也有部分產品搭載我們的晶片。而儲存架構介面從過去的平行式(Parallel)架構,轉變為串列式(Serial)架構的趨勢發展,新興的SATA與SAS介面標準都是採用此一架構。


另外,在企業儲存部份,大部分企業現在傾向依應用需求選擇適合的儲存產品或解決方案,所以可以提供靈活、具可擴充性、高效能產品的廠商才能在市場上生存,尤其在企業高階儲存發展趨勢上,SAS介面可能會成為市場主流,進而取代光纖通道介面。值得一提的是,由於SATA的效能表現相當好,有不少廠商開始選擇該介面作為其儲存方案,也是個相當重要的發展趨勢。


黃:在消費性電子的發展潮流下,對於半導體廠商來說,許多市場競爭規則已不同於以往,廠商勝出的關鍵也有所轉變,面對產品生命週期越來越短的消費性電子產品,IC供應商雖然並不直接面對消費者,但如果不能清楚瞭解消費者的需求,並在第一時間推出適當功能的產品,便很難在市場上獲得成功,LSI Logic如何培養準確的市場嗅覺?


Dave Long:先前提到我們與客戶的合作關係,包括上游的代工廠商與下游的客戶,都是以建立夥伴關係為目標,透過與客戶的緊密合作,確實了解客戶的需求,同時也可以貼近消費者的需要;就如前所述,我們會與客戶分享產品技術發展的藍圖,同樣的,客戶也會與我們分享,讓我們在研發新產品時,可以兼顧技術前瞻性與市場實用性,這也是我一再強調夥伴關係的重要性,專注於各自專長,透過合作發揮相加相乘的綜效,與夥伴一同成長,也是既專注又靈活的秘訣。


區域經營重點

黃:亞太地區最近幾年在高科技產業持續高度成長,在數位消費性電子市場也有不錯的表現,因此儲存市場的需求也不斷提升,LSI Logic對於亞太地區市場的規劃與佈局重點是什麼?具體策略與作法又是什麼?


Dave Long:亞太地區是全球高科技產業的製造中心,包括中國大陸與台灣的大中華地區尤其是發展最好的區域,LSI Logic在這裡有許多OEM/ODM客戶,我們與這些客戶都維持相當良好的關係,台灣的OEM/ODM廠商,技術層次較高,近幾年也掌握多更多產品技術的決策權,所以對於LSI Logic來說,與OEM/ODM客戶的合作關係已經延伸到工程(engineering)技術領域,透過我們豐富的SIP(矽智產)提供客戶需要的技術,同時這也成為LSI Logic最近幾年重要的營收來源之一。


先前提到我們有三大產品線,LSI Logic目前並沒有哪一款產品是整合三大產品線關鍵技術而成的,但是這些產品的技術彼此有關係,每一款產品可能包含了兩個領域的技術,隨著半導體產業SoC的發展趨勢,未來的SoC可能需要具備更多不同領域的技術,只具備單一技術的廠商將很難在市場上競爭;而LSI Logic在通訊、儲存、消費性電子等方面不僅擁有前瞻的技術能力,也具備完整的產品解決方案,在與客戶合作時,也會與客戶共同分享我們的產品、技術發展藍圖,與客戶共同成長,LSI Logic在產業角色上的自我定位已不再是單純的IC供應廠商,而是核心(Core)技術供應商。


黃:進一步來說,台灣的市場與客戶對LSI Logic來說,有何重要性?未來是否可能進一步在台灣成立技術研發中心(R/D Center)?將台灣當成亞太地區的營運中心。整體來說,未來幾年LSI Logic的發展策略又是什麼?


Dave Long:以整個亞太地區來看,LSI Logic未來四~五年將大力推廣ASIC產品,應用範圍就是消費性電子像是DVD與儲存,我們之前與大陸官方單位合作,開發了新興的DVD規格「EVD」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LSI Logic也是最早推出支援該標準晶片的廠商;再講到台灣所扮演的角色,台灣有技術也有經驗,對於降低成本與加速產品上市時程相當在行,當然是很好的合作對象,而大陸擁有廣大的市場與高度成長潛力,所以LSI Logic在台灣與深圳都有設立研發中心的規劃,希望能透過更緊密的技術合作取得更佳的市場地位。


另外,LSI Logic推出一個稱為「RapidChip」的ASIC設計平台,由專用晶片和一套專用設計工具集組成,其中晶片包含帶有可配置邏輯和記憶體閘電路的預定義線路IP模組。簡單的說就是ASIC的半成品,只要透過軟體的控制調整,就可以創造出符合客戶需求的功能,同時具備ASIC高度客製化的優點,並避免一向被人詬病的產品研發週期過長的缺點,目前LSI Logic與大陸網通設備大廠華為便已透過該平台,成功地合作開發出相關產品,相信未來更多大陸或台灣的客戶也可以透過該平台,在最短時間內以低成本的方式,開發符合自身需求的產品。


(整理/廖專崇;攝影/黃昱豐)


《圖一》
《圖一》
相關文章
以數位共融計畫縮短數位落差
智慧無線連結:驅動現代生活與未來創新
感測器融合:增強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導航能力和安全性
生成式AI為製造業員工賦能
IEK CQM估製造業2025年成長6.48%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3D IC封裝開啟智慧醫療新局 工研院攜凌通開發「無線感測口服膠囊」
» 日本SEMICON JAPAN登場 台日專家跨國分享半導體與AI應用
» Nordic Thingy:91 X平臺簡化蜂巢式物聯網和Wi-Fi定位應用的原型開發
» 豪威集團推出用於存在檢測、人臉辨識和常開功能的超小尺寸感測器
» ST推廣智慧感測器與碳化矽發展 強化於AI與能源應用價值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72.70.43.51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