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工研院聯手中佑精材 建立航太級3D列印粉末量產技術
 

【CTIMES/SmartAuto 陳念舜 報導】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1735】

疫後全球旅遊復甦,根據國際運航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IATA)統計,全球航太產業MRO(Maintenance, repair and operations;MRO)市場規模逐年上升,估計至2026年可達1,000億美元,台灣航太MRO規模20億美元。工研院也授權中佑精材公司合作,建立航太級鎳基超合金等粉末真空氣霧化量產技術,自2023年成功量產,目前已與台灣航太龍頭漢翔公司測試驗證,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工研院與中佑精材公司授權合作,建立航太級鎳基超合金等粉末真空氣霧化量產技術,可運用在高附加價值的應用領域。
工研院與中佑精材公司授權合作,建立航太級鎳基超合金等粉末真空氣霧化量產技術,可運用在高附加價值的應用領域。

鑑於現今台灣發動機所需先進高溫材料仍仰賴國外進口,除少數加工材可自有生產外,大多數發動機用超合金葉片葉輪先進鑄造材料仍難以取得,也限制了台灣產業發展。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自2022年起,推動工研院產業自主特用材料科專計畫,陸續完成航太級高溫材料技術研發,以及鎳基超合金材料與積層製造發動機部品開發;同時推動台灣廠商合作,協助粉體材料試量產及氣渦輪機產品應用開發、驗證,並已達成粉體關鍵材料在地化與建立發動機部品自主技術的目標。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副所長陳建明表示,工研院和中佑精材技術進行授權與合作,研發航太級鎳基超合金等粉末真空氣霧化量產技術,創造台灣多種鎳基超合金粉末氣霧化產線,大幅提升航空發動機高溫材料自主供應能量。

預期中佑精材公司航太級粉末產線放量生產後,年產能高於10公噸,台灣3D列印用航太超合金粉末的材料自主率將可由10%推升至50%以上;科專技術平台也帶動中佑精材、漢翔公司、台鋼航太等多家廠商,組成研發聯盟跨域創新合作,進行高值航太產品開發與國外客戶驗證,預計將提升業者市場競爭力與全球市場佔有率。

由於金屬3D列印技術為先進智慧製造技術之一,在工業界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已落實於航太、生醫、模具多項產業應用中,不僅在產品成形過程中提供快速靈活的生產方式,更對材料設計可帶來重大改變,達成省材省工,以及節能減碳之效益。

中佑精材副總經理王正欽表示,中佑精材為台灣首家專業製造3D列印金屬粉末公司,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補助下,開始投入金屬3D列印粉末研發,並與工研院授權合作的真空氣體霧化技術,生產出真圓度佳、堆積密度高、高純淨度的金屬粉末,可運用在3D列印、生醫、微型被動元件、冷噴塗與高純度靶材等高附加價值的應用領域,為台灣的3D列印和金屬粉末材料開發帶來新的動力,構建本土生態系。

關鍵字: 3D列印  航太  工研院  中佑精材 
相關新聞
工研院攜手產業克服高關稅挑戰 以數位科技助攻深度節能
掌握航太製造高階技術 漢翔恆溫鍛造廠正式啟用
工研院促台日無人機結盟 聚焦國際合作防救災應用
經濟部與多國分享空品感測技術 共促APEC環境經濟發展
工研院直擊MWC 2025 AI驅動開放轉型布局6G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3D雲端技術與AI深度融合 3D雲平台方案分進合擊
» TIMTOS展工具機能量 協助終端產業創新
» 智慧科技輔具趨向更有效、實用性和普及化
» 高能效馬達加速普及 引進智慧優化流程
» 川普2.0時代的低碳轉型策略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4D4DPYB8STACUK4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