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貿澤電子推出線上汽車資源中心 助力工程師實現創新設計 (2025.02.13) 提供種類最齊全的半導體與電子元件?、專注於新產品導入的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推出完善的汽車資源中心,為工程師提供設計創新應用的便利工具。汽車產業正在經歷一場由技術進展推動的快速轉型, SAE 3級ADAS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技術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電動車、5G、新能源:寬能隙元件大顯身手 (2025.02.10) 隨著運算需求不斷地提高,新興能源也同步崛起,傳統矽基半導體材料逐漸逼近其物理極限,而寬能隙半導體材料以其優越的性能,漸漸走入主流的電子系統設計之中。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高功率元件加速驅動電氣化未來:產業趨勢與挑戰 (2025.02.10) 高功率元件將成為實現全球電氣化未來的重要推動力。
產業需共同應對供應鏈挑戰、降低成本並提升技術創新速度。
最終助力實現更高效、更環保的全球能源管理體系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調查:五大廠掌控車用半導體市場半壁江山 (2025.01.23) 根據市場分析機構的資料,車用半導體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7年突破880億美元, 隨著汽車產業加速邁向電動化、自動駕駛和新型態交通模式,每輛車所需的半導體元件數量也大幅增加,在2023年,英飛凌、恩智浦、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和瑞薩電子五大廠商共佔據車用半導體市場超過 50% 的市佔率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韓國研發磁性積層製造技術 打造高性能馬達 (2025.01.23) 韓國機械與材料研究所 (KIMM)近期 宣布,成功開發磁性積層製造技術,無需模具即可生產高性能馬達,為馬達製造領域帶來革新。
該技術已應用於製造軸向磁通馬達,這種馬達特別適用於機器人、電動汽車 (EV) 和移動解決方案等需要在有限空間內產生高扭矩和輸出的應用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智慧建築的新力量:從智能化到綠色永續 (2025.01.10) 現今零碳排放與ESG已成為全球企業與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標。智慧建築將樓宇管理系統與節能環保效益結合,為實現智慧城市的願景奠定了基石。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首款新型TPSMB非對稱TVS二極體為汽車SiC MOSFET 提供卓越的柵極驅動器保護 (2024.12.31) Littelfuse今日宣布推出TPSMB非對稱TVS二極體系列,這是首款上市的非對稱瞬態電壓抑制(TVS)二極體,專門用於保護汽車應用中的碳化矽(SiC)MOSFET閘極驅動器。 這項創新產品滿足下一代電動車(EV) 系統對可靠過壓保護日益增長的需求,提供一種結構緊湊的單元件解決方案,取代了傳統用於柵極驅動器保護的多個齊納二極管或TVS 元件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ROHM與台積公司在車載氮化鎵功率元件領域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2024.12.10) 半導體製造商ROHM(總公司:日本京都市)宣佈與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imited (以下簡稱 台積公司)在車載氮化鎵功率元件的開發和量產事宜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AI結合3D列印打造未來車 還能讀懂駕駛情緒 (2024.12.09) 美商PIX Moving公司推出一種3D列印的微型金屬汽車「Robo-EV」。「Robo-EV」搭載的AI可作為駕駛的個人助理,它可以讀取駕駛的情緒和語氣,提供情感協助。根據開發團隊的說法,該系統使用大語言模型來實現AI與駕駛之間的互動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Lyten投資鋰硫電池工廠 預示新型電池技術進入商業化階段 (2024.11.26) 美國能源新創公司 Lyten 宣布投資 10 億美元,於美國建立一座鋰硫電池(Lithium-Sulfur Battery)製造工廠,這項計畫旨在推動次世代電池技術的商業化。Lyten 表示,該工廠將專注於大規模量產鋰硫電池,並計劃於未來數年內啟動營運,滿足電動車(EV)、航空航天及其他尖端應用對高性能電池日益增長的需求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力攻美國電池市場 Solidion攜手台灣基佳太陽能材料 (2024.11.26) 電池材料供應商 Solidion Technology, Inc. (NASDAQ: STI) 欣然宣布與台灣材料製造商基佳太陽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簽署策略性諒解備忘錄 (MOU)。此次合作夥伴關係是加速美國創新氧化矽 (SiOx) 負極材料生產,並在北美確保穩健的鋰電池材料供應鏈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銳能EMS率先接入台電ELMO系統 助力社區強化EV充電安全 (2024.11.13) 銳能智慧科技(SEIT)宣布,成為首家接入台電公司配電級再生能源管理系統(DREAMS)的電動車能源管理系統廠商。透過整合開放智能充電協議(OSCP)與台電電力負載智慧管理系統(Electricity Load Management Optimizer;ELMO),銳能EMS將具備於社區進行微電網層級電力調配功能,加強社區充電管理的安全性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眾福科赴德國慕尼黑電子參展 商用智能充電站顯示器首度亮相 (2024.11.12) 順應現今戶外顯示需求迅速成長,眾福科技長期致力於提供高性能、耐用且具備先進技術的顯示解決方案,以滿足各種極端環境下的應用需求。並在今(12)日2024年慕尼黑電子展首日,為期3天(11月12~15日)展示多項戶外強固型顯示器解決方案的創新技術,吸引全球電子產業的關注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三菱電機將交付用於xEV的SiC-MOSFET裸晶片樣品 (2024.11.12)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Mitsubishi Electric)宣布,將開始發貨用於驅動馬達的碳化矽 (SiC)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FET)裸晶片樣品11月14日,三菱電機推出電動車(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和其他電動車(xEV)的逆變器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瑞薩與Nidec共同開發8合1的E-Axle PoC系統為電動車提升高階整合 (2024.11.11) 電動車市場變化迅速,對於降低車用系統的重量和成本日趨增加。如何減少元件數量成為要項。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與日本電產株式會社(Nidec)合作開發出全球首款運用於電動車(EV)的「8合1」E-Axle PoC(概念驗證)系統,可以使用單一微控制器(MCU)控制8項功能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研究:全球電動車電池市場競爭升級 中國供應商持續擴大市佔率 (2024.11.05) 隨著全球電動車(EV)需求增加,電池市場的競爭再升級。中國電池廠商仍在市場上佔據領先位置,2024年上半年掌握全球市場約66%的市佔率。中國的市場優勢主要來自於低生產成本、強大的供應鏈掌控以及政府的積極支持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貿澤電子即日起供貨TE Connectivity BESS堆疊式混合連接器 (2024.10.21) 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供貨TE Connectivity的BESS堆疊式混合連接器。這些連接器採用混合設計,可實現安全、可靠且彈性的連接,是非常適合電池儲能系統 (BESS) 應用的重負載連接器 (HDC),可用於太陽能逆變器、電源轉換系統、電池管理系統和電動車 (EV) 充電設施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是德科技再生電源系統解決方案新成員 支援電動車和再生能源系統 (2024.10.21) 是德科技(Keysight)再生電源供應器系列再添新成員,推出二款功率為20kW和30kW,可支援500V電壓的新產品。 該產品增強了功率優先功能,讓使用者在正負轉換時可無縫地對零點上的輸出功率進行編程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車輛中心TIE展 秀自駕車隊列創新技術 (2024.10.17)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於10月17至19日,在2024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上,展出「智慧電動車自駕隊列技術」。此技術能使多台車輛以精確的間距和高度協同的自動駕駛功能運行,特別是針對城市公共運輸與物流運輸系統,能夠提升運輸效率及節省建設成本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研究:針對中國汽車的貿易限制 為西方汽車公司帶來挑戰 (2024.10.15) 美國、加拿大和歐盟最近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實施關稅,理由是產能過剩與國家補貼帶來的不公平競爭。美國還提議,基於安全考量,禁止在互聯汽車中使用中國的關鍵軟硬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