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從穿戴式醫療 看類比元件的整合與獨立
 

【CTIMES/SmartAuto 姚嘉洋 報導】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瀏覽人次:【5906】

談到系統層級的設計,不外乎類比與混合訊號電路,再加上數位訊號處理與控制的流程,少了哪一個環結,系統都無法運作。而在類比前端電路的設計上,台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李仁貴教授便談到,以穿戴式裝置為例,大家都會希望MCU(微控制器)能朝向SoC(系統單晶片)的方向邁進,同時也希望滿足更為多元的需求,因為就電路布局而言,晶片愈少,愈能省去更多的電路布局,實務上能節省更多工作負擔。

/news/2014/10/26/2201108390S.gif

但就目前來看,在晶片整合上還是有些地方難以克服,舉例來說,在心率量測的應用上,像是10位元或是12位元的ADC(類比數位訊號轉換器),大多都可以被整合在MCU中,但若是量測血氧,就必須動用到24位元等級的ADC,在整合上還是有不少困難,所以將ADC獨立於MCU之外來進行設計會是較為理想的作法。

不過,李仁貴進一步談到,普遍來看,就穿戴式醫療電子的設計而言,元件的整合程度,大多用兩顆晶片就能搞定。一顆是類比前端電路,另一顆則是MCU本身。就目前而言,類比電路前端的整合已經可以將儀表放大器(Instrumentation Amplifier;INA)、濾波器(Filter)與可程式增益放大器(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PGA)加以整合,MCU本身則可以將ADC、MCU與BLE(藍牙低功耗)結合,這可以說是在系統整合層面上,最為乾淨的電路設計了。

當然,更進一步地從實務層面來探討,還是有些元件加以獨立,對於系統設計會較為有利。李仁貴表示,像是24位元的ADC,通常就會被用在心室收縮或是血液反彈這類的系統設計,它不僅要被獨立出來,同時也必須跟影像感測器或是麥克風這類元件搭配,為的就是希望在訊號源可以有更高的品質。李仁貴也指出,生理訊號是一種很慢的訊號源,像是濾波器本身,搭配的電阻與電容,其面積佔比就會大一些,但在類比前端電路整合晶片上,其電阻與電容就會採用外掛式的設計。當然,如果濾波器本身可以動態調整的話,因應不同應用,如腦波與血氧本身就有不同的波長,濾波器就能進行調整,所以採取獨立設計,也是相對較佳的作法。

而李仁貴也提醒,穿戴式醫療的系統設計,在短期內可能在規格上還無法有明確的定義,所以打前鋒的,一般來說都是OEM業者居多,但規格確定之後,這也意味著系統所需要的晶片也能一併確認,長期來看,要將晶片加以整合,或是採用SiP(系統級封裝)的作法來縮小系統體積,這都不是問題。他特別提醒,開發高度整合的SoC沒有問題,但市場沒有需求,就沒有意義可言。他也說,即便是半導體大廠TI(德州儀器),其旗下的產品也不是每顆都是高度整合,這表示了市場的需求就是處在一個不明確的狀態。

關鍵字: ADC  MCU  濾波器  類比前端電路  可程式增益放大器  穿戴式醫療 
相關新聞
ST推廣智慧感測器與碳化矽發展 強化於AI與能源應用價值
ST:AI兩大挑戰在於耗能及部署便利性 兩者直接影響AI普及速度
瑞薩與Nidec共同開發8合1的E-Axle PoC系統為電動車提升高階整合
恩智浦提供即用型軟體工具 跨處理器擴展邊緣AI功能
意法半導體STM32C0系列高效能微控制器性能大幅提升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 STM32MP25系列MPU加速邊緣AI應用發展 開啟嵌入式智慧新時代
» STM32 MCU產品線再添新成員 STM32H7R/S與STM32U0各擅勝場
» STM32WBA系列推動物聯網發展 多協定無線連接成效率關鍵
» 開啟邊緣智能新時代 ST引領AI開發潮流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72.69.58.17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email protected]