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產業外移的重思考-正視價值活動的移動
 

【作者: 詹文男】   2006年11月01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4247】

隨著全球化的進展,致使人才、資金與技術移動的速度加劇,而新興國家之低廉大量人力的釋出,以及潛在消費市場的擴張,亦促使產業移動的腳步隨之加快。此一現象使得國內產業結構受到相當程度的衝擊,尤其許多生產線外移所形成產業空洞化的陰影,更讓各界憂心於台灣往日高科技榮景是否已不復返,也因此對產業外移抱持較為負面的觀點;但對企業而言,善用全球資源以提昇競爭力,毋寧是永續經營必要的手段,究竟應該如何看待產業外移的問題以謀求產業與企業雙贏,恐怕是現階段必須要正視的議題。


進一步言之,產業價值鏈上的價值活動在各國先天條件或比較利益的競爭下,形成不同國家在不同價值活動上的獨領風騷,但隨著產業生命週期的演進、產業結構與競爭的變化,一般而言,各價值活動的利潤率將逐漸降低,而為了生存,在其中競爭的廠商開始採取各種方式來提昇附加價值,深化昇級或外移都是選項,而從產業生態的角度來看,採取同形策略當然是風險較低的手段,無怪乎外移被各產業所採行,事實上,不只是台灣,美歐日等先進國家都面臨了相同的問題。


若以產業價值活動觀察可以發現,雖然大家希望價值活動的創造與執行都在台灣發生,但因為成本的因素或市場接近的考量,產業價值鏈的移入與移出在現今產業環境中已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因此我們雖然看到很多產業的某些價值活動移出,但是也看到某些價值活動的昇級與轉型,當然,由於台灣在某些產業上的區位優勢,也看到許多價值活動的移入。因此並不需要對移出活動賦予過度的憂慮。真正應該關心的是支撐價值活動背後的產業能力鏈是否深耕且生根。


亦即雖然生產活動外移,但若產業在價值活動上所累積的能力能夠提昇與轉移,例如將能量轉移至設計、研發,或者在製造能力的深化可轉移至上游的零組件,或其他領域的高附加價值製造,或者製造服務。那麼雖然製造外移,對台灣應不會造成太大的衝擊,因為能力鏈已建構。


因此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如何發展對台灣的產業發展最有利,恐怕還是需要掌握產業技術與市場發展的發展現況與趨勢,以及產業結構的變化分析(例如生產條件、上下游狀況、群聚趨勢)之後,再來確認台灣未來應掌握產業價值鏈的哪一段活動,從此一角度來建構我們應該擁有的能力鏈,這樣產業策略才有可能落實,資源才能夠集中,也才能真正獲取或留住我們想要的高附加價值活動。


??


??


??


??


-1-


相關文章
以數位共融計畫縮短數位落差
智慧無線連結:驅動現代生活與未來創新
感測器融合:增強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導航能力和安全性
生成式AI為製造業員工賦能
IEK CQM估製造業2025年成長6.48%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產業AI化因時制宜 開源AI小語言模型異軍突起
» DeepSeek凸顯產業更注重高成本效益 美中AI基建需求分野浮現
» 印度力拚2025年底前生產國產晶片 計畫3-5年內開發GPU
» 熱電技術新突破 為冰箱帶來環保節能革命
» 仿效樹根 結構 中國交大研發新型電子電路印刷技術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72.70.126.3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