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IC產業現狀

20世紀中後期,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和臺灣地區的世界級企業為降低成本、對接和搶先市場,紛紛將6至8英吋IC生產線和封裝、測試線除核心技術外的相關研發中心紛紛轉移到“長三角”地區,這種轉移對“長三角”IC產業格局發生了重大的影響。


目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佈局基本已形成了“長三角”、珠江三角洲和以京津為中心的環渤海灣地區三個重要發展區域。(表一)是根據CCID和中國上述地區的相關資料所彙整而成的比較表。


從表一可看出,2002年中國IC產業總銷售額約209.3億元左右,比2001年增長45.4%,占全球的份額,由2001年的1.3%上升到1.8%。其中,“長三角”為114.5億人民幣,占全中國國54.7%;珠江三角洲為8.8億人民幣,占4.2%;環渤海灣地區為78億人民幣,占37.3%。這說明“長三角”在中國IC產業中的主角地位已確立,為今後的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開端。


截至2003年10月,中國IC企業總數達700家左右,設計業450家,晶片製造業49家,封裝測試業108家,半導體分立器件129家。其中“長三角”IC企業占全中國總數的70%左右,設計業占50%左右,(圖一)顯示了中國IC設計業的區域分佈狀況。晶片製造業中國10個骨幹企業“長三角”占8個,封裝測試業20個骨幹企業中占17個。


“長三角”在全中國7個國家IC設計業產業化基地中占了3個,即上海、無錫、杭州;在9個國家級IC設計人才培訓基地中,區內也占4個,即上海交大、復旦、東南、浙大;而設計業資本超過億元人民幣的7個企業中,“長三角”占5個,即上海華虹IC、江蘇意源、無錫矽科、杭州士蘭和友旺。


CTIMES / 文章 /
長江三角洲IC產業持續發展的戰略思考
 

【作者: 趙建忠】   2004年06月01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4902】

基本情況

長江三角洲(以下簡稱“長三角”)包括上海、江蘇與浙江兩省,其區域界定通常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泰州、揚州、南通、寧波、湖州、嘉興、紹興、舟山共計15個城市,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


“長三角”歷史上一直是物產豐饒、人傑地靈、消費旺盛之地。改革開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在1987年率先試行經濟特區模式,“長三角”相對較為落後。而自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特別隨著“長三角”產業環境的改觀,IT產業包括IC的蓬勃發展世界矚目。今天,這一區域以中國1%的土地,6%的人口,創造出18%的全國GDP,被列入世界六大城市圈之列。


21世紀初,在世界新一輪電子資訊產業(以下簡稱IT)的結構調整和分工轉移中,“長三角”更成為全球IT產業分工轉移的注目亮點和投資焦點。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加速吸引跨國IT廠商的直接投資。它的影響力已波及全球,且勢頭不減。2002年“長三角”實際利用外資123.7億美元,占全中國的40.8%,比上年度提升了7個百分點。


面對21世紀的世界資訊科技及其產品日新月異的發展,隨著中國現代工業包括資訊電子、汽車電子、智慧識別等新興產業的興起,IC市場已不可避免地將成為世界IC業的激烈競爭地。為此,加快建立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能自我發展、自我掌控的中國IC產業,是“長三角”IC產業的必然選擇,也是“長三角”義不容辭的責任。


表一 2002年中國主要IC產業區域的比較(單位:億元人民幣)
區域 設計業 晶片製造業 封裝測試業 省市小計 區域比例
長三角 上海 5.6 29.0 27.9 62.5
54.7%
江蘇 9.0 8.5 22.5 40.0
浙江 5.9 2.7 3.4 12.0
珠三角 深圳 1.2 / 6.4 7.6
37.3%
珠海等 0.3 0.9 / 1.2
京津地區 北京 6.4 4.9 7.9 19.2
4.2%
天津等 0.2 / 58.6 58.8
其他 1.4 2.5 4.1 8.0
3.8%
全國總計
30 48.5 130.8 209.3
100%
《圖一 中國IC設計業的區域分佈(2003年10月)》
《圖一 中國IC設計業的區域分佈(2003年10月)》

發展中的存在問題

當前“長三角”晶片製造業及其封裝測試業的市場都嚴重依賴國外,面臨著世界同行的激烈競爭。為推動“長三角”IC產業健康發展,“長三角”的IC產業必須進入以高技術化、高市場化、高服務化、高附加值為特徵的新階段;必須增強相關產業互動性,帶動整個“長三角”IC產業乃至IT產業的自主發展,從而逐步使“長三角”的IC產業從數量擴張為主轉入以自主知識產權為標誌、綜合素質提高為主的軌道上來。


應該看到,科技創新是“長三角”IC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只有增強IC產品開發創新能力和產業科技的關聯度,才能建立既有別於珠江三角洲偏重生產製造功能,又別於以北京為主的環渤海灣地區著重前沿科技研發機能的特色;同時,也只有通過科技創新才能建立共同規劃、共同投資、聯合研發、共用成果的協調合作機制,形成區域內IC產業鏈聯動發展的服務配套整合體系。


綜合人才素質和創新能力差

與世界發達地區相比,“長三角”在人員的結構上嚴重失衡,既缺乏高級人才,更缺乏技能型、應用型的技術人才,缺乏一大批能從事基礎性工作的科技人員。


同時,在IC產品定位及其開發上,“長三角”企業與世界頂尖Fabless公司來比,非常明顯的不足,其一是許多公司一窩風地開發和銷售同類型門檻不高的產品,市場競爭力弱;二是產品定位不能鎖定一個方面,專精於一項技術,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缺乏核心專利技術,見(圖二)。


產業自主底子薄

作為中國迅速崛起的“長三角”IC產業,最具代表性的是幾條Foundry線,主要集中在上海和蘇州,產業鏈其他環節的投資均顯得相對不足,在“長三角”的台商和歐美日跨國公司的投資則是以自我形成配套圈為著眼點的。即使像上海中芯(國際)這樣以自由資金組建的公司也是外向程度很高,說明“長三角”IC產業持續發展的自主根底還太簿。


在中國大陸,“長三角”不像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灣地區有比較強的IT產業,珠江三角洲有國內著名的華為、中興通訊、TCL、康佳等IT集團及其直接投資的IC設計公司;環渤海灣地區有聯想集團、北大方正集團、清華紫光集團和同方集團、大唐股份、普天等企業集團,在設計方面力量更顯雄厚,如清華大學微電子所、北京大學微電子所、中科院微電子中心等都是中國國內為數不多、具有從晶片設計到工藝製造的研發機構。它們的實驗室研究成果已實現0.18~0.25微米技術水準,並正在對0.1微米的技術進行深入研究。


產業差距

“長三角”的IC晶片製造業及其封裝測試業在生產能力和加工水準方面與世界的差距雖已大為縮短,但與發達國家水準相比,在生產技術水準及其服務體系、業務收入、勞動生產率、利潤指標等方面差距依然非常突出,特別是關鍵技術尚未擺脫受制於人的局面。


2002年“長三角”IC產業總銷售額約114.5億人民幣左右,不到全球總額的1%,其中IC設計業的總銷售額僅為20.5億人民幣,若與臺灣和世界Fabless前十名總銷售額相比,僅為1:12:41。


政策差距

已開發國家的政府作用之一就是制定重要先進科技的指導性計畫和政策,如美國政府在1993年9月所提出的國家資訊基礎結構計畫(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就是一種宏觀的指導計畫,體現了國家的意志。並且提出了“知識經濟”、“數字地球”等概念,制定了稅收政策、知識產權的保護法規、對政府專項撥款、政府採購政策等也作了規定,大大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而中國的政策制定往往是單個產業層面考慮的多,整個產業相關環境同步兼顧的少。在各地引進項目中,互相攀比“優惠”條件的多,深層次包括投資外商信譽這樣的基本條件考慮少。結果不僅加大了各省政府財政的負擔,造成中國國家有限資源如土地等的浪費,而且不利於對外開放水準的提高,損害各地經濟的健康發展。



《圖二 世界主要IC地區的創新能力比較》
《圖二 世界主要IC地區的創新能力比較》

戰略展望及相應措施

中國的十六屆黨代表大會報告明確指出“縱觀全局,21世紀前10~20年,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所謂戰略機遇期,是指本世紀最初20年,中國可能處於國際較好的發展環境,佔據著國際競爭中的有利地位,可以利用這些不可多得的條件來持續發展經濟。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必須以自主的IT產業來帶動國家現代工業、農業、服務業及其資訊化的健康發展。這就要求IT產業的核心高附價值的IC產品本地化和自主性。


中長期產業目標

5年之內(到2010年左右)“長三角”產業發展的首要戰略目標,就是形成IT產業及其IC的開發、製造直至應用的大產業鏈環境。IC產業結構將由目前的以封裝業為主,向晶片製造業為中心發展。“長三角”IC產業在產業化、品牌化,經濟規模化方面,要誕生年銷售額超過1~10億美元及以上的若干家世界級晶片製造企業和設計企業,培育出一批在國內外都具有影響的知名IC產品品牌。


而在10年之內(2015年左右)“長三角”在IC產業結構上,設計業比重要超過封裝業,並且在IC設計、晶片製造能力和水準及經濟規模上進入世界先進行列。IC產業營收及其IC產品技術水準能臺灣地區IC產業並駕齊驅,並且產品能佔有大陸IC市場的50%,在國際市場佔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在晶片製造業方面,有1家IDM公司的年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以上,4~5家晶片代工企業年銷售額達5~10億美元;IC設計業有1~2家企業年銷售額5億美元以上,10家左右達到年銷售額1~5億美元。


而在15年之後(2020年左右)“長三角”IC產業將成為世界最主要的晶片製造和IC產品研發中心之一。IC產業營收及其IC產品將在世界上能與美國矽谷相媲美,產品佔有中國IC市場的80%,在國際市場上成為世界第三大晶片供應區域。其中,晶片製造業包括IDM公司,有2~3家達到年銷售額20~40億美元;IC設計業有1~2個年銷售額5~15億美元,20家左右達到年均銷售額1~5億美元。


優先發展科技領域,建立多層次的協調機構

“長三角”省市政府的作用就是以市場手段為主,以各自利益最大化和區域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推進區域協調與合作,積極充當區域矛盾最終仲裁人的角色,建立多層次的協調機構,如省市政府間、政府的部門間、行業間、企業間的協調機構。


構建IC產業發展政策,建立相應組織和聯盟

在“長三角”省市政府領導下,組建優先發展領域和關鍵技術相對應的專案領導小組、專案專家組和專案承擔聯盟單位。“專案領導小組”由省市政府有關領導組成,提出專案的總體要求和技術路線;“專案專家組”由區域行業協會和產業化基地及代表性企業等有關專家和領導組成,負責專案的規劃和立項及其管理,指導專案“承擔單位”按規定的專案要求和指標實施進行;“專案聯盟承擔單位”由區域產學研等單位組成,負責專案的具體工作。


(作者為上海市積體電路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


相關文章
感測器融合:增強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導航能力和安全性
生成式AI為製造業員工賦能
IEK CQM估製造業2025年成長6.48%
智慧建築的新力量:從智能化到綠色永續
實現AIoT生態系轉型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3D IC封裝開啟智慧醫療新局 工研院攜凌通開發「無線感測口服膠囊」
» 日本SEMICON JAPAN登場 台日專家跨國分享半導體與AI應用
» Nordic Thingy:91 X平臺簡化蜂巢式物聯網和Wi-Fi定位應用的原型開發
» 豪威集團推出用於存在檢測、人臉辨識和常開功能的超小尺寸感測器
» ST推廣智慧感測器與碳化矽發展 強化於AI與能源應用價值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08.162.241.132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