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通讯被动元件发展动向 (2007.04.03) |
|
产业中技术不是一蹴可及,需要有相当时间的投入;相对的,光通讯产业市场变化相当快速,大小厂商地位互换不无耳闻。因此,投入光通讯的厂商除了资金和技术以外,特别需要有市场的敏感度,知道光通讯产品整个上下游投入的关系、光通讯制造商、供应商和全球各地市场状况... |
. |
光通讯组件发展现况 (2007.04.03) |
|
在整个光通讯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主要有三种技术可以成为光通讯网络的解决方案,第一个就是以常见之各种光通讯组件为核心的全光(All Fiber)技术,也有人称之为FO(Fiber Optical);第二个是利用机械结构与制程将光通讯组件微小化的微机电(Micro-electrical Mechanical System;MEMS)技术... |
. |
低成本分流监控组件优势概论 (2007.04.02) |
|
机械电能表(moving-coil meter)是追踪读数变动及绘制测量值改变率的最佳显示设备。机械电能表的缺点在于测量低电流时,电表的满刻度偏转电流通常远大于待测量的电流,而且需要另一组独立电源来驱动电表... |
. |
CSR亚太区副总裁许俊峰:将蓝牙技术融入生活 (2007.04.02) |
|
许俊丰认为:从PC到手机,蓝牙技术对于短距离之无线传输应用已经越来越重要。往更多应用领域发展,并且提升资料传输速率,将是蓝牙技术往后的发展趋势。而CSR以纯CMOS技术开发第一颗蓝牙单晶片,更是让蓝牙晶片的整合趋势有了全新的里程碑... |
. |
数位延迟锁相回路介绍 (2007.03.30) |
|
随着制程技术越来越先进,数位系统电路的操作速度变的越来越快,整合在同一晶片内的电路也越来越多。因此,每个电路间的同步变的相当重要,尤其在高速系统中,时脉偏移将是决定系统性能优劣的重要因素... |
. |
漫谈网格资料库 (2007.03.27) |
|
资料库相关技术的发展,总是离不开资讯科技演进的影子,早在70年代的大型mainframe 时代,资料库总是隐身在大型主机身上;及至80年代的PC盛行,资料库系统也随之现身在各式PC的身上... |
. |
多核心计算机带来软件应用的困扰 (2007.03.26) |
|
当今最前卫的计算机以双核心的处理器为主流,由于有两个运算单元,所以能够同时操纵两个分开不同的工作。... |
. |
掌握多媒体消费电子新商机 (2007.03.26) |
|
2007年由Globalpress主办、在美国加州Monterey所举行的第五届电子高峰会已经圆满落幕。为期4天的会议当中,各家IC设计大厂决策者与技术代表,协同来自欧盟、美国与亚洲将近60名的新闻从业人员... |
. |
行动式多媒体处理器技术介绍 (2007.03.26) |
|
为了迎合无线电多媒体市场的需求,全球的芯片设计商纷纷推出各种行动式多媒体处理器。由于应用的不同,它们的功能也略有差异,譬如:有专为手机设计的、有专为数字电视设计的、有专为行动式数字相机设计的、有专为无线打印机设计的、有专为无线广告广告牌设计的等,玲琅满目,美不胜收... |
. |
台湾IC设计业的群聚效应 (2007.03.26) |
|
在DC的潮流下,IC设计产业则需要更多的技术领域来支持,因此更细部的垂直分工也就在所难免,台湾的IC设计技术与规模已是世界第二大的发展中心,未来将采取什么样的定位也要思考清楚?如果没有创新的环境... |
. |
代工世家 (2007.03.26) |
|
工研院系统晶片科技中心主任吴诚文,是前清华大学电机资讯学院院长,也是目前清华大学清华讲座教授。从台大电机系毕业后,他便赴美取得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电机博士学位,他不但是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学会院士(IEEE Fellow),同时也是国内超大型积体电路研究的专家,在工程实务上有许多优秀的表现... |
. |
伺服器系统大吹多心风 (2007.03.26) |
|
当多核议题沸沸扬扬的环绕IT产业的周遭,但身为企业主与消费者的你,又对多核了解多少?根据哈里斯互动(Harris Interactive)的调查显示,48%的PC用户对于双核是什么还一知半解,而仅有的资讯只有来自厂商的广告标语... |
. |
多核心服务器处理器架构介绍(下) (2007.03.26) |
|
双核心战事方歇,四核心战事再起。2004年10月微处理器论坛上,升阳(SUN)公布了下一代多核心多线绪的Nigara的计划,直接挑战八核心、单芯片32线绪平行执行的能力,而以大型计算机起家、有多年经验的日商富士通(Fujitsu),也同时公布其2007年下半双核心SPARC64Ⅵ处理器的计划... |
. |
多核心伺服器处理器架构介绍(上) (2007.03.26) |
|
CPU研发厂商遵循着摩尔定律─每18~24个月单位面积的电晶体数量/效能倍增的趋势,新世代处理器研发,凭借每两到三年的制程进化,得以在一定的晶粒面积(成本)下用更多的电晶体来设计,凭借新架构与线路微缩的时脉提升来强化矽晶片的运算能量,各厂开发的新世代处理器晶片的功耗与废热急速攀升,快要到了到近乎失衡的地步... |
. |
多核风潮下的作业系统 (2007.03.26) |
|
有关CPU的多核化发展,以2001年IBM发表的POWER4为开端,之后2004年底HP、Sun也先后跟进,分别推出PA-8800与UltraSPARC IV,到了2005年AMD推出双核版Opteron,成为x86领域的第一颗双核CPU,此使x86霸主Intel大受震惊,并拟定一连串的追赶计画,进而掀起2006年的多核化竞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