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開啟終身學習的熱誠
 

【作者: 亭心】   2005年04月01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2213】

在大學的窄門大開之後,人們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普遍增高,大學考試錄取率目前就都在80%以上,現在可以說只要想唸書,不怕沒學校可以唸。然而由於工作機會與高薪高成就的社會競爭壓力,結果人們還是紛紛往上爬,因為唸完大學的人太多太普遍,為了高人一等只有再考研究所,取得碩士、博士學位才有更好的機會,這一點可以從各大廠商充斥著碩博士學歷者可以證明,人心如此,環境如此,也是莫可奈何的一件事。


我們可以發現社會上普遍存在一種現象,那就是唸法律者考上律師後,便不再探究法律了,因為現實是律師的人際關係比學識更有用;唸電子者當上工程師後,便不再探究觀念原理了,因為現實是技術層次比學問境界更加重要。


其實這種學習態度是可議的,這樣的教育體制更是可悲的,如果學習不是為了自我的實現與完成,那就不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了;如果教育不是為了人格的陶冶與歷練,那就不能「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了。那些為了求取好的工作而讀書者還算好一點的呢,據聞還有更多等而下之者,明知唸文理科不好找工作,自己也志不在此,為了混個學歷或貪圖輕鬆過關,就不去想這麼多,先玩幾年再說了。


事實上,等他畢業二十出頭到社會上工作,才剛是學習與認知的開始,如果一般企業只是想利用其體力與腦力,那麼就如同商業買賣一樣,只要「銀貨兩訖」便算各盡了責任義務,這是什麼跟什麼呀?不僅沒有意義與價值,也不會有什麼樂趣與成長的空間。所以,企業應該重新扮演教育者的角色,特別是在人格的鍛鍊提升方面,這對社會新鮮人是非常受用的科目。


所以,我們都應該積極建立起全民教育與終身學習的目標,讓隨處隨地都充滿教育與學習的熱誠,學校、公家機關如此,企業也理應如此,才會是一股強大的創業革新力量。當我們都在談企業改造與產業升級之時,或許這才是確實有效的根本之道,聖嚴法師說:「有教育才會有未來」真是不錯,企業為了明天的經濟榮景,教育人才的本懷、學習型的組織,都應該趕快提出辦理,否則就沒有明天、沒有未來。


相關文章
以數位共融計畫縮短數位落差
智慧無線連結:驅動現代生活與未來創新
感測器融合:增強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導航能力和安全性
生成式AI為製造業員工賦能
IEK CQM估製造業2025年成長6.48%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DeepSeek凸顯產業更注重高成本效益 美中AI基建需求分野浮現
» 印度力拚2025年底前生產國產晶片 計畫3-5年內開發GPU
» 熱電技術新突破 為冰箱帶來環保節能革命
» 仿效樹根 結構 中國交大研發新型電子電路印刷技術
» 晶蛇騰飛!乙巳蛇年春節連假公告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72.70.131.150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