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產品 /
u-blox推出L1和L5 GNSS訊號時序方案 提供奈秒級精準度
 

【CTIMES/SmartAuto 陳雅雯報導】   2021年04月22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4336】

隨著衛星星系在L5頻段上的傳輸訊號接近完成,L1/L5訊號的組合也成為一種可行選項,以與現有基於L1和L2訊號的產品組合互補。定位與無線通訊技術與服務商u-blox日前就宣佈推出首款多頻、高精準度時序解決方案,可同步支援L1和L5 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訊號。包含ZED-F9T-10B和LEA-F9T-10B時序模組,以及RCB-F9T-1時序卡,提供同步蜂巢式網路基地台和智慧電網所需的奈秒級時序精準度。

u-blox產品組合可支援L5頻段訊號
u-blox產品組合可支援L5頻段訊號

此外,ANN-MB1 L1/L5多頻天線可與此產品組合互補,協助實現輕鬆評估時序模組的效能,並為重型機械、地面機器人和無人飛行器等應用開發高精準度的解決方案。

此時序模組的多頻功能能夠補償所有GNSS衛星星系的電離層誤差,而且無需外部GNSS校正服務,便能把晴朗天空下的時序誤差降低到不到5奈秒。為了獲得最佳定位效能,這些模組會盡可能地追蹤到更多的衛星訊號。

新式L5訊號將可提供更佳效能,尤其是在大樓林立的都會區中。由於L5訊號屬於受保護的航空無線電導航服務ARNS(aeronautical radionavigation service)頻段內,因此較不易受到RF干擾。LEA-F9T-10B是一個全新的模組,具-40至+105°C的寬廣溫度範圍,有助於利用L5頻段中的這些新訊號,進而開發出強韌、具設計前瞻性的應用方案。

除了提供用於高精準度本地時序的差分時序模式外,這些模組還包括一系列的先進安全特性。例如,具備增強的抗干擾和防詐騙技術,可檢測並標記惡意RF干擾;還能安全開機,以確保模組只能以正確的韌體開啟;另外也提供安全介面,防止入侵者篡改接收器和主機系統之間的訊息,以及時間接收器自主完整性監控(time-receiver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toring;T-RAIM)功能,可提供最高等級的時序完整性。

u-blox的ANN-MB1 L1/L5多頻天線可與此產品組合互補。此天線支援GPS、GLONASS、伽利略和北斗GNSS星系,以取得最大的定位可用性,解決了新興L1/L5高精準度天線大眾市場中可選方案匱乏的問題,並簡化了L1/L5多頻GNSS解決方案的測試和部署。此外,也提供了磁性和固定安裝選項,可滿足目標應用的多樣化安裝需求。

除了用來為新的u-blox時序模組追蹤L1和L5頻段中的GNSS訊號之外,ANN-MB1還能協助工業導航和機器人的開發人員利用高精準度定位技術,為無人機、地面機器人和農業設備提供即時且精準的定位。

u-blox ZED-F9T-10B、RCB-F9T-1和ANN-MB1的工程樣品將於2021年5月開始供應,LEA-F9T將於稍晚就緒。

關鍵字: 時序模組  無人機  機器人  GNSS  u-blox 
相關產品
u-blox新款LTE Cat 1bis蜂巢式模組實現全球連網能力
u-blox新推兩款精巧型模組內建最新Nordic藍牙晶片
u-blox多功能Wi-Fi 6模組NORA-W4適用於大眾市場
u-blox新款LTE-M模組整合GNSS增強工業連接性
u-blox全新JODY-W6模組具有同步雙頻Wi-Fi 6E和藍牙 LE音訊功能
  相關新聞
» 杜邦擴大在台光學矽膠材料實驗室
» Anritsu 安立知與 AUTOCRYPT 簽署合作備忘錄,透過模擬 5G 網路技術推進車輛安全測試
» 貿澤電子即日起供貨:安森美Acuros CQD SWIR相機 適用於AI、工業、汽車、農業和醫療應用
» Anritsu 安立知攜手 NTT,在 OFC 2025 展示基於開放標準的 IOWN APN 端對端即時通訊品質驗證
» 貿澤電子即日起供貨Molex的航太與國防解決方案
  相關文章
» 意法半導體打造矽光子技術 引領資料中心與AI運算
» 感測元件的技術與應用
» 感測,無所不在
» 微控制器的AI進化:從邊緣運算到智能化的實現
» 半導體產業未來的八大關鍵趨勢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431U0CP2STACUKQ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